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次增兵 四次换将
当然,王师傅和赵飞虎,也分别得到了500元的银票,只是王师傅伤好后,就一直在医院守护他。
赵飞虎两个月前,已经回到警备司令部,不管怎样,他还是军人,伤势一好就要归队参战。
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和修养,李佑民的身体已经基本复原,这些日子,他已经开始体能恢复训练。
有钱好办事,李佑民看着眼前的训练场地,不由暗自满意点头。
眼前是一座旧仓库,整体面积有600多平方米,整体建设的非常敦厚结实,离这里不远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大建筑,著名的四行仓库。
这里是苏州河沿岸传统的码头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仓库鳞次栉比。
他买下这座仓库,又在里面建了些模拟场景和训练器材,这些日子,带着叶普格尼兄弟,王师傅和大力,几个人一直在这里训练。
…………
魔都,远东第一商埠,华国对外贸易第一口岸,西方东亚贸易第一城。
正是这样的地位,倭国想要转移国际视线,掩饰他们侵占东北的狼子野心,才会处心积虑的选择这里实施挑衅。
因为在目前的华国,只有这里才最能触动列强的利益。
经过精心准备和战略预判,倭国军方对魔都之战充满信心,军部上下都认为,这充其量是一场军事演戏。
在开战前,倭国魔都战区的第一任司令,正是盐泽幸一少将,他骄傲的扬言:一旦开战,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拿下魔都。
可自1月28日开战以来,出乎倭国上下预料的事发生了。
这场战事,才一开始就异常惨烈,占有空中优势和装甲部队的倭国,几次强攻过后,并没有取得优势。
刚刚开战两天,倭国就主动请英美出面调停,表面上是协商停战,实际是乘机增兵。
到2月2日为止,倭国两艘航母搭载30架飞机,连同三艘巡洋舰、四艘扫雷艇,以及两千多陆战队登陆。
2月3日、4日,经过两日的狂轰滥炸,倭寇始终未能攻占闸北。
盐泽幸一被撤职,同时调回国内。
2月6日,海军中将野村吉三郎,乘坐‘出云号’航母抵达战场。
经过几次强攻,战事未见好转,反而受到更严重的损失。
2月16日,倭国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大将,带领手下的第九师团,从吴淞登陆。
至此,倭国兵力已经超过三万人,飞机60多架,野炮近70门,舰船数十艘。
经过多日激战,只2月20日至22日的战斗,倭国就被歼灭3000多人,取得了“庙行大捷”。
无奈之下,植田谦吉的全面进攻计划,被迫改变为重点进攻,又被迫中止进攻,到25日,他的进攻计划无奈全面停止。
两国开战至此,华国不想打,倭国不能停,列强很恼火。
为了尽快结束魔都战事,倭国强行再次换将,委任前内阁陆相白川义则大将出马。
又再次增派第十一师团、第十四师团和100多架飞机紧急增援,以在魔都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事到如今,倭国如果不能攻入魔都,不仅在华利益会被瓜分,东北地区的实际侵占,也会被其他列强借机阻碍。
到这个时候,白川手下兵力已经有九万多人,飞机300多架,各种军舰80多艘。
而这时华国守军不足五万,两军装备更是无法对比。
白川义则携优势兵力,发动全面进攻,并重点攻击华国军队最薄弱的浏河方向,终于在3月1日,突破浏河防线。
浏河失守,让守军的侧方、后方全面暴露在倭军面前,无奈之下,守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
1932年3月2日,倭军进入魔都。
倭国经过三次增兵,四次换将后,白川义则表示,可以通过谈判停战。
从战争开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法兰西、不列颠和花旗国的口头调停一直没停过。
直到提出可以接受谈判前,花旗国务卿史地生还向倭国大使明确表示:花旗政府不鼓励制裁倭国的行为。
英美等国得到消息,马上出面斡旋,两个月的战争,让魔都海运断绝,国内资本对这期间的损失,已经表示非常不满。
在得到各国列强的默许后,倭国答应签订停战协议,与此同时,在东北地区,“满洲国”宣布成立。
至此,倭国转移列强视线,乘机推进伪满洲‘独立’的阴谋,顺利实现。
…………
1932年4月,王亚樵家中。
“陈长官,战事尚未结束,劳您登门,不知有何事我可以效劳?”
王亚樵对着面前人,话中自然的带着几分敬意。
这两个月来,他率领自己的手下,几次主动帮助十九路军,为这次抗倭战斗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唉,战事结束了,不会再打了。”
陈长官面容憔悴,沉郁的说:“倭国人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满洲国已经成立。”
“陈长官,列强怎么会同意倭国占领东北?”
“呵呵,列强没有表示同意啊,他们还会表示谴责,可是……这有用吗?”
……王亚樵。
“刚得到消息,倭国为了庆祝这次攻占魔都,计划月底在虹口公园召开‘祝捷大会’……”
“欺人太甚。”王亚樵猛地起身,一掌拍在桌上怒道。
“这件事决不能让他们顺利进行,”陈长官语气铿锵的说,“一定要想办法破坏这次活动。”
“而且,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这次祝捷大会,倭寇的重要将领都会出席,最好能乘机对他们实施刺杀。”
“好,”王亚樵做为一代刺杀大王,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兴奋的问,“陈长官,不知您今天过来,是要我做些什么?”
“刺杀倭寇将领,我和兄弟们义无反顾,只要您吩咐,我们保证拼死效命。”
“好、好,不愧是刺杀大王,只是……这事有些为难之处,需要仔细斟酌。”
“陈长官,有何为难之处,请只管明说,只要能完成大任,即使赴汤蹈火,兄弟也在所不惜。”
“九光兄,如果国人都像王兄这样,何惧外寇不灭啊……”
见他慷慨表态,陈长官忍不住抚掌感叹。
“这次行动,几乎是九死一生,处于两国刚刚停战的敏感期,军方实在不便出面,而且,最好不要是国人出面。”
说到这里,陈长官也有些说不下去,知道他的这些要求,实在很难做到。
低头思量半晌,王亚樵犹豫着抬头:“陈长官,要说刺杀鬼子将领,我愿意亲自出手,可是,您说的这些要求……”
他叹息一声,苦着脸道:“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九光兄,您的大名江湖上人人皆知,这件事确实有些为难,也正是为此,我才找到你商量。”
陈长官顿了下,接着说:“知道你交游广阔,我们相信江湖上少不了奇人异事,你放心,为这次活动,我个人拿出一笔款子,只希望有义士出面,刺杀敌酋,为国除害。”
……沉默良久,王亚樵起身拱手道:“陈长官,这件事我应下了,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这事办好。”
“即使……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我就亲自出手,”王亚樵摆手阻止陈长官说话,“您放心,我绝不会让鬼子抓住我,但凡我出手,必将以身殉国。”
陈长官看他神态坚决,半晌不知该说什么,默然片刻,只缓慢抬手庄重的行个军礼。
王亚樵一生漂泊,早已惯于刀口舔血,从未受过如此敬意,不禁情绪激荡,回礼的同时,心中已有慨然赴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