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整山河](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72/53251672/b_53251672.jpg)
第38章 林府才女阅奇书
扬州城,林府。
林府的暖香阁是大小姐的住所。
这林家大小姐的闺房,倒是称奇,不似其他女儿家那般脂粉飘香、珠光宝气,却满是清幽的书卷之气。
靠墙处是一张古朴的书桌,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几卷诗书半掩其中,一旁的书架高耸,书籍层层叠叠,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子集,应有尽有。
窗畔,摆放着一张软榻,榻上置一小几,几上放着一盏清茶,茶烟袅袅,香气氤氲。
只见黛玉身着一袭月白色的裙裳,轻倚在雕花窗棂旁,安静地看书。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她身上,映出她那精致的侧颜。
黛眉微蹙,似因书中情节心有所思;
眼眸清澄,却含眼底深处淡淡哀愁。
微风拂过,几缕发丝轻轻飘动,也顾不及去拨弄。
她专注于手中之书,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被她抛诸脑后,只沉浸在那文字构筑的奇妙世界里。
读到,郭靖自幼愚钝,但他的母亲李萍对他疼爱有加,教导他为人正直善良,这种母子间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动。想到自己过世的母亲,黛玉也忍不住,以帕掩面,低声啜泣。
又读到,黄蓉假扮小叫花,古灵精怪,戏弄郭靖,真是俏皮捣蛋,让人觉得可爱又可笑。黛玉被书中的情景逗得噗嗤笑出了声。
又读到,郭靖的成长和他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她微微叹息,发出声声感叹唏嘘。
……
几个下人聚在屋外的角落里,压低声音窃窃私语。
一人小声说道:“小姐又哭了。”
另一人跟着叹息:“哎,最近是又哭又笑。”
这时,一个年长嬷嬷面露忧色,眉头紧皱:“这般反复无常,莫不是得了什么痴病?”
其余人听了,皆是一惊,脸上瞬间布满恐惧之色。
又有一人哆哆嗦嗦地开口:“这可如何是好?咱们要不要告诉老爷?”
其他人赶紧连连摇头,慌张地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万一老爷怪罪下来,咱们可吃罪不起。”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多言,只在那满心忧虑,却又不知所措。
听见屋外有人走动,黛玉抬起头询问了一声:“雪雁,可是你回来了?”
屋外的小丫头回话:“回姑娘话,雪雁姐姐未回。”
去了这许久,雪雁迟迟未归,黛玉独坐屋内,神情显得颇不安定。
她秀眉微蹙,双眸不时望向门外,手中的帕子被她无意识地绞动着。
随后,她微微定了定神,重新拾起桌上的书卷,强作镇定地继续低头阅读。
目光虽落在字里行间,心却早已飞到了未归的雪雁身上。
……
……
五日前。
林黛玉正于书房中,随着贾雨村先生上课。
贾先生让她自行练字,自己则闲暇之时捧起一本小说翻阅。
黛玉偷瞄一眼,只见那书上赫然写着“射雕英雄传”,这书名于她而言闻所未闻。
起初,黛玉对此并未上心,依旧专注于自己的功课。
可渐渐地,她发觉贾先生最近这书几乎不离手,就连平日给她讲《论语》时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下,倒是让这书在黛玉心中多了几分神秘,勾起了她的好奇。
一日,趁着贾先生去见她父亲的空当,黛玉按捺不住,偷摸着翻开那书看了几回。
这一看,便被书中精彩绝伦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
作者署名“东篱先生”,这名字黛玉从未听过,但此书当真是极好。
黛玉看得太过专注,连贾雨村回来都未曾察觉。
贾先生发现她偷看自己的闲书,倒是并未责怪,反而微笑着与她探讨起书中的情节来。
贾先生道:“林姑娘,你觉得这书中郭靖此人如何?”
黛玉轻抿朱唇,答道:“郭靖此人,虽愚钝却有赤子之心,实乃难得。”
贾先生又道:“那黄蓉呢?”
黛玉微微蹙眉,思索片刻道:“黄蓉聪慧机灵,与郭靖倒是互补。”
贾先生手抚下巴,微微眯起双眸,神色中满是赞赏,缓缓说道:“这二人,一静一动,一拙一巧,携手闯荡江湖,让人读来只觉妙趣横生,这设定真真是妙不可言呐!”
“先生所言极是。”黛玉微微颔首,美眸中满是疑惑,朱唇轻启道:“先生,这东篱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我从未听闻过,怎的就写出如此精彩之作?”
贾先生轻抿了口茶,缓缓放下茶盏,徐徐说道:“我亦不知其中详情,只晓得这书乃是出自金陵的文海书局。说来也巧,那书局的东家贾玥,与你林家倒是有些渊源。”
言罢,似是又想起了些坊间听闻,微微眯起双眼,陷入回忆之中。
“听闻那书局的少东家贾玥,才情出众,竟博得周翰章周大儒的青睐,被收为入室弟子了。若日后有机会,你倒不妨向他请教一二。”贾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周大儒?可是那许久不再收弟子的周大儒?”黛玉原本正轻轻摆弄着手中的帕子,闻言,不禁微微睁大了双眼,眼中满是讶异之色。
她虽身处闺中,却也早闻周大儒的声名,知晓其在学界的崇高地位。
“必是极有才之人,方能让周大儒破例啊。”贾先生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感慨。
“我听闻他有句诗,写得着实不错: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单从这诗句,便能瞧出他的风骨与才情。”
黛玉听闻,不禁微微愣神。
心中暗自思忖:之前母亲提过这人,听说是个不成器的,没想今日却有如此大才。
……
这次学中归来,黛玉满脑子都是书中的情节,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她便让丫鬟雪雁去店里寻了一本来,真正是好看到令她欢喜。
于是这几日,黛玉便茶不思饭不想地反复读完了。
昨日听闻第二册已出,她一早赶忙让小丫头子出去书局蹲守,可到这会子了,雪雁还没回来,所以黛玉心中焦急。
手中的帕子被她绞得几乎变形,就在她满心焦虑之际,终于听到了那熟悉声音,雪雁回来了。
雪雁匆匆归来,神色略带紧张,压低声音道:“小姐,书买到啦。”
黛玉一听,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赶忙拉着雪雁进了里屋,轻声道:“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快给我瞧瞧。”
雪雁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那本偷偷买回来的新书,递给黛玉,悄声说:“小姐,一路上我都藏得好好的,没被人发现。”
这边主仆二人正为新书而暗自欢喜,那边府里已经开始张罗着中秋之宴府里的装饰物件。
听闻老爷从各处收集了好些漂亮又稀罕的灯笼和秋菊,这会子刚刚到,众人正往那园子里搬着。
下人们来来往往,忙的如火如荼,一时间好不热闹。
黛玉捧着那本偷偷买回来的新书,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光瞬间就被书中的文字紧紧吸引住,完全沉浸其中,丝毫没有被外面张罗中秋摆宴的动静所吸引。
雪雁倒是对外面的热闹很感兴趣,眼睛时不时地往窗外瞟去,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
她开心地说道:“这中秋佳节,府上又要热闹一番了。”
黛玉心不在焉,随口敷衍道:“哪年不是?”
雪雁笑着应道:“小姐,今年的中秋定是不同往常的热闹呢,听闻老爷请了不少人呢。”
黛玉对此仿若未闻,摆出一副雨我无瓜的表情,依旧专注于手中的书。
“听闻就有那位贾玥公子。”
雪雁话音刚落,黛玉翻书的手停顿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但很快又恢复平静,继续若无其事地翻着书,嘴里却说道:
“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