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之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范加尔的战术

12月10日,阿贾克斯将迎来荷甲联赛第16轮的较量,客场挑战联赛排名第16位的乌德勒支。

范加尔在今天的训练结束后就组织召开了赛前准备会,并在会上公布了明天比赛的首发阵容。

当听到明天的首发左边锋是穆桑帕时,张维廉心里泛起了些微的失望情绪。

而在范加尔公布替补名单时,失望情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是快速转变为紧张。

随着一个个名字从范加尔的口中念出,张维廉的紧张情绪也逐渐加剧。

“13号阿诺德、14号马丁、15号恩万科,16号……”

念到这里,范加尔看向了更衣室角落里的张维廉。

“威廉。”

张维廉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终于入选了替补名单,张维廉心里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坐在张维廉旁边的穆桑帕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复杂的说道:“威廉,恭喜你,进入一线队的第一场比赛就入选替补名单。”

张维廉也拍了拍穆桑帕的后背,眨了眨眼笑着说道:“哈哈,奇兹托,那我也要恭喜你第一次首发。”

更衣室内的气氛开始变得轻松,其他队员们也接连向张维廉和穆桑帕表达了祝贺。

张维廉明白,队友们的鼓励不仅仅针对他个人,更是对球队注入新生力量的期待。

次日,张维廉随队抵达了乌德勒支。

透过车窗,他打量着这座城市的风景,心中不禁感慨命运的神奇。

大约四年前,正是在观看阿贾克斯与乌德勒支的比赛时,他看到了自己的球员属性卡,从而激发了成为职业球员的志向。

未曾料到,他职业生涯的首场比赛竟又是阿贾克斯对阵乌德勒支,只是场地从主场变成客场,他的角色也从观众变成了球员。

不久,阿贾克斯的大巴车缓缓驶入了尼奥乌·高根华德体育场。

在客场更衣室内,张维廉迅速换上了球衣,穿戴好了护具和球鞋。

范加尔再次强调了球队的战术,并重点叮嘱了初次首发的穆桑帕。

随后,球员们迅速离开了更衣室。

主力球员们在球员通道口停下脚步,他们要列队等候出场。

而替补球员和教练组成员则快速穿过通道,先进场去客队替补席待命。

张维廉手里拿着替补球员的背心,身披阿贾克斯16号战袍,走出球员通道后便听到令他耳膜震颤的喧嚣。

球场内的嘈杂氛围确实令人血压飙升。

适应了环境后,穿好替补背心的张维廉坐在替补席上,环视已经坐满球迷的看台。

在当前这个时期,除了费耶诺德和埃因霍温之外,大多数荷甲球队的球场容量介于15000-25000人之间。

尼奥乌·高根华德体育场的容量大约为两万四千人,这在荷甲球场中已经属于较大的规模。

如果有机会替补登场,这将是张维廉作为球员所经历过的最大场面。

“哔”

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

阿贾克斯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型依然是范加尔根据433优化的343阵型,4中场菱形站位:

门将:1号埃德温·范德萨

后卫:2号米歇尔·雷齐格(RB)、3号丹尼·布林德(CB)、5号温斯顿·博加德(LB)

中场:6号罗纳德·德波尔(RMC)、10号亚里·利特马宁(AM)、4号弗兰克·德波尔(MD)、8号埃德加·戴维斯(LMC)

前锋:7号菲尼迪·乔治(RFW)、9号帕特里克·克鲁伊维特(CF)、11号奇兹托·穆桑帕(LFW)

在95/96赛季的荷甲和欧冠比赛中,球员们尚未拥有个人专属号码。

号码的分配依据每场比赛的出场阵容而定,首发球员根据位置分配1至11号,5名替补球员分配12至16号。

现在的欧冠和荷甲替补席都只有5名替补球员,97-98赛季替补席才由5人增加到7人。

此外,荷甲当时的球衣背面仅展示号码,而不印制球员姓名。

而欧冠也是从本赛季的决赛开始,才在球衣上印制球员姓名。

最早将球员号码固定并开始在球衣上印制球员姓名的欧洲主流联赛,是最善于商业开发的英超,自93/94赛季起,他们便开始实施这一规则。

从本赛季开始,意甲和西甲也相继跟进执行。

而欧洲三大杯,则要从明年的96/97赛季开始,才正式允许球员号码固定并印制球员姓名。

相比之下,荷甲直到两年后的97/98赛季才开始采用相同的规则。

比赛开始后,阿贾克斯球员们迅速进入比赛状态,他们展现出的默契配合和战术执行力让乌德勒支的防守显得有些吃力。

坐在场下的张维廉,对照一线队的战术手册,仔细的观察着阿贾克斯的战术打法和球员的战术执行细节。

他需要结合球队在比赛中的整体表现,尤其是球员在不同比赛环境下的战术选择,进一步加快对范加尔战术的理解,以尽快达到范加尔的对自己的战术要求。

在范加尔的战术设计上,核心是中锋、前腰、后腰、中卫和门将组成的5人中轴线。

在此基础上,左右各配备一条副线,即边锋、中场、边后卫。

场上11人的站位,采用大菱形、小三角的方式,尽量构造出足够多的三角形,保证每个位置都能至少有两个出球点,去完成高速传球。

而在中轴线上,最关键的是后腰,即4号位球员。

他在防守时是中后卫,进攻时位置上移,变为后腰,组织球队进攻,球队阵型也在433和343中进行切换。

范加尔对球队的具体战术要求主要是:

1、任何位置都不允许轻易丢失球权。

所有位置,包括门将,都不能轻易开大脚,除非是有目的、有把握的长传。

为了保证相互传球的通畅,球员在接球时,身边队友至少要跑位形成两个接应点,以实现三角传递。

当进攻遇阻,推进空间不足时,不允许强突和盲目传球,而是尽量横传,转移进攻方向。

2、高速传球。

用高速传球,使对手跟着球跑,疲于奔命,同时保证己方体力。

纵向高速传球,制造空间,特别是制造纵深。范加尔要求所有球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30米长传的能力,便于在由守转攻时快速发动反击。

横向高速传球,调动对手,配合边锋、前腰、边后卫的纵向前插,切开对手防线。

3、边锋、边前卫和边后卫,永远保持合适的距离,形成边路一个小的进攻和联防体系。边锋持球时,边后卫要及时套边,边前卫要及时接应。

4、全员紧逼防守。

从中锋和边锋就开始干扰和压迫,三条线迅速靠拢,压缩对方的推进空间,最好效果是在中圈附近抢得球权,立刻交给四号位,由守转攻。

如果是己方失去球权,则就地反抢,其余球员迅速合围,占领关键点,阻截对手的传球线路。

阿贾克斯青年队早已执行范加尔的战术体系,但在比赛节奏上,一线队显然更快。

而由于球员能力的差异以及球员特点的不同,一线队与青年队在战术细节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张维廉在U19青年队擅长担任左边锋、前腰以及中锋。

然而,在一线队中,由于身体不够强壮,他能打的位置仅限于左边锋和前腰。

因此,在训练以及本场比赛中,他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前腰利特马宁以及边锋穆桑帕和乔治的身上。

随着博格坎普转会离开阿贾克斯,“芬兰冰刀“利特马宁被范加尔从中场前提至前腰位置,成为球队前场进攻核心。

利特马宁也不负范加尔的期望,在1993至1995年的两个荷甲赛季,57次出场贡献了43粒进球。

在范加尔的战术体系中,边锋扮演的是辅助进攻角色,主要任务是为中锋、前腰以及中路前插的球员提供助攻。

因此,在他的战术理念中,边锋一般被禁止带球内切,以免侵占中锋和前腰的活动空间。

他所青睐的是传统类型的边锋,即顺足边锋,要求边锋抱紧边路以扩大球场宽度,并在快速前插时为球队创造战术纵深。

阿贾克斯的两名主力边锋中,菲尼迪·乔治就是典型的传统顺足边锋踢法。

而奥维马斯虽然是右脚踢左路,但他是一名无逆足球员,左脚和右脚一样出色,在前三个赛季也一直是传统边锋踢法。

直到本赛季,范加尔才赋予了他更多的战术自由度,也允许他带球内切,但不能过分挤压中路空间,只能攻击球门近角。

张维廉通过仔细观察比赛,发现自己可能还不具备作为前腰担任前场进攻核心的能力。

即使个人技术能力已经足够,但却缺乏足够的战术素养和比赛经验,与队友的默契度也不够,做不到像利特马宁一样游刃有余。

相比比赛环境更复杂的中路,在边路他应该能比场上的奇兹托·穆桑帕表现更好,也不会弱于菲尼迪·乔治。

至于防守战术的理解,张维廉就不那么自信了。

特别是在执行全员紧逼防守的时机和强度控制方面,他的领悟和决断能力明显不足。

看来,在防守专项训练上,他需要范德莱姆为他提供更多的战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