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0章 远行而投之人
十月中旬。
原本就低下的气温又低了一段,已经降到三层衣服都挡不住冷气与肌肤接触,平时在水流边上打水的百姓看着冰碴怒骂出声,不忿者捡起脚边石头恨恨的砸向冰碴,待打好水会迅速将此事告知了街坊邻里。
天气虽然寒冷,但知道此事的大多数百姓却不是很在乎。
原因无他,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交完税后的余粮足以让他们活下去。
只要手上有粮食,寒冷的冬天在百姓眼里便不是那么恐怖。
比起寒冷,百姓更害怕无粮,只有挨过饿的人才会知道粮食的珍贵。
趁着还能出门,百姓纷纷带着铜钱、兽皮、粮食等物进城赶集。
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冬天出不了门,那就提前准备好过年的货物。
因此,本该只有三三两两的街道上反而络绎不绝,商贩们看着人群乐的合不拢嘴,更加卖力的吆喝起手中货物。
时至晌午,人群逐渐散去,原本热闹的街道上只剩下摊贩们收拾着地面的狼藉。
典沐在幽州律里对坊市的整改废了不少工夫,从简单的开放时间到宵禁之间都尽他所能做了统一管理要求。
像清理地面这种事情,每个商贩都是要处理一片区域,如果宵禁之时巡逻兵卒发现没有清理干净,轻则罚款教育,重一点还要赶出坊市,再扔进大牢里关上几天。
当然,这样的管理之下肯定会有疏漏,例如会有他人恶意陷害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所以在坊市的茶楼酒肆里,会有专门看管区域的地网中人。
他们不会插手商贩之间的事情,只会在出现诬告陷害等事情发生时与巡逻兵卒沟通,然后上报。
虽然偶尔会出现差错,但这已经是典沐最大的努力了。
管理一方,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也绝非有个主意就能插入进去,每一条政令下发的背后,可能会有无数人家毁人亡,也会触发未曾思索到的连锁反应。
在摊贩们收拾地面时,一辆勉强能挡住冷风的马车缓缓的驶入城门。
跟在马车身后的,还有三个身上斑斑血迹的汉子,汉子们裹得厚实,甚至在脸上也用布匹包住,只留下眼睛和鼻孔在外,进城后肉眼可见的放松了下来。
马车的布帘掀开一角,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略显萧瑟的街道,貌似是天气太冷的缘故,眼睛的主人只是简单看了两眼便放下了帘子。
眼睛的主人年龄不大,是个看着不到十岁的少年,也就是人口相传的黄口之年。
“呼,真冷啊!”
冷风灌进让原本还算暖和的车内温度降了少许,直面冷风的少年因此没忍住打了个寒颤,怀里的暖炉被下意识的紧了紧,缓和过来后,少年面向闭目端坐在软垫上的中年男子兴奋道。
“阿翁,到蓟城了。”
中年男人听闻此话睁开双眼揭了指长一条缝隙看了看,旋即微微颔首表示知晓后便再度闭目。
中年男人虽是端坐,但仍能看出其高大的身材,身上的肌肉将短袍撑的鼓鼓囊囊,显得孔武有力。
明明受过岁月洗礼,面孔仍旧英俊非凡,颌下尺长美髯须与关羽可为并列,短暂的睁眼里只能看到里面的深邃,除此之外再看不出其他。
见中年男人无所表示,少年有些气馁,但很快又打起了精神,抬头道:
“我们为什么要远行来投奔典幽州呀,明明刘使君一直很欣赏阿翁,还经常示意阿翁出仕呢!”
中年男人笑而不应。
少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旋即撇嘴道:
“明明刘使君为人极好,阿翁在刘使君帐下肯定能当大官,离家也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上选,也不知道这典幽州是给阿翁下了什么迷魂汤,让阿翁这么着迷。”
见中年男子还是不做回应,少年眼骨碌一转,故作担忧道:
“远走千里,兄长和阿姐还在家中苦苦等候,还不知道典幽州看不看得上阿翁,要是人家看不上随意给安个官职,那阿翁焉能应下,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要灰溜溜的回去?”
说到这里,少年仿佛是已经看到中年男人因受到冷落而恨恨离去的场面,一巴掌拍在马车角落的小桌上。
中年男子无奈的睁开双眼,他已经后悔把少年一同带过来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虽然添了人气,但着实吵闹了些。
遂道:
“你应过,出来之后一切听我之命,我才同意带你出行,之前在路上因你之错扰来贼寇觊觎,忘了?”
说起这个中年男人眼里满是疲惫,少年幼小,受不了长期颠簸和冷风,却苦闹着执意跟来,迫于无奈之下他才为少年特意置办了马车。
为了安全起见,他是特意请人将马车布置的平淡无奇,甚至还有破旧的痕迹,可以说是低调至极。
如果不是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他甚至想直接拼上几块板,只要保证不漏风就行。
否则带上十几个护从,几匹快马,不消数日便能抵达幽州,哪像现在一样,硬生生的赶了近一月。
闻言,少年眼睛暗淡了下来,眼眶隐隐发红,竟是被中年男人一番话说的哽咽了起来。
见状,中年男人冷眼相看。
之前是因为没有步入官场,所以在对待家人上还能纵容几分。
但他知道,一旦踏入官场,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地方。
所以他要着等安稳下来再接来家眷,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少年跟来了,那首先要加以改正的,便是要改掉少年从明面上看人、怕人的性子。
因为马车破旧,路上遇到的贼寇见了他们的马车最多会来要点银钱,很容易就能打发走。
而少年却在路经河间的贼寇时,因为贼首长相凶恶害怕出声,引来了贼首目光,见他生的好看便要绑上山去。
一个长相清秀的孩童绑上山能做什么不言而喻。
中年男子自是不许,便带领护从与贼寇厮杀,亲手砍下贼首才将贼寇吓走,但同行的二十多个护从却因此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