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侄子是留学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74/53199374/b_53199374.jpg)
第50章 双标的朱高炽
金忠自然不可能跟朱瞻墡似的,径直冲进钦安殿。
要是金忠敢这么干,都不用第二天御史弹劾,朱高炽当场就要让宫内侍卫将其拿下。
不仅如此,朱瞻墡殿前失仪的罪名,也要加在同行的金忠身上。
如果是朱棣,尚且给金忠这位投诚将领留着些许脸面,朱高炽这位心思不在疆外而在内政上的皇帝,可就真不把金忠当人看了。
历史上,朱高炽在登基后要大肆封赏,笼络朝臣,也就是这一次,朱高炽给朝臣做了一次普调。
当时朱高炽和蹇义在聊到金忠的时候,就很直白的说过‘此人在列,不无希觊之意’。
言语之间的鄙夷之意,丝毫不曾掩饰。
最后还是蹇义觉着金忠是朱棣树立的典型,是要给投诚之人,和将来会遇到的投诚之人看的标杆,属于是千金买马骨。
这才说服了朱高炽对其进行加封。
可饶是如此,这一副朱棣花重金买回来的马骨,在朱高炽这,依然没什么份量。
朱高炽当时的原话是‘其他职名渠所不谙,虏人所谙者惟三师焉。重可与太子太保,但不令预职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金忠是个没文化的蛮夷,只知道三师,不知道其他官职。
最后,便不情不愿的加封了太子太保,还不准其参与朝政。
都说有明一朝,皇子在朝政上的体现,其身份权重,只比狗高,低于太监。
金忠这个忠勇王,与皇子也差不多。
只不过皇子另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金忠却没有。
于是乎,清楚自己处境的金忠,在大太监王忠的带领下,唯唯诺诺的走进了钦安殿。
只不过,当其走进殿内,朱高炽的脸上立刻就浮现出一丝厌弃之色。
此时朱瞻墡已经被张皇后拉着去了偏殿,王忠说话也就没了顾忌。
察觉到朱高炽脸上不悦的表情,侍立一旁的王忠立马化身嘴替。
“忠勇王,既知觐见,为何不诫勉,更衣沐浴,乃至殿前失仪,该当何罪!”
“咚!”
忠勇王的脑袋重重的磕在大殿的金砖上。
“末将唯恐耽误了觐见,不敢迟疑,以至于殿前失仪,万望陛下恕罪!”
殿前失仪?
金忠不敢多说一句。
这殿前失仪的好戏,是朱瞻墡一手安排的,说出来,就是卖了朱瞻墡。
朱高炽不会怪朱瞻墡欺君,反倒是要怪金忠离间皇室。
可要是让金忠如朱瞻墡那般,把这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怪道黄淮头上。
金忠还真不敢。
朱高炽不收拾他,黄淮收拾他也够受的——甚至还不如被朱高炽收拾呢。
所以金忠只能是叩头,认罪。
没办法,封建王朝,就是这样,多说无益。
朱高炽眉头微皱,挥手道:“罢了,我问你,宣府防务,可安顿妥当啊……”
“回禀陛下……”
正殿中,君臣奏对。
偏殿中,张皇后拉着朱瞻墡,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甲胄收好,给大哥送去……”
“都怪那黄淮,无端生事!”
听到张皇后此言,朱瞻墡连忙宽慰道:“母亲慎言,父亲刚登基,二叔三叔环伺。
此时朝局不明,我们不宜与朝臣生嫌隙。
更何况,那还是父亲选定的阁臣。”
朱瞻墡越是这么说,张皇后越是心疼小儿子。
“老三,委屈你了……”
“母亲,这点委屈,跟父亲和大哥要面对的局面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儿子只求不给他们拖后腿就好了。”
张皇后轻戳朱瞻墡的脑门,怅然道:“你就知道你爹和你大哥,我真是白疼你了。
说起来,你这几天可要小心你二叔三叔找你麻烦!”
听闻此言,朱瞻墡不由得一愣。
“你离京之前,不是将老二老三家的孩子都请到你二舅舅府上了?
他们回来之后见不到人,天天为了这事在你爷爷灵前闹……
现在你回来了,肯定要找你的麻烦!”
“我走时嘱咐高福了,让他见了父亲手谕就放人,怎么还没放吗……”
“高福没有不放人,可是,你那些个兄弟,却都赖在你二舅舅家,不愿意走了。”
听到张皇后这话,朱瞻墡先是一愣,随即暗道了一声厉害!
只一瞬间,朱瞻墡就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名西域女子——明朝首任忠顺王,哈密卫曾经的话事人,安可帖木儿的孙女——伽罗!
这伽罗,是为了争夺忠顺王位和哈密卫的掌控权来的京城。
朱瞻墡也答应了,明年助其成事。
但只是答应。
是不是真帮一把,怎么帮,还要仔细研究。
但是朱瞻墡没想到,这女子所说的,西域蛊惑人心之舞,竟然是真的!
当时朱瞻墡也只是觉着伽罗姿色上乘,能拖住几个兄弟一天算一天。
没想到真给玩成乐不思蜀了!
“他们现在还在二舅舅府上?”
“那怎么可能,你二叔三叔已经把那几个孩子绑回各府了。”
“绑回去了?那二舅舅府上……”
张皇后眼神深邃的看着自己这个小儿子,幽深的目光,看得朱瞻墡心里直打突突。
片刻之后,张皇后才轻声道:“你就放心吧,你二舅舅府上,什么事都没有。
亲王与国舅,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天家颜面,你二叔三叔也不会声张。”
“那就好,二舅舅府上没事就好……”
朱瞻墡长出了口气,随即躬身道:“母亲,请容儿臣先告退,一路奔波,实在是过于疲惫……”
张皇后点点头,轻声道:“去吧,去吧……”
从钦安殿出来,朱瞻墡便直奔东宫而去,也就是文华殿。
而关于文华殿,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文华殿前,宫城南墙下,近几年,新修建了一座文渊阁!
而《彭文宪公笔记》中有记载:“余五间皆后列书匮,隔前楹为退休所。”
这里的退休所,既不是所谓的老干局,也不是退休之后的安置所。
而是内阁大臣在退朝之后休息的地方!
也就是说,官员散朝了,六部堂官各回各单位办公了。
内阁大臣呢?
则是一股脑的跑到太子的院子里休息!
要不说朱高炽监国监的好呢!
文渊阁修在自己院子里——到底是太子府属官,还是皇帝的朝臣,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