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9章 天下掉下个孙伯符
少年闻言一愣,这才注意到眼前之人也是个和自己年岁相若的少年,这才意识到自己弄错人了。
“正是在下,可是燕王殿下当面?伯符鲁莽了,还请殿下恕罪!”
孙策也不傻,在这个地点,这个年龄,能够随手击退自己,御气凌空,还能一口叫出父亲和自己名字的,除了刘辩还能有谁?
“果然英雄少年,勇烈豪迈,和孙将军如出一辙!”
见孙策冷静下来,刘辩落回了地面,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
“当日与孙将军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引为知己,没想到竟然惊闻噩耗,实在令人痛心,伯符节哀啊!”
一句话引得孙策悲从心来,拜倒在地,痛声说道:
“家父临终,还在念着殿下援手之恩,望殿下看在往日情分,施以援手,策当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伯符快快请起!”刘辩上前一步,双手将孙策扶起。
听这话的意思,这不是来投靠的,这是来借兵的呀?心念急转,决定先岔开这个话题,留点缓冲时间,思考对策。
“方才听伯符大喊什么于吉妖道,这是怎么回事?”
孙策一愣,脸上现出愤慨之色,“我本欲来寻殿下,走至此处,有一道人自称于吉,拦住了道路,说了一通疯话。”
“说什么不可前行,当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必能称霸江东,成就大事云云。”
“那袁术、袁绍两兄弟,乃我杀父仇人,先父临终亲口所说,只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安肯屈身事仇?”
“没想到那妖道竟突施妖术偷袭!”说到这里,孙策环视四周,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道……是殿下救了我?多谢殿下援手之恩!”
“机缘巧合而已,伯符不必挂怀,原来那黑衣道人是于吉。”
听了孙策的讲述,刘辩心中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难怪孙策一定要杀于吉,难怪江东那么弱,原来竟然是因为于吉吞噬了孙策身上的气运。
那么现在于吉引导孙策回江东发展,是在养蛊?
他妄图以江东为皿,以孙氏一门为底料,炮制出一场惊世的气运盛宴,供自己超凡入圣?
这于吉看似仙风道骨,整日在江东百姓间施符布道,收获万千敬仰,实则暗中竟然干出此等事来,这些邪修真是该杀。
“伯符,你希望我如何帮你?”
心中已又有了成算,刘辩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孙策踌躇良久,这才从怀中掏出传国玉玺,双手奉上。
“策欲献上此玺,从殿下手中换得数千兵马,手刃仇人以慰先父在天之灵。”
刘辩看也不看那方玉玺,双目直视孙策。
“伯符之愿,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回江东壮大势力,静待时机,以争天下?又或是两者兼有?”
孙策愣住了,此时的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么遥远的事。
“伯符,你我年岁相仿,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感觉性情颇为相投,我向来直话直说,从不藏着掖着。”
“如果你是为了后者,恕我无能为力。”
“我刘辩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所有欲封疆裂土,分裂汉室天下者,皆为我之敌。”
“为此,我连皇帝之位都可以放弃,怎会因这一块死物,送出兵马,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如若你是为了前者,我希望你我联手,共图大事,你之仇,自然就是我之仇,报仇之事自是指日可待。”
“虽然我明白这样说你可能难以接受,但是我实在不愿有任何欺瞒于你。”
“所以请你慎重思考,遵从本心,下了决定就不要后悔。”
孙策沉默了,半晌无语。
刘辩的话确实尖锐,但是这种直话直说的方式,却令他好感倍增,他也确实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现在到底要什么。
刘辩静静地等着,现在简直是天赐良机。
无意之中的一句话,却改变了整个事件走向,孙坚之死这件事和袁术哪来的半毛钱关系?
只不过因为他在送别孙坚时,顺嘴将袁术的名字带上,导致现在孙策深信不疑,从袁术处借兵这件事已经彻底没有可能。
这样一来,孙策现在是孤立无援,根本就没有了可以借兵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拿下,这真的就只能说是命运使然了。
孙策现在心中所想,和刘辩猜测的大致相同,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野心这东西,是需要有足够的养分来一点点滋生,膨胀的。
作为一个年仅十六的少年,正是崇拜英雄的时候,眼前这个十八岁的刘辩,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崇拜对象。
志存高远,武力过人,身份高贵,性情相投,更是对自己父子都有恩于前。
在孙策的认知中,以刘辩的武力,没有强行出手抢夺传国玉玺,反而将话挑明,让他自己做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胸襟气度。
换作旁人,面对这能引得天下纷争的玉玺,怕是早就不择手段了。
看看刘辩,再对比一下袁绍、袁术、刘表之流,孙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孙策愿效犬马之劳!”
再次单膝跪下,双手高举玉玺,随着孙策的这句话出口,两人都是浑身一震。
刘辩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气运之下,又多了一条支流,这让他有了一些明悟。
孙策是他所收的第一个气运之子。
原来气运之子被收服之后,原本的气运应不会直接消失,而是以主从的形式汇入到为主一方的气运之中。
而孙策的感觉则是自己的气运融入了一片更庞大的气运之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融合获得了更多的回馈。
刘辩一把扶起了孙策,两人相视,一起仰天大笑起来。
这气运的融合,比任何的誓言都来得更加稳固,更加亲密,不可逆转。
“主公,我这就回江东,收拾打点,率众前来投效!”
不用做太多的承诺和解释,孙策抱拳就欲动身归家,既已认主,理当将所有的家人,兵将一同带来,方为正理。
刘辩也不会有其他误会,但是心中突然想到一事,不由得又殷切交代了一句:
“记得联系一下周公瑾啊,最好能将他一起请来!”
孙策一愣,没想到刘辩竟然知道周瑜此人,就算是刘辩不交代,自己本来也不准备放过他的。
“主公放心,公瑾必来!”
孙策这样说,刘辩顿时觉得这一把稳了,如果不是为了维持主公的威严,刘辩现在都要乐得跳起来了。
孙策、周瑜这对CP,在刘辩心目中的认可度甚至还在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之上!
目送孙策离开之后,刘辩揣着传国玉玺,踏进了办公厅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