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黎带着乔治等观看淞沪警备司令部“处决”革命者
这个地方就在现在的上海虹桥机场附近。
这是上海市徐家汇龙华镇,龙华烈士纪念馆的所在地——龙华路2887号,它被称为“上海雨花台”,与千年古刹龙华寺毗邻。苍松擎天、庄严肃穆的龙华烈士纪念馆于1984年规划筹建,1991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1997年5月28日全面建成并对社会开放,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龙华烈士纪念馆,是集园林、遗址、碑苑、陈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在晚清时期,这里曾先后作为淞沪护军使署和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旧址,20世纪20年代国共合作大革命时期,这里原为北伐第七军白崇禧所建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这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的军事监狱附近的一片开阔地,就成了大批龙华革命烈士就义的地点。到1937年7月抗战爆发,再到1945年秋国民党当局重返上海,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国民党反动政权在龙华枪杀了难以计数的共产党员、工农骨干和红军、解放军战士。
上海解放后,党和政府根据群众和烈士家属提供的线索,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那些岁月里,被深埋在地底下无数英烈的累累忠骸,同时还挖掘出锁在烈士身上的镣铐,散落混杂在遗骸旁的银角子、红军帽上的红五星以及衣扣和皮鞋……
艾黎和乔治等人,当年亲眼看见英烈们在此殉难,都极其震撼!他们发誓要前赴后继,推翻罪恶的中国旧社会。当年,艾黎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带领这批进步洋人去龙华观看“处决政治犯”的地方,上海国民党执法军警枪毙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地方,也就是共产党人和红军烈士当年英勇就义的地方。艾黎和乔治晚年都曾来这里瞻仰烈士。
艾黎是上海这个国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组长,1934年初冬的一天,他带着乔治、鲁思·魏思(魏璐诗)、坎普林等几个洋人,来到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军法处之军事监狱,观看国民党当局“处决政治犯”。
马海德夫人苏菲曾经这样回忆:
乔治亲眼看到一批年轻人排着队,在国民党荷枪实弹监押下走过来,个个挺着伤痕累累衣衫破碎的胸膛,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微笑着向围观的群众点头告别。随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枪决了。
乔治的心紧缩着,“多么坚强的中国人民啊!”他想着,“这些年轻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罪恶的社会,解放全国人民,到了敌人枪弹对准胸口的时候,还高呼口号,激励活着的同胞要宁死不屈,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样的“处决”场面,以及共产党人及红军英勇就义、大义凛然的气概,使乔治终生难忘。这次观看之后,艾黎告诉乔治,中国有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省,首都为瑞金,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一个新天地,那里有这样一支军队,叫中国工农红军,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就聚集在那里,为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艰苦卓绝地战斗着。蒋介石指挥着国民党反动军队,在黑社会青帮武装配合下,最先在上海屠杀共产党和上海工人武装;然后,蒋介石联合反动军阀们,现在正在江西中央苏区“围剿”中央红军。艾黎告诉乔治:“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绝大多数由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农民组成的队伍,共产党领导他们,为反抗剥削、反抗压迫而奋起革命,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而战斗。”
乔治听了很激动,热血在胸中奔涌。乔治极为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劳苦大众,在艾黎引导下,乔治已经向往着红色的江西中央苏区,对中国工农红军无比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