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
体系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防御体系、工业体系、思想体系、服务体系等。[17]服务体系指对服务有效开展起到支撑保障及促进作用的资源、服务、设施、环境等的总和。[18]具体到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基于知识产权对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把知识产权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形成由政府部门、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组成的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徐峰在系统梳理国外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经验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进一步从国家战略角度强化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拓展公共专利信息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鼓励商业化的专利信息服务、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开发与利用专利信息”的建议,但并未形成具体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19]
李喜蕊在论文中提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是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各种要素依据一定原则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或系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满足各阶层对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为目标,由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以知识产权信息的公布、整合、分析、检索、翻译、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为主要内容,并由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其顺利开展的整体系统。[20]该定义明确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3个组成部分,即主体部分、内容部分和保障部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内容是知识产权信息的公布、整合、分析、检索、翻译,以及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信息服务活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的保障。
知识产权信息同时具有公益和私益属性,因此还可以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分为公益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和市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公益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为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措施,以促进知识产权信息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己任;市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增值性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为主要追求。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信息的市场服务受到了充分重视并形成了3个层次的服务体系:以各类技术成果转移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信息市场化转移推动机构;以商业信息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检索、分析、预警服务机构;以各类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信息开发与利用机构。[21]
冯君基于系统化设计方法,提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的概念,该体系应包含服务支撑层、系统层和服务层。服务支撑层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基础,由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所需的信息资源、分析工具和人才团队构成,其中优质信息资源及其与分析工具的有效结合是保障整个信息服务质量和深度的基础,而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是支撑服务高效运行的保障。系统层的设计和构建是整个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主要是围绕知识产权管理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挖掘和分析技术,对来自不同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进行抽取、整理和重组,形成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不同阶段的信息系统。服务层是为了使系统层的各子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的对象,在系统层的基础上设计实现的,目的是通过馆员个性化的服务和互动与服务对象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及时发现信息需求变化,充分发挥服务支撑作用。[22]
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发布的报告显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以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区域或专业性信息公共服务节点为主干、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为网点,向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查询检索、分析利用、数据公开、公益培训等基础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