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旧时课堂
指间漏沙太匆匆,转眼间,石清七岁,到该上学的年纪了。
山里农活繁忙,母亲起早贪黑务农,只为挣得些辛苦钱来补贴家用……
白日里农活忙,根本就没时间给孩子缝新书包,但看着石清空闲时,总是拿着破布袋装做书包背挎在身上。
做为一位母亲而言,不管生活上对于子女再不负责,此情此景看在眼里,又何尝不辛酸……
母亲不知从何处寻来了块新布,用剪刀裁剪下哥哥姐姐的旧书包,将它们码放在一起,放在了儿时看去,那破旧家里高高的衣柜上面……
她白天农忙,夜里挑灯看线,慈祥和蔼的脸上,是横挂着温馨幸福的,一针一线,缝补的是对生活的希望。
一针一线,缝补了我整个童年的回忆……
学校坐落在村子中央,占地面积只有小小的一片,外围墙砖上布满清苔阶绿,一层一层的,给人们述说着岁月痕迹。
这是一座老学校,立校的历史可以追述到解放时期,横贯在历史的记忆里,至今也快有七八十年了。
学校的老师遗留的是旧社会思想,在他们的观念里,唯留的是天地君亲,尊师重道。
因为条件的原故,学校里面只有八九位老师,为了教学育苗,他们都很忙,忙到有时候,因个别老师有事外出,他带的那个班级在学校里一玩就是一整天。
我记忆中自己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
数学老师育人的时候还会育心,他总喜欢给我们说一句话……
在学校遇见事情别慌,别害怕,来找老师我,我去帮你们处理……
“天王老子来了我都不怕”!
后来教学改革,像他们这种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旧派老师,都通通下了岗。
但唯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育人子弟这块,已经被他们这群人做到了无愧于心。
记忆中的语文老师很喜欢打人,只要有点错,他不会问你过失,直接就上手,多少孩子被他打得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包括我自己也是其中!
在经过岁月的磨砺之后,如今我每当回想起来这些种种之事,我也不怪他,但我此生都不会原谅他。
他奉行的理念也没错,站在新时代和旧时代的十字路口,他为师为父,还是坚持选择用古老的传承教化,棍棒底下出孝子……
教室里的桌子少,大多都是三五个孩子挤在一张桌子上,有凳子的孩子能坐着听课,而没凳子的孩子一站就是一整天。
虽然老师说过大家轮流换着坐,但他也没怎么留意,可能是因为课程多,也有可能是他相信孩子们会懂得谦让。
石清等了半年,也站了半年,幼年的心里面,产生了第一个伴随着他一生的想法……
人,都是自私的……
可能是站得太久,又或者是站得太累,石清妥协了!
他试着去迎合讨好有凳子坐的同学,用一句句谎话,度过了很多年,也在自己身上保留下了爱说谎话的习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时对同学撒谎的谎言没能兑现,到后来的她因为这些因素和石清争吵不休,也算是因果循环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难买寸光阴。
儿时的记忆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事,也是心底解不开的结!
但人若不坚强,哭给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