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生存手册(中文修订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案例一:Chamroeun(尚伦)本书中出现的人名翻译均为音译。——译者注

Chamroeun(尚伦)是一名本科生,平时大部分的课都是大班课,几乎没有与别人交流的机会。比起大班课他更喜欢上小班课,因为上课人数少,老师能知道每一个同学的名字,会鼓励大家在课上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如果对课后作业有疑问的话,还可以在下课后去她办公室详细询问。

Chamroeun几乎每次课后都会去老师的办公室,可以说是常客了。一开始,他只问有关作业的问题,老师也非常乐于帮助他,于是他也渐渐开始和老师聊一些有关自己女朋友的事情。结果他发现,虽然老师能够在学习上给他很多帮助,但是似乎对他的个人问题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建议他去找辅导员。

Chamroeun对此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的国家,老师对学生各方面都很关心,所以实在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建议他去找辅导员。他说:“我又没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辅导员”一词的原文为counsellor,意为顾问、辅导员。在英美国家的大学辅导员,一般是负责对学生的心理、生活或是财务等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的顾问。Chamroeun 的老师建议他去找辅导员,在Chamroeun看来似乎是暗示他在心理方面需要帮助,所以让他难以理解。本书对该词的译法为,在表示提供心理辅导的顾问时译作“辅导员”,表示提供财务、学术指导的顾问译作“顾问”。——编者注

问题:

(1)Chamroeun遇到了哪些问题?

(2)你能对老师的这种态度做出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