大明:他罪恶滔天,朕杀不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叫还不行吗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宗室亲王礼绝百僚。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各省组织协调的事一般都由就蕃各地的王爷来牵头。

要不光扯皮推卸责任就没完没了。

“那为什么不让二哥和三哥来干这个活儿啊?”

朱棣不服气地说道。

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分别就蕃在陕西西安和山西太原。

他们就蕃的地方不是八百里秦川就是汾河谷地。

要是种粮可是比他北平这个苦寒之地高产得多。

为啥不找他们偏偏找找自己?

欺负自己最小吗?

“老四,谁让你就蕃的北平比西安和太原都重要呢?”

朱元璋摸着胡子说道。

他之所以让朱棣牵头种地,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怎么在最短时间压服异族,把塞外广阔的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面临的北方游牧民族威胁大多来自正北和东北两个方向。

历史上除了匈奴这个源于华夏的异类,突厥、鲜卑、柔然、契丹、女真和蒙元这些游牧部族无不是出自这两个方向。

本来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设想,他计划从东北到西北,安排九到十三个藩王出塞,牢牢控制住长城一线,不给鞑子们南下劫掠的机会。

其中正北到东北这个方向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是自己其他儿子还太小,目前也只安排了老二、老三和老四哥仨儿出任塞王,就蕃三地。

这三个人里头,也就老四的地盘离东北和正北两个方向最近。

所以在三大神物的种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优先安排老四来种地。

“凭什么?”

“我不干!”

“打死我也不干!”

“爹!你就是撤了我的王位,我也不去种地。”

“找个地,谁爱种谁种!”

“反正我朱棣是坚决不种!”

朱棣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跑了。

父皇也太不公平了!

自己比不过大哥也就算了!

毕竟大哥是嫡长子,是储君,是大明帝国未来的掌舵人,而且对自己也够意思。

可是凭什么自己连二哥和三哥也比不过?

就算做样子,你好歹也让他俩也多少种一点儿吧。

好家伙,一口气全交给我朱老四了。

我朱棣不要面子的吗?

“你这个逆子!”

“混帐东西!”

看到朱棣不告而别,朱元璋也气得不行。

怎么史书上写得别人家皇帝就是一言九鼎,任何人也不敢违抗半分。

到了他这里连自己儿子都不听话。

以前李小子闲唠,说过什么青春期、叛逆期的。

老四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莫非还没出了青春期?

还这么叛逆?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呼啦”一声!

朱元璋怒气冲天,一把将书案上高高摞起的奏折推倒在地。

一本本奏折跌落,一个放在最底下的锦衣卫密报赫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上面写着原都督府大都督朱文正对天子心怀愤恨,经常向周围人抱怨陛下虐待他。

并且还说要不是他朱文正,恐怕圣上早就被陈友谅给灭了。

哪来的这大明天下?

锦衣卫担心朱文正有不臣之心,所以密报朱元璋,询问要如何处置。

“这个混账玩意儿!”

“要不是咱顾念亲情,你小子现在都投胎了!”

看到这个,朱元璋更加火冒三丈。

朱文正是自己大哥的儿子,也曾是他的绝对心腹。

想当初,自己力排众议,将朱文正任命为大都督府最高长官,地位还在大明军神徐达之上。

可是朱文正这家伙居然忘恩负义,想要投靠自己的宿敌张士诚。

要不是自己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这要是换了别人,早死了八百回了。

可是自己看在大哥面子和朱文正往日功劳的份上,只是免了他的官职,将朱文正圈禁在凤阳老家,命当地官府严加看管。

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朱文正居然还对自己怀恨在心?

真是不知好歹!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更何况是朱元璋这个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马上皇帝?

刹那之间,整个寝宫之中杀气腾腾!

就连温度都下降了不少。

所有宫女和宦官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生怕一不小心丢了性命。

“重八?你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马娘娘的声音从宫外传来。

原来是魏公公担心朱元璋气坏身子,偷偷跑出去将马娘娘请了过来。

“还是不是因为我朱家那两个不争气的狗东西!”

朱元璋将锦衣卫的密报塞到马娘娘手中,又将朱棣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朱元璋的话,马娘娘也有点发愁。

她算然善良朴实,不论在朝臣还是在子女心中威望都极高。

可是马娘娘也是草莽出身,自打记事起就跟着义父南征北战,所以对子女教育也不怎么擅长。

结果自己几个子女之中,老二是个直性子的铁憨憨,老三是个抠抠搜搜的守财奴,老四又是个流里流气的市井无赖。

除了太子,就没一个能让自己省心的!

这可如何是好?

马娘娘也情不自禁地皱起了眉头。

“唉!现在咱和妹子你都在,还有个人能约束他们哥儿几个。”

“要是有一天咱们不再了,谁能管得了这几个混账玩意儿?”

朱元璋长叹一声,觉得自己的家庭教育极其失败。

“有了!我有主意了!”

马娘娘突然眼前一亮!

“既然咱们没办法,那怎么不去请教一下小李兄?”

“我看他一定有办法。”

马娘娘兴奋地说道。

“李小子?不行!不行!找谁也不能找他。”

听到马娘娘的建议,朱元璋顿时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李小子自己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娃娃,他还能有啥好办法?

再说了,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连自己儿子都搞不定,还要向一个十六岁的娃娃求教?

传出去咱可丢不起这人。

不能干!

“什么?有啥不行的?我看李小子不错!聪明伶俐又见识远大,有啥不行的?”

“你要是拉不下这个脸来,那我明天亲自把小李兄请进宫来教导老四!”

听到朱元璋居然不愿意请小李兄来教导老四,马娘娘顿时不乐意了。

学无长幼,达者为先。

这教育孩子也是一门了不得的大学问!

孔夫子不就是因为教娃娃教得好才成了圣人?

反正我马秀英觉得小李兄就算比不过孔圣人,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