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窍要趁早:小学拔尖成长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职带娃困境: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不感恩?

海北老师,我女儿8岁,二年级,成绩还好,我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但是,孩子虽然只有8岁,生活中问题却有一大堆:凡事都会跟大人反着干,平时不好好说话,吃饭叫不动……

我辞职在家全职陪伴她,为了争取时间,早晨我都边叫她起床边给她穿袜子,最后孩子却不懂感恩!

——家长留言

我一直不太赞同妈妈辞去工作全职带娃,因为这样做很难不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地鸡毛。

有妈妈给我留言,做全职宝妈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就连逛街都成了奢侈。孩子上学放学,都是自己接送;全家人的生活起居,都是自己照顾;孩子的功课作业,都是自己辅导……

有的妈妈留言抱怨丈夫嫌弃自己没有收入,他要承担整个家的开支,压力很大。还有妈妈说,自己辛辛苦苦带娃,结果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丈夫横眉冷对,自己感觉身心俱疲。

这位留言的妈妈似乎陷入了另外一个困境: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却不懂感恩。看得出来,这位妈妈内心相当受伤。

确实,现在的孩子,似乎变得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懂得感恩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他们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似乎嗤之以鼻;别人的帮助,他们似乎不以为意。这些行为,都是缺乏感恩之心所导致的。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个人自我意识的基础。

感恩,也是一种社交技能,它包括对他人的尊重、欣赏和回报。如果孩子缺乏这些技能,可能导致对他人的付出漠不关心,对规则和他人的期望产生抵触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显得粗鲁、自私,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正如这位妈妈所说,孩子凡事都跟大人反着干,平时不好好说话,这就显示了孩子在与人相处中的粗鲁与无礼。

懂得感恩的孩子通常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支持和帮助,并因此产生一种渴望回馈社会的责任感。而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对社会的参与感较为淡漠。除此之外,不懂感恩的孩子缺乏对自身价值的真实认识,难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这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导致自尊心的下降。他们也更容易陷入焦虑、沮丧和孤独等消极情绪中,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懂感恩的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对学业也缺乏热情。

感恩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

如果孩子没有感恩意识,那一定是父母没有给孩子播下感恩的种子,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知道了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缺乏感恩之心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

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

原因一:学习至上,感恩教育让了路

在当前社会,家长普遍表现出对孩子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家长或许是受到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影响,使得学业成绩成为判定孩子成就的主要依据。这种功利主义的思维,将学业成绩视为孩子未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潜在价值。

然而,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感恩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教育是不明智的。

学业成绩只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而感恩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更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于自身成长和他人付出的认知,这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追求卓越学业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我还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非常极端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当然很片面,我们不妨把它“翻译”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光有知识而缺乏良好品质,他很可能会走上极端的道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审慎对待过分追求分数的观念,不应过度放大成绩的重要性,而应全面培养孩子的品德,比如感恩意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德智并举,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双腿走路。

原因二:父母包办,孩子觉得理所当然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这样的父母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很多父母将这种爱发展成了溺爱。孩子起床穿衣穿鞋,很多父母在百忙之中为其代劳;整理书包、准备文具,很多父母包办;做饭洗碗、打扫清洁,家长们为孩子扛下了所有……

我们回头看本文开头那位妈妈的留言,从她的话中,我们看得出,孩子除了学习不错外,其他很多方面是没有达到这位妈妈的期望的。她说:“(孩子)凡事都会跟大人反着干,平时不好好说话,吃饭叫不动……”估计在孩子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时,妈妈主要靠批评、靠催促,甚至还亲自动手为孩子代劳。

当孩子起床磨蹭时,妈妈的代劳,不是出于溺爱孩子,而是因为不信任孩子。妈妈日常习惯于言语打击,孩子便学会了顶嘴、和妈妈反着干,甚至不理睬妈妈。

每次开家长会,都有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除了学习,不用干其他事情。洗衣做饭、打扫清洁,似乎与孩子完全不相干。我给孩子们布置的德育作业,比如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有的妈妈很乐意为孩子代劳,孩子只是负责摆拍即可,因为他们觉得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琐事上得不偿失,毕竟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记得以前读到过这样的新闻,孩子上了大学,想吃妈妈做的馄饨,妈妈从很远的家中打车过去,给孩子送上了热腾腾的“妈妈牌”馄饨。还有一位妈妈坐飞机去孩子的大学,只为给孩子清洗堆积如山的衣物,因为孩子除了读书,啥也不会干。看到这样的新闻,同样作为家长,你是感到吃惊还是觉得熟悉?

父母对孩子溺爱,总认为孩子还很小,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都由父母包办,家长这样无条件地付出,孩子只会觉得理所当然,只会一味地要求和索取,怎么可能会感恩呢?

原因三:条件变好,一切来得太过容易

物质条件的优越,给孩子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容易导致孩子感恩之心的缺失。当孩子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时,可能把享受到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失去了对父母辛勤付出的体谅。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因为深爱孩子,往往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索要各种物品、想去外面旅游,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一个学生家长,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通过努力拼搏考上了北京某所知名大学,毕业后从事着让大家羡慕的工作,收入也十分可观。他对我说:“我以前受过的苦,不希望我的孩子再承受一遍。”因此,他无条件满足孩子。孩子想要买的玩具,他一一奉上;孩子想去的学校,他通过各种渠道,把他送去;孩子想要吃、想要玩,他也都带孩子去吃去玩。

长此以往,这个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爸爸为他提供帮助,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爸爸给他定学习目标,他会跟爸爸讲条件,甚至向爸爸索要礼物,这显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感恩意识的表现。

回想过去的生活,困苦和不易使得我们对每一份温暖和关爱格外珍惜。每到过年,能穿上新衣服,能吃上糖果和一桌好菜,内心的喜悦会持续很久。每次生日,父母花“巨资”买来了蛋糕,我们会感动到流泪。父母咬着牙给买的四大名著,我们会珍藏好久好久,看了又看,品了又品。物质的稀缺使得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父母的每一份心意。

所以,孩子不懂感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很少有感恩的机会,他们无法体会父母付出的艰辛,不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原因四:缺少引导,孩子不理解为何感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恩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品质,而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的。

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很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学会感恩;或者选择在孩子稍大一些后再进行感恩教育,因为他们认为小孩可能不能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

尽管孩子在一开始可能并不理解感恩,但家长需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而这可以从教孩子学会说“谢谢”开始。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每次为他们哪怕是做了一点小事的时候,如倒水、拿筷子等,都要要求孩子表达感谢之情;当孩子收到礼物或压岁钱时,也要教会孩子说“谢谢”。

尽管这只是感恩意识的初步体现,并不能代表孩子已经完全理解感恩,但这些点滴表达将为培养感恩观念奠定基础。

不仅要教孩子感谢别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为何要感谢别人。这就需要引导孩子去看到别人为其付出的艰辛和劳苦。

比如说,奶奶为全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家长不仅要引导孩子表示感谢,还应该解释其中的辛苦,如:“今晚的菜真好吃呀!奶奶为我们准备这些菜花了很长的时间,上午出去买菜的时候下着大雨,奶奶的衣服都打湿了。宝贝,奶奶是不是很辛苦呀?”

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含义。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些父母可能认为自己应该为孩子做这些事情,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而忽视了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这种忽视导致孩子无法真正理解为何要感恩,从而可能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家长应该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其付出的心血,从而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全方位的感恩教育

教育孩子,不能只看重学业成绩,其他方面的教育,如感恩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

感恩,既是一个人最核心的品质之一,也是一种社交技能,它可以是性格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

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将感恩这颗种子播种下去,让其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呢?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做起来。

表达感谢,回馈他人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塑造孩子的人格,使其懂得感激他人的付出,并愿意通过同样的方式回馈社会。这一过程必然是在与他人积极互动的情境中完成的。

首先,鼓励孩子表达感激之情是培养感恩意识的第一步。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关心,或者收到礼物时,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孩子表达感激之情。

例如,在学校里,孩子的朋友主动与他分享文具,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表示感谢。另外,写感谢信也是一种有益的方式,通过亲笔书写,孩子将更深刻地体会到感谢的含义。

其次,同理心的培养也是感恩意识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培养出同理心。

例如,当孩子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体会对方的感受,并鼓励孩子主动提供帮助,使孩子在亲身经历中学会共情和关爱他人。

除此之外,培养孩子的回馈意识是感恩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引导孩子去关注社会和他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回馈意识。

比如,当看到老奶奶在过马路,可以让孩子主动提供帮助,搀扶老奶奶安全走过马路。来自老奶奶的感谢能让孩子认知到自己对他人及社会的价值,由此不断增强自己的回馈意识。

当孩子年幼时,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需要通过良性互动来引导他们扩展关注的范围。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他人进行积极互动。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将更容易看到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及时表达感激之情;看到别人的情感和需求,并为其提供关心和帮助。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形成感恩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父母示范,以身作则

在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过程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家长则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孩子从小就在家庭环境中接触到各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其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成为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感恩意识的培养方面,家长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直接塑造了孩子的品德观念。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首先,父母应该注重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爱和尊重,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的氛围。通过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父母向孩子传达了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使孩子懂得尊重和珍惜家人。当家人遇到困难时,父母的坚定支持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是重视亲情关系的真实体现。父母的榜样行为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其次,家长处理邻里关系的方式也能够成为孩子学习感恩的榜样。通过与邻里相互帮助,父母向孩子传递了对社区支持的感激之情,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主动奉献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慈善事业等方式,向孩子展示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这样的榜样行为将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使其在成年后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父母的榜样行为对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通过亲身参与建构亲情关系,孩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

生活不易,自己经历

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条件的,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给孩子,因此父母都愿意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只给孩子创造顺境,把所有的风吹雨打都挡在门外。亲身感受过生活不易的孩子,更能够养成感恩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分享自己工作的艰辛来引导他们。父母承受着来自工作的各种压力,但他们回家后,依然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轻松愉快,这容易让孩子忽视父母的付出。如果父母能够偶尔与孩子分享一些自己的困扰,孩子会更加体谅父母,学会从父母的视角看待问题,培养出感恩之心。

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环境,让孩子亲身感受工作的状态,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工作的不易。

另外,通过参与感恩活动,家长能够带领孩子亲身体验感恩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如帮助邻里或关爱老人等,让孩子参与其中,将感恩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内涵。

总体而言,要让孩子在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直面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这是培养感恩之心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将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所得,并从内心产生真挚的感激之情。

家庭责任,学会分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场所,感恩意识正是在这个小社会中培养的。在家庭中,父母有责任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事物,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分担家庭责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孩子在参与家务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家人的爱与付出。

首先,父母不应事事“有求必应”或“无求先应”,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得“公主病”或“王子病”。父母应该判断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应该拒绝,并向孩子解释原因。这有助于让孩子明白在家庭中,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贡献一份力量。父母可以适时地“示弱”,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奉献与努力的意义。

其次,要在家里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承受过重的负担,而是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家庭事务。通过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摆餐具、拖地、整理床铺、收拾书房、照顾宠物等,孩子能够体验到付出努力的艰辛,从而更加理解所有任务的完成都需要辛勤劳动。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还让他们享受到了通过劳动获得回报的满足感。

通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将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自己的所得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建立在亲人关怀和自己努力之上的。这样的培养方式将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使其具备独立、负责、感恩的品质。

正向反馈,有效激励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是一个系统而持久的过程,而在孩子表现出感恩行为后,父母的正向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种反馈不仅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认可和激励。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正向反馈有助于建立行为和刺激之间的联系。

当孩子得到积极的反馈时,他们会更愿意重复这种行为,这在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尤为关键。通过语言和物质奖励的双重刺激,孩子将深刻感受到感恩行为所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从而愿意更频繁地表达感恩之情。

首先,通过语言激励,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当孩子分担家庭责任、帮助他人或做出其他感恩行为后,父母应该用言辞来表达对孩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不仅是对孩子善行的认可,也是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受欢迎的、受重视的。

其次,用好物质奖励,与语言激励相得益彰。在这里,物质奖励并非单纯的回报,而是为了加强正向反馈。可以让孩子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当孩子完成感恩行为后,适当地给予他们期望已久的礼物,这会增强孩子对感恩行为的积极认同,使其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父母在运用物质奖励时必须注意度的掌握,过度的奖励可能导致孩子只关注外在回报而忽视行为的本质。因此,物质奖励应该成为激励手段的一部分,而非唯一的手段。

总之,父母在孩子做好人好事,或做出感恩行为后,通过积极的言辞和适度的物质奖励,可以有效地强化这些积极行为,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这种正向反馈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美国总统罗斯福家中曾经失窃,朋友们都试图安慰他,罗斯福的回复耐人寻味,他说:

“我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只是我的东西,而不是生命。第二,贼只偷去部分东西,不是所有。第三,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可见,罗斯福是一位十分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品质。

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加积极乐观,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因此也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忽视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要让其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