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攀登:无脚登山家夏伯渝的珠峰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希望复燃

有一天,国家体委科研所的郑医生请来了一位外国假肢专家给我会诊。

我对专家说:“像我这种情况是不是不好安假肢,为了好装配假肢,是否还需要再截肢?”专家看了我的情况后说:“我们的宗旨是,尽量让假肢来弥补你残端的不足,让假肢做得适合你的残端,而不是怎么好装配假肢怎么来截肢。”这句话让我心里特别舒服。

他还说:“你穿上假肢后,不但不会对今后的生活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你还可以再继续登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假肢能有这样强大的神奇功能,我以后不用坐轮椅了?!

这让我兴奋不已,特别激动,我整个人都突然开朗了。以前感受到的几乎都是同情和怜悯的语言与目光,我是多么需要听到带给我希望和力量的声音呀!他重新燃起了我的希望,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专家说:“我会做一双适合你穿戴的让你满意的假肢。”人逢喜事精神爽,开心愉快的事情总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朝气,我感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沉浸在一种“复苏”的状态中。我马上写了一个申请去国外做假肢的报告。可这个报告似乎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激动兴奋之余,除了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外,我开始规划穿上假肢后的生活。对于珠峰,我又恨又爱。

恨,是因为它夺走了我的双脚,让我差一点儿命丧雪山。爱,是因为在攀登过程中感受到的那种惊险、刺激和极具挑战性的考验,跟我的性格很吻合;我的体能、适应性、耐寒能力也都非常适合登山这项运动,而且雪山的美景也深深吸引着我。

就这样,再登珠峰成了我的梦想和奋斗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要制订出周密计划,刻苦努力地实现它。我知道,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所以我的第一个训练计划,就要从恢复体能和加强力量的锻炼开始。

我在病房里就开始了力量的锻炼。我把病房里用于牵引的沙袋绑在小腿上,仰面躺在病床上,双脚高高抬起,像骑自行车一样做蹬踏的动作;坐在床边做抬腿动作;还有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我还是一年四季坚持冷水浴,它已经和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一天不洗就好像生活中缺了点什么,浑身都不舒服。

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只有母亲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心情。我住院期间,母亲天天都到医院来看望我。

我记得母亲第一次在医院看到我缠满绷带的双脚时,非常悲伤,不停地流着眼泪,颤动的手也一直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缠满绷带的双脚,生怕把我的脚弄疼了。

考虑到母亲悲伤的心情,我咬紧牙关,强忍着悲痛不让眼泪掉下来。过了一会儿,母亲突然站起来对我说:“我去问问医生,把我的脚给你接上。”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不停地涌出来。只有母亲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紧紧地拉住母亲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当她知道我想再登珠峰并开始锻炼时,第一个表示支持我的想法和行动。我知道,母亲看到我因为有了这个梦想变得精神焕发,浑身都散发着活力和光芒,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心里一定很欣慰,尽管她并不一定希望我继续从事危险的登山活动,而是想让这个理想重新点燃我心中的青春烈火,使我振作起来。

母亲对我说:“为了实现你的理想,目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尽早站起来,把身体锻炼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母亲的支持和鼓励,更增强了我的决心和信心,我每天都加紧锻炼,从不间断。坏死的组织切除后,踝关节是保留下来了,当务之急是让暴露在外的骨头长出肉芽,有了肉芽才能长出皮肤来。

我和母亲

全家福

让骨头长出肉芽的方法,就是要让骨头经常见血,有血才能长肉。为了让骨头见血,要经常刮骨和在骨头上打眼。骨头上不能打麻药,只能打腰麻,可是打了腰麻我一整天都动不了,而且副作用很大,第二天、第三天都感觉不舒服,锻炼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自从有了再登珠峰的梦想,我几乎一天都没有停止锻炼,更别提两三天的运动都要受到影响了。

好在刮骨的时间不长,也就几分钟,所以我跟医生商量不打腰麻。那几分钟特别漫长,好像地球都停止了转动,刀片刮在骨头上发出咔咔声响,浑身像触电一样地抽搐,但我始终没吭一声。

“古有关公刮骨疗毒,你这是刮骨长肉啊。”医生不禁惊叹,从没见过如此顽强的患者。

还有比刮骨更疼的事情。那一次手术也就几十秒钟,但创造了我最疼痛的纪录。当时截肢后的部位除了骨头暴露在外面,还有几个神经末梢也露在外面,每次换药时只要一碰到这些神经末梢,浑身就哆嗦,像触电一样难受。我跟医生商量:“能不能把这几个神经末梢切断,省得每次换药都特别难受特别疼。”

医生说:“当然可以,而且不用一分钟就能搞定,但这得打腰麻,这可不是一般的疼。”我想不就不到一分钟吗,它能比刮骨疼到哪儿去,咬咬牙就过去了,没同意打腰麻。

手术是在病房进行的,医生在需要手术的部位喷了一些麻药,还找来两个护士使劲压住我的腿。我还说:“没有必要,我不会动的。”可当医生的手术刀切断神经的一刹那,我的脑袋轰的一声,全身的肌肉猛地收缩,腿腾地抬起来了,把两个护士推得倒退了好几步,医生的手术刀差一点儿被打落到地上。

那种疼痛无法形容,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其实该打麻药的时候还是要打,何苦如此自虐,像受刑一样。

漫长的三年,经过植皮、补皮等多种方法的治疗后,我终于盼到了能安装假肢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穿上假肢站起来的时候,非常激动,突然觉得自己变得高大了,看得更远了。

我想让周围的人都看到,我又站起来了。

我的腿不但不发软、不打晃、不哆嗦,而且还能慢慢地迈步向前走,这就是我锻炼的成果。天坛公园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安装假肢后,我经常去那里练习走路。

我穿假肢的经历,见证了我国假肢技术的发展进程。从开始的一块木板、两根铁条、一块皮子,到后来的玻璃钢,再到钛合金、碳纤维和硅橡胶,假肢制造工艺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高科技和新材料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假肢制作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记得刚开始穿第一代假肢时,对很多穿假肢时会出现的情况还体会不到,也感觉不出来。有一次坐公共汽车,我踩在了一个人的脚上却不知道,只觉得有只脚高了一点。被踩的那人是个小伙子,冲着我说:“喂,哥们儿,不硌脚吗?”我还以为他看出来我穿的是假肢,问我假肢磨不磨脚,就回答说不硌呀,低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假肢踩在了他的脚上,我马上向他道歉,连声说“对不起”。

这件事情弄得我很尴尬,再加上那时的公交车很拥挤,路线也不多,换乘不方便,此后我就不坐公共汽车了。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尽量骑自行车出行。

记得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外出,因为假肢蹬在自行车的脚蹬子上时没有感觉,蹬着蹬着假肢就慢慢向前移动,右脚的假肢突然滑出脚蹬子甩了出去,我整个人和车跟着向右侧倒去。

我本能地想用脚来踩地支撑,却忘记已经没有脚了,结果小腿的截肢部位重重地戳在了地上。我差一点儿疼晕过去,浑身都在哆嗦。在地上不知躺了多久,只是觉得有人把我和自行车慢慢地挪到了路边的马路牙子上。

小腿胫骨和腓骨部位被戳破了皮,骨头都露出来了,因为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好,所以没流什么血。可长了好几年才愈合的伤口又破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长好。

当时制作假肢的工艺水平有限,假肢的负重部位都集中在小腿下方的截肢部位。走起路来,受力部位特别疼,很容易被磨破,也走不远。而现在的假肢是让整个小腿和膝关节都能负重,大大减轻了残肢底部的压力,而且还使用了硅橡胶,配用起来就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