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在神雕修仙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门派底蕴

翌日。

天刚破晓,大地朦胧。

许清赶了个大早,来到伙堂吃早饭。

他如今经脉已通,哪怕全真心法前期进境慢一些,但内功修行速度比起别人,依旧可谓是一日千里!

昨晚许清就沉迷于这种内力修炼十倍速的快乐之中,竟是不知不觉间熬了个通宵。

今早爬起来时,虽然自身精神依旧,但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直叫了。

望着面前素净寡淡、毫无滋味的早饭,许清食指大动,整整点了之前饭量的三倍!

全真教的饭菜清淡的不行。

按照门规,全真门人早晚都是喝稀饭白粥,就着一碟咸菜下饭。

中午好点,会用粗粮窝头配几道时令菜蔬。

其中,四代清字辈的弟子被要求不食五荤三厌,三代志字辈的弟子更是被完全禁止酒肉,只准用素食。

所谓五荤,是指葱姜等五种气味浓郁的青菜。

三厌,则指的是天空飞禽、地上走兽和湖海水族,基本囊括了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能吃的动物,完全不给人钻空子......

可以说,如果许清在山上想吃肉,估计只能学学洪七公的烤蜈蚣大法了......

许清上山两年有余,虽然早已适应这般清苦生活。

但心里依旧寻思着,全真教如今后辈武功不行,八成和这些饮食习惯有点关系。

毕竟练武练武,练的就是体内一股精元。

只食素,不吃肉,哪来的气血精力作为供给?

自己如今食量大增,就是一个例证。

就算是创派祖师王重阳真人,人家在开创全真之前,那也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跑马的好汉子不是?

当然,这么多的推测,许清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至少他现在,还没那个实力和老顽童周伯通一样,公然破除全真戒律。

大师兄沈清平今天来的稍晚。

许清饭都吃了一半,他才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跑进来。

见他手掌微微泛红,似是刚刚练过掌法的样子,许清遂放下筷子敬佩道:“师兄勤奋,一大早就出去练功!”

沈清平听了,讪讪一笑,一张黑脸也被燃上了手掌一样的红色。

没等他说话,旁边就有道人揭他老底,挤眉弄眼的说道:“师弟你想多了,清平师兄练得什么功?他分明是一大早爬起来洗衣去了。”

又有一人接话,挖苦道:“诶,你这就错了,要我说,这洗犊裈对应的正是童子功!”

此言一出,大伙顿时心照不宣的哈哈大笑起来。

许清闻言咳嗽一声,差点把嘴里的汤饭喷出来。

草灯和尚的后劲这么大吗?

沈清平眼见自己被师兄弟取笑,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搭理旁人,梗着脖子问道:“小师弟,你昨儿说道那侠士朱仲进入画中,与绮梦三姐妹嬉戏,又被草灯和尚救了出来,不知后续......”

一听这话题,众道士立马噤声。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悄咪咪的竖起耳朵,生怕漏过半个字。

比起眼下各种才子佳人的风流轶事,许清昨天所讲的刘备文无疑更加诱人。

听得这群小道士心肝肺直痒痒!

许清却还是要脸的。

这伙堂里人来人往,要是被人听去了,那他的名声可就毁了。

当下他擦擦嘴,起身大义凛然道:“什么草灯和尚,那叫聊斋志异!”

接着,他又低声道:“这里人多,咱们等到晚上回了卧房再细说。”

说完便忙不迭转身而去。

太特么丢人了......

众道士虽然遗憾,但也知道许清说的在理,便没有阻拦。

许清告别众多师兄,从伙房里出来,便直接去了自己师傅李志常的房中。

道房中无人。

李志常应该也是去吃饭了。

许清便先泡上一壶热茶,然后又简单给师父打扫了下房间的卫生,才摆开架势,默默修炼武艺。

全真掌法,许清之前也跟着沈清平学过几招,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只不过,他只对入门的前几招有所领悟。

至于后面的嘛,只是囫囵记个名字罢了。

练了有小半个时辰,李志常从外面翩然而至。

目光在干净的地面和冒着热气的茶壶上微微停留,李志常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实则心中却是欣慰不已。

他笑道:“清华,早饭可用过了?”

许清点头应是。

李志常嗯了一声,也不多寒暄,便直接拉他出了门到了练武的校场。

“昨日之事,你也听到了,我和你甄师伯都同意你参加半月后的重阳宫大评。”

许清闻言,连忙表决心道:“师父器重,弟子一定用心!”

李志常哈哈一笑:“用心自然是必须的。但胜败无常,清华你又年轻,倒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师傅的面子,还不用靠你个小道士来挣。”

他说这话时,神色坦坦荡荡。

显然其想法是出自内心,全无半分虚言。

李志常确实是个好师傅,从来不搞什么‘鸡娃’行为。

要是换作隔壁的赵志敬......

弟子在‘考试前’练武只要稍有懈怠,就会被严加斥责打骂,像极了后世某些不负责任的家长。

李志常先给自己的小徒弟肩膀上减了减压力,随后才道:“我全真武功,首重内家修行,要养一口玄门内气,此为全真诸多武学之根本。”

“不过,我昨日看你内功已然登堂入室,往后只要勤练不辍,内力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所以接下来的半月,咱们就主练全真掌法和剑招。”

许清深呼一口气,抱拳道:“是!”

李志常嗯了一声,走到许清身前,又道:“全真掌法共计有八招主要掌法,其后又有七十二式变化,合起来便为九九之数。”

“八招掌法当中,每一招又和全真大道歌的一句歌诀相对应。”

“因此这八招掌法便是掌法的主脉,七十二式则为分散出来的枝干。”。

李志常说完,便考教道:“清华,你且将大道歌的第一句念出来。”

许清不假思索,回答说:“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

“不错。”

李志常颔首道:“因此,咱们全真掌法的前两招,便叫做青松翠翠和灵气冲天。”

所谓青松翠翠,表面上描绘的是青松挺拔的姿态。

但配合上大道歌第一句的‘大道初修通九窍’,实际上却是在比喻武者用这招时,身体的发力技巧。

习练者,需要做到九窍挺直,身似青松。

而灵气冲天,则对应第二句的‘九窍原在尾闾穴’。

是暗指运用本招掌法时,以尾闾穴所在的尾骨脊骨发力,做到劲力直冲而上。

李志常一边讲解着歌诀其中的要点,一边将具体的招式慢悠悠地打出,方便自己这个小徒弟记忆。

许清听了,连连点头。

一时间,只感觉自己师父的讲解,要比沈清平那个只会想入非非的家伙不知高明多少!

过往许多不懂的地方,也是豁然开朗!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门派底蕴了。

全真大道歌五十六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即是内功,又是掌法,还是剑招。

只要徒弟一旦对大道歌中的经义有所领悟。

那在师父的引领下,自然便能轻松读懂背后所蕴藏的武学奥妙,进境便是一日千里。

虽然这些掌法、剑术单拿出来,都不是什么最顶级的神功绝技。

但想要将其归纳到如此简练精要,汇于一道简单的歌诀当中,却是要费上许许多多的心血。

王重阳之天资可见一斑!

全真教如今之繁盛,和这大道歌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毕竟寻常武者,要分心习练心法和外功,还要打熬身体,练习兵器。

如此下来,精力难免分散。

但全真教的道士却只要练会悟透全真大道歌,便能一样顶三样,无形之中,大大节省了其他时间。

所以这天下武学正宗的名号,也不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