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匙饮冰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玉烬照夜引凤归

冰髓渗入眼睫时,沈知意听见了雪落宫檐的声音。那种细碎的、带着焚香气味的雪声,像极了她被抱出火场那夜的落雪。陆砚的血凝在她唇上,结成了半透明的琥珀,内里封着只振翅的蛊虫。

“明月娘子该醒了。“苍老声音贴着耳廓响起,银针游走于周身大穴的刺痛让她想起千目井壁的刻痕。睁眼的刹那,金丝楠木棺椁上的五毒纹刺得瞳孔生疼——这竟是太后六十寿辰时,钦天监献上的百蛊棺。

老太监布满尸斑的手捧来铜镜,镜中映出她额间完整的朱雀纹。知意抚过眉心结痂的伤口,那里嵌着粒血珠状的玉髓:“太后娘娘的还魂术,倒是比陆国师高明。“

“娘娘要的不是还魂,是涅槃。“太监指甲挑开她衣襟,朱雀胎记已化作金红刺青,“玉髓养蛊四十九日,您如今可是娘娘最锋利的刀。“

知意望着棺椁缝隙漏进的月光,忽然嗅到一丝沉水香。她假意整理鬓发,拔下金簪刺入太监喉管:“本宫最恨做刀。“热血喷溅在棺壁五毒纹上,竟让那些毒虫图案蠕动起来。

地宫暗门轰然开启,穿羽林卫盔甲的男子逆光而立。知意眯起眼,看他腰间鸾鸟令牌与自己的金铃共鸣:“楼主这番装扮,倒比紫衣顺眼。“

“不及明月娘子狠绝。“男子掀开面甲,露出与陆砚七分相似的面容,“当年母妃将你我从火海换出,可不是为了今日手足相残。“

知意掌心玉髓突然发烫。记忆如走马灯闪现——景和三十年的椒房殿,沈贵妃将两个襁褓浸入药池,陆国师在旁誊抄《涅槃经》。原来所谓双生子择一而弑,择的是真龙命格!

“怀玦兄长。“她突然轻笑出声,“你假死二十年,就为扮作楼主与我相杀?“指尖掠过他颈侧烧伤,“这苦肉计,演得比陆怀瑾还拙劣。“

男子骤然掐住她脖颈,力道却泄在锁骨的朱雀纹上:“你以为太后真信那具焦尸是怀瑾?“他甩出卷泛黄圣旨,“今夜子时,我要你持玉玺开太庙暗阁。“

知意借着烛火展开圣旨,“景和三十三年传位陆氏“的字样被朱砂划去,改作“沈氏明月承天景命“。她忽然想起冰窖里陆砚捏碎的青铜匣,那些碎片拼凑的禅让诏,缺的正是这方朱批。

更漏指向亥时,知意换上羽林卫装束。铜镜映出她束胸扎发的模样,倒与少年时的陆怀瑾重叠。穿过密道时,怀玦突然扣住她手腕:“暗阁机关需至亲血引,你猜太后为何留你至今?“

太庙蟠龙柱在夜色中泛着青光,知意抚过柱身凹槽,与玉玺底纹严丝合扣。机关转动的刹那,她听见了陆怀瑾的箫声——是那首《折柳谣》,母亲哄睡时常哼的调子。

暗阁内并无传国玉玺,只悬着幅褪色的《斫琴图》。画中宫装美人的琴穗上,停着只血玉雕的蛊虫。知意用金铃击碎画轴,暗格中滚出枚青铜钥匙,匙身刻着“平准“二字。

“原来粮仓钥匙在这。“怀玦的剑锋贴上她后颈,“难怪陆怀瑾宁死也要保你。“

知意忽然将钥匙按进朱雀纹:“兄长可知,平准仓里存的不是粮?“她掀开地砖,露出底下蜿蜒的赤铁矿脉,“是先帝为压制龙气,从皇陵引出的断龙石。“

怀玦瞳孔骤缩。太庙突然地动山摇,知意借势滚向矿脉深处。岩壁渗出暗红液体,竟是她幼时被迫服用的朱砂汤。记忆如岩浆翻涌——原来所谓药人,是要用至亲血脉养出可镇龙脉的毒血!

“明月!“怀玦的惨叫被落石淹没。知意攥着钥匙奔过矿道,在尽头看见了陆怀瑾。他白衣染血,正用玉玺拓印岩壁星图,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朱雀七宿错位两寸,你迟了半刻钟。“

知意将钥匙抛给他:“平准仓下埋着火药,足够炸穿龙脉。“她抚过岩壁渗出的朱砂,“太后想用我的血养出镇龙石,可惜......“

“可惜你早将蛊虫炼成了引信。“陆怀瑾转身轻笑,唇色乌紫更甚往昔。他心口刺青已蔓延至颈侧,与知意的朱雀纹交缠成完整的二十八宿。

子时的梆子声穿透岩层,陆怀瑾突然咬破她指尖。血珠滴入玉玺的刹那,矿脉深处传来凤鸣般的轰鸣。知意望着冲天而起的火光,忽然被揽入带着沉水香的怀抱。

“当年母妃将你送出宫时,也这般烧了椒房殿。“陆怀瑾的呼吸混着血腥气,“她说凤凰浴火,总要舍了这身腐骨。“

知意在他怀中转身,看见太庙方向腾起的烟柱里,隐约有金凤展翅的轮廓。怀玦的嘶吼随风飘来,像极了景和帝焚宫那夜的哀嚎。

“接下来去哪?“她拭去陆怀瑾唇边黑血。

“去煮碗醒酒汤。“他握紧她执玉玺的手,“给这混沌世道醒醒神。“

朱雀纹在火光中渐次亮起,映出矿道岩壁上密密麻麻的刻痕——皆是历代药人濒死前抓挠出的“逃“字。知意将玉玺按在最大的那个字上,暗门轰然开启,夜风裹着自由的气息涌入鼻腔。

陆怀瑾忽然剧烈咳嗽,呕出的血里游动着玉髓光泽的蛊虫。知意俯身衔住那只蛊,在唇齿间咬碎:“同命蛊该这般解。“她咽下混着血与玉髓的毒液,“从今往后,你的命是我的。“

远处传来马蹄声,玄甲卫的火把连成星河。陆怀瑾的剑尖在地上画出残缺的舆图:“该收网了。“他蘸血在知意眉心补全朱雀尾翎,“崔氏粮仓的三百石炸药,可还等着明月娘子亲手点燃。“

知意望着舆图上标红的平准仓位置,忽然想起许多年前,母亲握着她的手在《山家清供》上写:“食可通神,膳能改命。“而今她以江山为灶,烽火作炊,倒真要应了这句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