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2025-3-25
刚刚花了十来分钟刷手机,我看到了什么样的信息?闭上了眼睛,我回忆着,首先是我搜索了安吉丽娜朱莉,一个成功上位的第三者,收养了世界各国的孤儿,因携带着异常基因提前把子宫卵巢全切除,这是我对她的全部印象,她上了一个访谈节目,她很瘦,化上了妆不知道真正的脸色如何,手臂上有纹身。她一直往观众席看,而不是看向主持人。身体动作的幅度不是太大,似乎是有些拘谨的。看了几分钟,我把视频关上,看了一下其他有关的视频,有关于她婚姻的纪录片,有她离婚后的访谈,有对于她心理的评论家,有她年轻时的电影裁剪,有她女儿的新闻信息。人们对于她的价值评判由这些视频中体现。除了她的婚姻,她的子女,她的老公,她的年轻美貌,还剩下什么东西?我稍微想了一下,没有答案。
在我的视频页面,看到了关于很多关于冥想、佛教、心理学的内容,这必是我常搜索,而大数据主动推了这些内容。看到了这些人每天教授别人如何获得心情平静,愉快。看到了封面是一印度人打坐加上“他自从禅定7天7夜之后,一切都改变”的标题。看到了标题“说别人自私的人,自己才是自私的”“什么叫着相““什么叫心定”。还有很多关于动物的视频。有一只狗在主人离家后,自己铺了床,开了风扇,关了灯,躺下睡觉。看到了“一直狸花猫的妈妈居然是蓝猫”“它原本是个孤儿,然后它有了个美好的家”的标题。等等等等。
我到底干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似乎每天会打开手机,然后每天会后悔摄取了这些内容后讨厌自己。
昨天我接到了售卖亲子教育课程的电话,很奇怪的是,我经常不看手机,也调静音,能接上电话是全靠缘分,上一次银行经理连续给我打了7天的电话,我都没有接上。而她一天之内两次推销的电话,我居然都接上了。
第一次对方先是一通录音“这里是某某亲子教育课程体验,请问您什么时候有空来呢?”
我最近对于“你”开头的句子特别感兴趣,以前我似乎认为必须要回答“我如何如何”,这一次我换了一个主语,“你是从哪里获得了我的电话?”
对方“也许是你浏览了一些咨询”
我“我浏览了你就知道我电话了?”
对方听出我语气不善,说了些客套话便挂了。
第二次对方依旧是一通录音“这里是某某亲子教育课程体验,请问您有子女吗?”。
我仍旧问“你是从哪里获得了我的电话?”
对方“是系统自动拨出了号码”
我仍旧问“你是从哪里获得了我的电话?”
对方重复“是系统自动拨出了号码”
我加大了声音“你是听不懂是吗?我是问你这个号码列表是从哪里来的”
对方没有等我讲完,挂断了电话。
我当时觉得一丝怒火,但是没有多想。
晚上我又想起了这段场景,开始懊悔我对待她的态度恶劣,毕竟她是位打工人而已,她也不想以这种方式招揽客户。如果我是对方,也不愿意遇到像我这种客户,受尽了气。这种懊悔的情绪,持续了约半个小时。我知道这种情绪是源自一种恐惧,害怕会有受到报应的那一天,害怕我会有一天处于她的立场,而去面对恶劣的客户。我似乎认为只要友善地面对别人,别人也会友善地对待你。
而实际上我很长一段时间就处于这种立场,每天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别人偶尔会恶劣对待你,而你只能默默地受着。
在对方骂你的时候,你表面不动声色,底下已经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你诅咒他全家不得好死,他也应得全家不得好死。而遗憾的是,他全家都没死。
我意识到,别人是我的一部分,就算我再怎么否认,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我和别人的差别仅是不同时间,不同立场。在那个立场中,我再怎么希望对方去死,看不顺眼对方,可是对方也不过是处在了另一个立场的自己罢了。而意识归意识,我就算知道,但我依旧会选择恶劣的态度去对待对方。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我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得天下无敌,做的有心无力。”
也许在我潜意识里,别人和我就是不同的,我就是要比别人更好。
昨天妈妈又开始讲诉外婆如何小时候伤她的事情。这件事已经说了不下百次。
外婆小时候买了一块布,妈妈开心地问“这是不是买来给我做新衣服的呢。”
外婆“你以为你自己很娇贵吗?给你做新衣服。”
妈妈从此受了伤,并日后反复向我提及这件事。她说外婆不是个完美的母亲,她认为她自己是个完美的母亲,并询问我是不是。她认为她做了很多对我好的事情,可是我却不感恩。
我的回答也让我出乎意料。“反正你会重复这一世很多次,你下一次来的时候仔细看清楚,到底你是不是个完美母亲便知道了。”
妈妈她似乎只记得她对待我好的一面。我和妈妈的记忆是有偏差的。
回忆起二十来岁的我有一次不愿意相亲,妈妈曾经对我说“你以为你自己是什么东西,五六十岁的男人也要嫁。”
很久之后说起这件事,她否认自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她也否认自己曾经打过我,骂过我。当然我记忆中的事实并非如此。
我猜当我们太过执着于立场,便会失去了某种能力,和天连接的能力。
当她问我“我是不是个好母亲”。以往我会异常愤怒,并拿出很多她是如何恶劣对待我的“事实”与之争辩。
而现在,那些似乎都不大重要了。传承的似乎更像是一种模式,外婆对她说“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她则对我说“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也许我有一天也会对别人说“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大家也许只是在玩一种“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的造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