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蒲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6章 血小板异常

段水水突然冲进抢救室,只有蒲凡抬头看了一眼她,其他几人还在等待蒲凡的发号施令。

她这个举动无疑是越过了她规培医生的界限。

蒲凡大脑构筑着,这个患者的抢救方案,但是无论哪种,只是延缓患者的死亡时间,根本没办法改变现状。

“冷沉淀低温保护大脑,不行。”

“按照起搏器,不行,时间不够。”

段水水站在床尾,发颤的指尖按在患者浮肿的足背。

“股动脉还有微弱搏动!”

她抬头正撞上蒲凡洇着血丝的眼睛,那道星河倒流般的目光里,她看见无数个在死亡线上徘徊的身影。

“肾上腺素1mg静推!”

“按压继续!”

段水水这句话给蒲凡整理了思路。

股动脉有微弱脉搏说明心脏没有完全停止跳动。

第三次电击的焦糊味弥漫时,段水水看见患者青紫的指尖突然痉挛。

“自主心律恢复!”

卢骁的宣告裹挟着血氧饱和度回升的电子音。

段水水后退半步倚住墙面,后面她再参与手术,那黄老几人少不了给她背锅,这不是她希望的。

“血肿引流600ml,准备缝合!”

蒲凡那边也完成了穿刺,这个患者收尾转至重症监护科观察。

就在这时,生命体征监测屏发出异响。

患者血压已跌至80/50mmHg。

“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黄老的吼声震得显微镜目镜微微发颤。

验科传真机吐出的报告单上,刺眼的“62×10^9/L”让卢骁气的满脸通红。

“术前不是说80吗?!”

“应激性消耗,输血小板!”

“弥漫性渗血,现在需要确定输血点。”

蒲凡临危不乱,安排下去。

“C臂机(移动CT机)呢!拉过来!定位!”

对准位置后,几人连忙跑到抢救室外。

这种移动CT机对患者的辐射量微乎其微,毕竟一个患者一年能照几次CT。

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天天处在这个辐射下,必然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双侧脑室铸型!”

王俊杰看着CT监控屏,不禁喊了出来。

原本清晰的穿刺轨迹被新出血灶搅成混沌。

几人冲进抢救室,卢骁爬上手术台,染血的乳胶手套按在患者颞浅动脉。

“压迫止血点在这里!”

22号输血针头被黄老准确的扎入患者肘静脉。

随着血小板的输入,患者急转直下的病情也算得到了缓解。

出血点暂时控制住了,但是现在还是需要彻底止血才行。

刚才CT上的影像证明了从穿刺通道止血,基本不可能。

这时候重新开辟术区,对患者来说,是致命的。

“加压输血,同时进行血管介入!”

蒲凡思索片刻,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现在叫血管介入科的来不及!”

黄老眉头紧锁,显然是不认可这个手术方案。

“我来!”

卢骁撕开患者腹股沟处的手术单。

“好!”

黄老知道,这时候不是怀疑的时候,既然卢骁提出他来操作,作为他的同事,此时只能选择相信他。

DSA机启动的蓝光里,卢骁的导丝在血管中游走。

由于卢骁开始血管介入进行止血,按压止血的工作落在了王俊杰身上。

他以一个怪异的体位停留在那里,微微发颤的手指代表着他的吃力。

不过卢骁的血管介入技术颇为精湛,很快就找到出血点。

在导丝的操作下,他探到了渗漏的豆纹动脉。

当弹簧圈释放的刹那,监护仪的血红蛋白折线终于停止跳水式下跌。

当第三次血小板输注单元耗尽时,黄老扯着嘶哑的嗓子宣布着。

“血小板回升至90!”

众人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尼莫地平泵入,预防脑血管痉挛。严密观察血小板计数,随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以防脑内再次出现出血点。”

“转至重症监护科,持续颅内压监测,维持脑灌注压>60mmHg。”

“还有,联系内科会诊,患者血压需要持续控制。”

蒲凡摘下手套,这段抢救算是完成了。

“王俊杰,你来缝合。”

“好嘞!”

王俊杰没有在意自己按压止血导致的双手僵硬,活动着手接替了蒲凡的位置。

跟着蒲凡,缝合的机会都多了很多,这让王俊杰满是欢喜。

“黄老,你说这个病人抢救完,大脑能恢复多少?”

“他到底算幸运还是不幸,血小板计数低,让他不容易大脑血栓,但是同样导致他脑出血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很多。”

“至于能恢复多少,哎,这个患者能醒过来,就是万幸了。”

段水水接触这种重症病例极少,所以继续问道。

“他就算这么抢救,都很难醒过来么?”

“看天意吧。”

黄老说着微微叹了一口气。

在人命面前,医学严谨的论述有时候显得无能为力。

这时候,人们往往会把病情的好坏交托给自己的信仰。

黄老亦是如此。

他是医生。

同样也是人,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法用严谨的数字来宣告患者醒过来的概率。

“术后三天内出血可能性在百分之三十,七天内苏醒的概率是百分之四十五。”

“苏醒后大脑无任何损伤,概率百分之一。”

“不用计算这么精准,蒲凡,医学上很多事都不是概率能解释的。”

黄老语重心长的说道。

“黄老,如果概率没办法说明病情,难道要用玄学来解释么?”

蒲凡突然较起真来。

“医学知识在临床上,只占了一部分,还有很多东西你现在不了解。”

黄老没有正式解答蒲凡的疑惑。

毕竟蒲凡表现出这种极度的理智,黄老再怎么跟他解释,都很难起到作用。

就像一个青年和一个小孩落水,青年因为身体健壮,救活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

而小孩年纪尚小,救活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现在只能救一个人,应该怎么办。

是遵循数据,救可能性高的青年。

还是遵循人性,去救祖国的花朵。

这本就是个无解的难题,无论怎么选,都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样。

所以,行医途中,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决定。

这不是单纯的理性和感性的冲突。

是最本能的人性。

而这一点,蒲凡还理解不了。

黄老释然的笑了笑。

“蒲凡啊,你要学的还多着呢,记着,人生啊,正在修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