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风险的预判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简单地说,系统性风险对整个股票市场或绝大多数股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特征是几乎所有的股票均出现下跌情况。因此,投资者往往要遭受很大的损失。要想认清主力资金的运作思路,首先要学会识别和避免这种系统性风险。当泥沙俱下、风雨飘摇之时,试图幸免于难的个股是多么的渺小和不堪一击。
在我看来,系统性风险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价值的轮回。我曾经指出,价值包含本身价值和交易价值。本身价值是内在价值,主要影响因素是市盈率;交易价值是外在价值,主要影响因素是流动性。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价格都是围绕着价值波动的。因此,价格变化本质是价值的变化。
换句话说,系统性风险就是当价格远远高于其本身价值时,价格逐渐会向价值靠拢,甚至波动到其下方的过程。道理不复杂,有正就有负,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在正负交替中前进。关于中国整个股票市场的本身价值,我们不妨看一下上证指数1999年至2009年年末平均市盈率(见表1-1)。
表1-1 上证指数年末市盈率变化表

我们可以从表1-1可以发现,1999年至2009年上证指数的“价值中枢”平均市盈率在32倍左右,而20倍左右的市盈率可以说是价值被低估且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投资区间。2005年和2008年远低于20倍的市盈率,其实就表明上证指数的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了。一旦市盈率超过40倍甚至50倍,上证指数的价格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中枢,就说明市场已经陷入疯狂,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价格往价值中枢靠拢的趋势必然对其有向下牵引的强大作用,而这就是价值回归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的来临,其实也意味着交易价值占据着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交易价值更需要依据市场流动资金的多少来衡量,这是一种外在价值。很多人忽略或者根本不知道外在价值。为何一只个股在不同时期的起落差距有时候会相当大呢?除了本身价值波动较大以外,很重要的也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交易价值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的市场,流动性越充沛,很多个股就越容易出现躁动,有时候权重品种都能够疯狂涨停,是因为交易价值在发挥着积极作用。资金太多,需要宣泄,一些品种能够容纳大资金的进出,于是就成了选择的标的。阶段性资金疯狂涌入,也就促成了封死涨停的状态。交易的价值如果不具备持续性,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呈现一种脉冲式的波动,在交易价值进入高峰阶段时进入股市投资,那是“找死”。在交易价值进入低谷阶段时进入股市投资则有两种情况:一是依然“找死”(因没有交易价值);二是去挖金(因交易价值有望出现回暖)。作为投资者,当看不清交易价值所包含的机会时,应控制好仓位,把握大概率机会,或耐心潜伏于一些本身价值突出的品种,否则宁可不动,耐心等待。
【学习延伸】
上证市盈率的主要波动区间是20~40。不过,A股市场也在不断成熟,未来大概率会像美国股市、日本股市等成熟市场那样,保持10~20的波动。
大家可以登录https://www.legulegu.com/stockdata/market_pe查询最新的市盈率动态,包括上证、深成指、中小创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