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孟津鏖战日月昏(二)

姜子牙最擅长的是阵法,根据战况变化对阵法的兵力进行调度,则是阵法的核心。

眼见商军的前军正凶猛的攻势断将周军中军不断击退,周军的左翼骑兵被商军右翼骑兵缠住,没办法顺利地展开推进包围,姜子牙立刻向诸侯联军发出了命令,要他们开始向商军的左翼推进。

只要15000诸侯联军能够顺利推进一里地,商军前阵就会陷入包围。如果诸侯联军能够顺利推进两里地,整个商军都要面对被彻底包围的局面。

战场如棋盘般展开,姜子牙观察着大商亚长蛮廉的应对。

蛮廉此时从瞭望杆上下来,他翻身骑上侍从立刻牵来黄骠马,对身边听令的一众千夫长们命道:“前进!”

后阵本有一万步兵,不久前派出了3000步兵掩护前军右翼。随着蛮廉命令下达,战鼓声隆隆响起,后阵7000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进发。骑兵亚旅旅长徐芳指挥着1000骑兵一起向前移动,护卫着7000士卒的左翼。

到了此时,整个商军全部开始投入战斗。再没有后续部队了。

姜子牙看得眉头皱起。战前的他对这场战斗进行了大量推演,过程中的每一种变化,以及对手蛮廉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姜子牙都做出了各种合理的预测。

然而蛮廉不留后手,全军压上的行动,已经开始超出姜子牙之前的预判推演。

就在此时,蛮廉斜后方出现了一股数量相当大的骑兵。这是姜子牙安排的伏兵,由二十八路诸侯手下骑兵拼凑出的2000骑兵。

这些骑兵们很原始,还是骑在没有马鞍马镫的马背上奔行。姜子牙完全不指望这些没有建制,作战方式非常原始的骑兵们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根据这些骑兵的特点,姜子牙将他们编成了骑马步兵,用以绕后偷袭商军辎重。

姜子牙并没有对这支骑兵有什么期待,然而眼见这些骑兵竟然在商军后阵全部押上的时候出现在战场上,这种意外之喜让素来镇定的姜子牙都露出了笑意。

此时再看整个战场,商军前阵已经位于战斗的核心位置,除了战斗下去,再无其他选择。

商军后阵向前推进,短时间内没办法立刻转向,更不可能立刻逃脱。

这2000诸侯手下的骑马步兵已经形成了巨大包围圈的最后一块拼图,如果包围圈成型,整个商军都将身陷重围。

蛮廉此时得知了消息,这位大商亚长的神色中没有丝毫慌张,他下达了命令,“立矛!”

姜子牙远远看到,商军后阵的前后左右突然立起如林的长矛。这动作虽然使得商军后阵行动速度降低了一些,却没让商军停止移动。

从整个战场局面来看,整个商军正在跳入重围,但商军后阵依旧向前移动,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危险一样。

此时,诸侯联军中的骑兵队冲到了商军辎重附近。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想过要冲击敌军阵列,姜子牙就是命令他们直奔商军辎重。

看守辎重的商军有二三百人,面对2000骑兵冲过来,连忙退向附近树林。诸侯联军的骑兵们看到商军大队全都在远处,商军辎重近在眼前,兴奋得哇哇大叫,猛扑而去。

此时,周军左翼指挥5000骑兵的姬兰用2000骑兵牵制住商军窦荣指挥的1000骑兵,姬兰亲自率领另外3000骑兵杀向蛮廉指挥的后军右侧,要将侧击商军后阵的命令执行下去。

也在此时,姬发将直属于他的2000虎贲派了出来,前去攻击从开战后就一直向前推进的商军前军。

对于姬发此时的调动,姜子牙觉得时机很不错。他也下令挥旗擂鼓,对周军右翼的诸侯军下达了战斗的命令。

战场这么大,姜子牙勉强能看到大概的全貌。但是没办法对每一支部队进行指挥。作为全军统帅,姜子牙负担着全军调动,以及不同位置的军队该何时采取何种战法的重任。

此战,周军投入了37000人马,商军只有27000,在姜子牙的调动下,这10000人的数量优势,终于转化成了将商军彻底包围起来的局面。

周军此时也已经用尽了手段,再无预备队。但预备队这种东西,在姜子牙看来就是要用上才有价值。如果预备队到战斗结束后都没能发挥出作用,要预备队何用?

所有部队都进入了最佳位置,每一支部队要么在作战,要么已经接到了作战的命令。既然战场局势已经全面有利于周军,这场战斗能够打赢关键已经不再掌握在姜子牙手中,而是在每一支作战的周联军的部队手里。

诸侯军接到开战的命令,他们的战车队出战了。二十八路诸侯手下有400辆战车,虽然只有不到200辆战车开始引领着步兵开始冲击,冲击的场面依旧强大。

商军后阵中,左翼的骑兵在旅长张山率领下直扑诸侯联军最前排的战车队。三个商国师氏的千人步兵队跟在骑兵队后面,对周军的诸侯联军侧翼发动了进攻。

蛮廉亲自指挥着剩余的四个千人队继续向前,仿佛急不可耐地要跳入周军的包围圈。

马蹄隆隆,车轮粼粼。随着商周两军全部投入战斗,战场上的喊杀声,怒吼声愈发激烈。

周军骑兵总指挥姬兰平日里总是一副笑面虎的模样,此时他的脸上完全没有笑容。他指挥着骑兵绕到商军4000后阵的侧后方,稍一整顿队形,姬兰大声喊道:“王林,冲!”

周军一个千人队在千夫长王林率领下向着商军后阵冲了上去。王林是猛将,他指挥的周军骑兵都接受过姬信的训练,此时他们全都挺着长矛杀上。虽然骑兵们的确在冲击中被商军亚旅组成的长矛阵列刺倒了不少,却也给商军的长矛阵列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眼见第一个千人队没能冲开商军长矛阵,姬兰再次派出一个千人队,加入了攻击。

姬兰用兵的时候很注重布置与阵法,并不会莽撞冒险。但是战斗一旦开始,姬兰却是极为坚毅,为了落实事先布置好的战术安排,姬兰的指挥不会有丝毫动摇。

第二波冲击的确给4000商军步兵造成了进一步的打击,但是商军亚旅的长矛兵依旧顽强地进行着抵抗。

亚旅旅长韩变在阵列间穿行,指挥着百夫长们稳住阵型。后排的长矛手将长矛架在前排长矛手的肩上,最前排的长矛手们则半蹲在地上,将长矛矛杆戳在地面上,长矛尖斜斜向上。

队形十分紧密,让长矛手们连脱逃的空间都没有。前排的长矛手被刺倒,后排的长矛手就补上。虽然伤亡很大,亚旅组成的长矛阵列依旧稳固。

就在此时,商军看辎重的二三百士卒逃进去的树林中,猛然冲出了大批商军骑兵。这是商军三个骑兵亚旅中的一个,在旅长徐芳率领下,只是一个冲锋,就将诸侯们联军的2000原始的骑兵就杀得人仰马翻,七零八落。

徐芳并没有去追击那些溃逃的敌军,他派了一个百人队继续驱赶诸侯溃兵,自己率领骑兵猛扑姬兰而去。

姬兰也没有怂,立刻指挥手下剩余的千人队开始反冲。

虽然姜子牙反复说,冲阵并非骑兵第一要务,姬信训练骑兵的时候,也对百夫长们进行了同样的教导。

但姬兰认为,在消灭敌人就可以大胜的时候,就该不惜代价地发动进攻。这突然冲出来的1000商军骑兵必然是商军最后的力量。哪怕是一换一,拼光了姬兰手里的骑兵,商军两万多精锐就将全军覆没。

甚至不用拼光自己手里的一千骑兵,姬兰见过太多次敌军发现自己彻底陷入包围后,立刻军心动摇,全军崩溃的局面。

也许只要挡住这支商军骑兵的进攻,让商军认为自己被包围了。面前这两万多商军精锐就有可能全军崩溃。

为了歼灭两万多商军精锐,付出数百骑兵的性命,姬兰觉得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徐芳一枪刺倒了对面冲来的周军骑兵,却见周军骑兵们继续疾驰而来,马枪对着商军猛刺。他长枪一拨一刺,又戳死了一名周军骑兵。却也忍不住咋舌。

周军骑兵的进步肉眼可见,虽然还远不是商军对手,却已经能与商军一战。

回想亚长蛮廉牵制周军的命令,徐芳忍耐着彻底摧毁面前年轻骑兵部队的冲动,继续率领部下与周军骑兵周旋。

商军左翼的骑兵亚旅在旅长张山率领下,击溃了先冲出来的200诸侯战车。跟随其后的3000步兵跟进而上,与诸侯军战在一处。

看着局面变化,姜子牙终于看透了蛮廉的布置。

在姜子牙的设想中,蛮廉会根据战场变化,巧妙地利用兵力维持均势。并且利用商军骑兵的优势,找到突破点,从而赢得这次战斗。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蛮廉从一开始就将“中央突破”定为商军此战的取胜之道。所以商军从一开始就排出了战车在前,步兵跟进的传统阵势。其两翼,后方布置的三千骑兵并非要试探周军破绽,而是确保商军中央突破的战术安排能够顺利执行下去。

感受着蛮廉奋力一搏的锐气,姜子牙只觉得额头冒汗,口干舌燥。他拿起牛皮水囊,喝了几大口,这才微微喘着气,擦去了额头的细汗。

居高临下看去,就见周军2000虎贲已经加入了中军作战的前线。那是周军最精锐的部队,姜子牙不认为商军能够轻易击破周军虎贲。只要这精锐的2000生力军能够挡住商军,让商军无法继续推进,不管蛮廉有着何等勇气与自信,27000商军都将在这洛地平原上彻底覆灭。

位于前线恶战激流中的恶来也注意到了周军虎贲。其他周军中,便是百夫长也未必能穿青铜甲,面前的这支周军,百夫长们全都身穿青铜甲,相当一部分十夫长也身穿青铜甲。

眼见父亲蛮廉的预测变成了现实,恶来大喝一声,“黑甲军,随吾杀敌!”

蛮廉身后跟随着500黑甲军。虽然身处乱战激流的中心,这500黑甲军依旧被很小心地使用。让他们能够保持着充足的体力。

此时听到大将蛮廉下令,黑甲军们手持长枪,向着周国虎贲们杀了上去。

率领亚旅的旅长张奎,韩升,率领师氏精锐的千夫长余达、余兆等虽然也已经疲惫,却也奋起余威,舍命向前冲杀。

一时间,战场核心处,杀声震天,血光飞溅。蛮廉骑着乌骓马,一马当先,长槊迅猛刺杀,周围敌人当着披靡。张奎的方天画戟,韩升的亮银枪,都在敌军中杀开血路。

余达、余兆兄弟皆是左手盾,右手战斧,虎虎生风。余兆同时与两名穿青铜甲的周军虎贲交战,依旧大声呼和,不落下风。突然一名身穿青铜甲的周军虎贲高举长戈,却立在原地不动。片刻后,这名虎贲直挺挺向前倒下,背后的余达从虎贲背上抽出战斧,笑道:“吾杀了4个虎贲。”

余兆盾牌挡住虎贲的长戈,欺身靠近,战斧迅猛三砍,终于砍断了这名虎贲的脖颈。鲜血喷溅中,余兆笑道:“吾也杀了4个!”

两兄弟相视一笑,皆是扑向新的敌人。

黑甲军面对作为生力军的周军虎贲,不落丝毫下风。商军跟随着各自主将奋力拼杀,一炷香不到,周军虎贲先是节节败退,最终被商军击破。

其余周军激战良久,早已经精疲力竭。此时见周军虎贲战败,商军如狼似虎的杀来,再也抵挡不住,先是快步后退,没多久便有周军开始溃逃。

中军大将南宫适眼见局面开始糜烂,先是指挥亲军杀了些溃兵,勉强维持了局面。但是溃兵越来越多,已经无法阻挡。

南宫适怒发冲冠,他夺过驭手的缰绳,就要催动战车向商军方向冲杀。南宫适的亲随侍卫连忙扑上去,强行将南宫适抱下车,架起老将军,领着亲军就开始往后撤。

他们刚撤下去,一大股溃军冲过来,卷着南宫适方才的战车附近的士卒就逃了下去。若非南宫适的侍从拼命,此时南宫适只怕就要成了孤家寡人。

便是如此,周军中军也已经彻底丧失了指挥能力。虽然还有些周军千夫长尝试稳住阵型,坚守不动。但是周军中军本就只有12000。商军前军有14000,一旦溃败开始,周军就再稳不住阵势。

很快,那些依旧坚持战斗的周军要么被败军卷乱阵型,不得不跟着一起溃败。要么就是被商军扑上来彻底击败。

眼见如此,姜子牙甚至没有时间感受痛苦。他连忙从高处下来,开始指挥周军撤退。

此时周军已经被商军从中切成两截。诸侯联军本就是二十八路诸侯组成,眼见形势不对,立刻有诸侯开始撤退。其他诸侯眼见如此,也跟着撤退。

中央突破后,必然是要利用敌军彻底混乱,并不见将,将不见兵的时机,将被分成两部分的敌军中的一部分包围。

蛮廉早就知道洛地诸侯不可能真正为周军殿后,从一开始就安排好。此时负责与诸侯军交战的骑兵亚旅旅长张山领着一千骑兵追杀驱赶诸侯军,让他们远离战场。同样与诸侯军作战的三千师氏在后面追赶,负责抵挡基本没有可能出现的诸侯军反扑。

剩余的商军全面转向周军,开始猛攻。此战中,周军兵力32000,商军33000。但是商军本就精锐,又以逸待劳,过去一个多月中勤加训练。洛地假装投降商军诸侯送来的牛羊粮食,全都给商军增加伙食。

此时两军数量虽然相差无几,但是战斗力却有着明显差距。

虽然在姜子牙指挥下,周军骑兵拼死护住败退周军的两翼,抵挡商军骑兵的截杀,确保周军没有彻底崩溃。但是商军战意高昂,拼命追杀,周军后续部队不断被杀被擒。距离全面崩溃也已经不远。

就在此时,地平线上出现了几道狼烟。周军败兵以为是商军竟然安排了埋伏,皆是大惊。

蛮廉此时已经骑着黄鬃马到了商军部队前部指挥追杀。眼见狼烟数道,眉头不禁皱起。

没多久,就见一支骑兵,大概有七八百,皆打着周军旗号,沿着大河河岸边疾驰。他们绕过周军败兵,绕过商军追击的队伍,向着商军后方突进。

这支周军正是姬信率领的骑兵部队。姬信位于骑兵最前,河风迎面而来,吹得姬信身披的斗篷飞扬,跟在姬信身后的战旗在风中咧咧作响。姬信率领着骑兵如尖刀,如飞箭,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看上去英武勇猛,商军仿佛完全没有被姬信看在眼里。

保持着这样拉风的姿态,姬信在心中问道:“鬼君,你怕死吗?”

说完,姬信又觉得自己这问题傻得不透气。王浩然都已经是鬼了,他怎么可能怕死?!

果然,就听王浩然笑道:“哈哈,你在抱怨我让你送死。”

姬信没有立刻回答,又奔驰一阵,姬信才说道:“我真的有点怕!所以请鬼君指点,一会儿如何逃出去。”

姬信接到周王姬发的命令后,立刻率军出动。这一路上,姬信始终派遣探马打探前方消息。直到距离战场30里处,才得知商军中央突破的消息。

姬信立刻询问王浩然怎么办,王浩然再次告诉姬信,又该轮到姬信当牺牲了。

这次姬信没有任何激烈的反应,他手下的3000骑兵,满打满算训练不足两个月。之所以领着760名骑兵出击,是因为在不交战的情况下,只有这760名骑兵才能保持长途队列行军。

如果交战的话,这760骑兵里面真正能战之兵不到400。

虽然姬信很想再问,“真的能吓住商军吗?”

但姬信没有问,而是继续摆出英姿飒爽的姿态,在队伍最前面纵马疾驰,仿佛胜券在握的样子。

王浩然当然知道这些,虽然此举过于冒险,但是周军主力一旦覆灭,大周以后只怕就会失去继续与大商作战的勇气。所以从战略考虑,再危险都要尽可能保住周军。

见姬信如此坚持,王浩然叹道:“姬信,你乃天命之人。不用担心,只要按照你的判断去过,遇到再大的危险,你也能安然返回!”

姬信听到这话,只是点点头,继续纵马疾驰。因为他已经率队进入了商军控制的地区,已经没时间与王浩然交谈了。

蛮廉就见这对周军骑兵如此悍勇,前方又不断有周军骑兵赶来,并且开始列阵。更远处,沙尘飞舞,也不知道有多少周军正在赶来。

蛮廉虽然也觉得有些遗憾,却还是下令收兵。经过这么一场大战,商军同样精疲力竭,精锐伤亡惨重。若是一不小心被周军赶来的大部队猛攻,商军只会得不偿失。

此时周王姬发与姜子牙正在一大片平地上,就见数百周军骑兵的马尾巴上绑着刚砍下来的树枝,在平地上往来奔驰,扬起了漫天烟尘。

每奔跑一段时间,就有两百周军骑兵以非常相距挺大的距离,向着商军追兵方向赶去。这些骑兵大声喊叫,手中挥舞着长兵器,造成了声势浩大,气势汹汹的假象。

周王姬发此时战败,满心悲愤,见到这杂耍般的场面,心中更怒。不过姬发却忍住了,没有发作,只是冷眼旁观。

姜子牙看了一阵,到姬发身边说道:“大王,信公子,知兵!”

姬发这次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继续看。而周军士卒们此时见到援军抵达,也都停下脚步。周军将领们则赶紧整顿队列,尽力恢复秩序。

就在此时,有骑兵探马急匆匆赶来,跳下战马,来不及行礼就高声喊道:“大王,商军收兵了!商军收兵了!”

姬发深深地看了姜子牙一眼,转身对已经跟上来的南宫适喝道:“立刻收拢士卒,重整队列!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