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二
2007年,我的事业遭遇瓶颈,在人生迷茫困惑时,我接触到了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并深受启发。恰逢老师那时公开招聘助理,抱着试一试、希望有机会能跟随老师学习的心态,我参与了面试。结果这一试便如愿了。在2007年6月底,我非常有幸成为李中莹老师的助理。
2008年,我与李中莹老师一起创立了简快平台。转眼17年过去,这17年间,我从老师的一名普通学生到亲传弟子,事业关系也从助理发展到合作伙伴。
李中莹老师在心理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功力,他原创的“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心理学助人自助技巧——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深受高校和专业心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支持。同期推出的面向大众心理健康的“幸福关系学”系列课程,更是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条通往快乐幸福的学习之路。因为课程“一学就会、一会就能用、一用就有效”,生活中90%以上的困扰在这里都能找到解决方案,还能促进家庭和谐,因此很多人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深深受益。简快平台发展至今,已在全国近80个城市开展心理课程服务,累计培训学员超过100万人,帮助250万家庭收获幸福,影响力触及超1000万用户。这一切的发展,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因为17年来,简快一直坚持着“助人”的初心,这一点从未改变。
这17年间,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恋爱、结婚再到成为母亲这3个人生重要的阶段。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老师的学问都常常伴随我,帮助我解决很多难题,给予我莫大的力量和支持。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遇见李中莹老师之前的人生彷佛是我的前世,如今的我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无一不浸润着老师的学问和教诲,我整个人的身心状态乃至人生格局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仿如新生。老师就如同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2012年11月23日,我成为一位母亲。在那之前,我亲眼见证了老师很多的亲子个案,我也用老师教我的方式在怀孕期间进行了胎教,所以对于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我是怀着满满的感动和信心的。可是后来随着孩子长大,从幼龄时的养育问题,到幼小分离焦虑,再到孩子上小学时友情、学业方面的烦恼,以及孩子现在面临小升初的心态调整……说实话,这一路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从容和得心应手。我也曾因为暂时没有很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困扰而彻夜失眠,但是好在有老师学问力量的加持,让我和孩子都找到了最佳的模式。如今我已经不再焦虑,而孩子的成长也是可喜的,她自信活泼、乐于助人,去年还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关于孩子的成长,我逐渐明白,完整比优秀更重要。只有人格完整的孩子才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会努力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会超越父母的预期。
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兼之我从2014年起开始接触的诸多青少年个案,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每个生命的成长历程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成长故事,因此也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去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能透过问题的表象“看见”我们的孩子吗?看见问题背后他们真实存在的自我和正在经历的成长过程,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守护生命成长,而不是眼中只有“问题”呢?这些问题也使我萌发了写本书的念头。
2016年1月,在李中莹老师的理论指导及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推动下,我们和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护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开心屋”公益项目。项目秉承李中莹老师提出的“切断孤独的源头”和“加强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以代偿父母关系的缺失”这两大解决方向,我们联合了数十位心理专家,共同研发出了提升留守儿童资格感和安全感的十大心理游戏,并积极推动很多乡村学校给孩子们搭建“开心屋”这样一个具备疗愈作用的物理和心理空间。
项目持续8年,获得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让我们得以有力量和信心持续做更多关爱孩子们的事。8年来,我们共支持了近20万名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从内向变得开朗、有的停止了欺负同学、有的学习成绩提升了、有的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每个人都拥有了梦想……每次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和逐渐明亮的眼眸,我心中都感慨万分。感恩李中莹老师的学问,让我有机会能够学习并应用,去帮助点亮这么多的生命。
随着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2022年,我独创了针对儿童的游戏心理疗愈模型(见下图)。

“游戏×心理×能力”儿童游戏心理疗愈模型——冰山图
水面之上,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孩子呈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学习力、情商力、思维力和领导力。但是水面之下的冰山,涵盖了孩子的很多心理因素,诸如是否具备完整独立的人格、动力、健全的心智等。而连接能力和心理的,是对儿童成长极为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游戏。
为此,我以激发孩子内在三大动力、培养四大能力为核心,以“三不”场域为基础,打造了“巴拉佳儿童学习力训练中心”。我们计划在全国每个学校旁边都能有一个这样放松、安全、专业的场地,借助“游戏×心理×能力”三者的“化学反应”,在护航孩子心理健康的同时,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助力孩子在成长关键期建立完整人格。这个项目推出短短两个月,全国已经有12家机构确认加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一起助力孩子成长。
本书汇总了我多年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非我个人的独创,而是源于我的恩师李中莹先生的学问。正如老师自谦为“好学问的信差”,我也自视为老师学问的“忠实传承者”。在深入领悟和践行老师关于亲子关系学问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这些肯定赋予了我更多的信心与勇气,使我决定将这些心得整理成书,分享给广大的父母。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助力大家在育儿之路上更加坚定、从容,并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满足。
最后,感恩我的父母和恩师李中莹多年的支持与教诲;感恩陈香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师艳丽女士及北师大陶传进教授的助力,让我有机会服务更多的儿童;感谢我的先生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感谢我事业的好搭档舒瀚霆先生和陈娜女士,助力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青少年工作中;感谢资深文案张钦钦女士对文稿的精细处理;感谢我的宝贝女儿,以及我遇到的孩子们,让我有幸从一个母亲及支持者的角度重新审视生命和人生的意义。
由衷地祝福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彼此支持,一起收获轻松、满足、成功、快乐的人生。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