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 去香江。 十
又有漏可捡!
这次是一个在一个老阿妈的摊位上,向涛原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只玻璃罐子,等到走近才看清原来这是只纯天然的水晶罐子。
这只罐子的外形和天朝古代的小罐子几乎一样,都有圆滚滚的肚子,上有盖下有底足,罐子周身还雕刻了好些网纹以及流苏。
罐子包浆很厚实,器形也完整,估计能有个四五百年的历史了,看装饰风格应该是十三十四世纪,波西米亚风格的糖罐子。
小罐子周身布满的网纹和流苏,就是波西米亚风格的典型代表。
这种应该在欧洲大陆流传的老物件,居然在香江出现,向涛也觉得挺奇怪的。还有一开始寻觅到的第一版印刷体《独立宣言》,就连在丑国本土都很少见,没想到也会出现在香江。
向涛没时间多想,他自认为这应该是自己运气好的缘故。
3000港币,向涛轻松拿下这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水晶罐子。
边上是个出售旧手表的摊位,这个摊位的地方很小,只一张高脚凳上摆放了一只小小的木头盒子,大小类似手提电脑,里边陈设了好几只古董手表。
从劳力士到百达翡丽,再到积家,各色品牌都有。
向涛和这位中年人还打听了下,原来人家就是行家,对各家手表的机芯配置了如指掌!
这种人向涛没兴趣多聊,连问价都没兴趣,因为在这里他占不到任何便宜。
就在向涛即将要走时,刚才摊位上的老阿妈又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她再次招呼向涛过来,又从纸板箱里拿出一套雕漆的盒盒。
这套雕漆的节盒一共三层,直径为五六公分的样子,雕刻的是很粗犷的卷云纹,在雕刻的缝隙中还能看到有一丝一丝的朱红色。
向涛一看就明白,这是著名的剔犀工艺。
剔犀工艺是漆器雕刻的一种雕刻手法,它是在刷漆时刷上几层黑漆,再刷上几层红漆,形成颜色上的错落。
仿造的是桂花木的纹理,桂花又称木樨,所以称之为剔犀。
有半懂不懂的,将漆器中的剔犀解释成仿造犀牛皮,这是不对的,是以讹传讹。
向涛将这件雕漆节盒上下打量了一下,看到漆器上已经有了些许龟裂纹,再结合粗邝的刀法,他判定这只雕漆节盒应该是明代初期的东西。
漆器工艺过程复杂,制造颇为费时费事,在当时就属于高档品,放到现在价格更加不便宜。
只不过漆雕的工艺品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所以很多人都不太精通,也就有了被向涛捡漏的机会。
价钱不贵,向涛只花了1200块港币就将其拿下。
天气越发的热了,向涛之前那一根奶油冰棍的效果早就消失不见,被热的满头大汗,而且还又饿又渴。
向涛想想今天收获还算可以,还是去约好的茶楼喝茶吃早点去吧。向涛踮起脚左右看了下,约定的茶楼在荷里活道的中部,他又开始往回走。
一连走了有十几个摊位,向涛的眼角一下子就瞥到一块石雕,驻足观看,这是一座黑色青田石雕刻而成的弥勒佛。
顺路而已,向涛就当是玩了,他还走到路边拿起这座能有拳头大小,浑身上下满是灰尘的弥勒佛欣赏起来。
这是一块用青田牛角冻雕刻而成的作品。
青田指的是浙江青田县,那里出产顶级的印章用石料和雕刻用石料。冻指的是石料质地细腻,犹如冬天的鱼冻一样细腻。
最顶级的乃是淡青色的灯光冻,次一级的就是现在向涛手里的牛角冻,颜色黑而质地细腻,都看不到石头的结晶。
要是打灯看,还能看到这块料子处于半透明的状态!
这只弥勒佛的创作年代应该是康熙晚期,雕刻手法为典型的清早期,从粗犷简洁逐渐转为细腻优雅的过程,还有那么点晚明的遗风。
闲着也是闲着,想要试探性询价,摊主只开了800块港币。
向涛看有可能能拿下,也试探着还价到300,最后600港币成交。
满心欢喜,向涛手里拿着这尊弥勒佛一边走,一用随身的纸巾轻轻擦拭弥勒佛身上的灰尘,再用两手不停的上下磋磨之。
等向涛抵达约好的富成茶楼,这只原本很不起眼的弥勒佛,已经脱胎换骨变成内涵宝光的珍贵艺术品。
向涛站在茶楼大门口四下里张望,就听到店里墙角处有人在招呼;“阿涛,这边来这边来。”
“好的好的!
举手打招呼的,是前天和自己做过生意的珍品轩老板刘平。
向涛走过去时,还看到百宝阁的老板吴志远也在,他也正在朝自己微笑着打招呼。其中年纪最大的沈文轩也在,他坐在人群的最中间。
这一群人一共六人,小八仙桌上摆满了小碟子和小蒸笼,还有一个大号的白瓷茶壶,以及各人面前的小茶杯。
“饿了吧?”沈文轩赶紧招呼跑堂的继续加餐。“排骨;凤爪;菠萝包;牛河各来一份!”
这边向涛刚坐定,心细如发的刘平就看到向涛肩膀上的单肩包,好像有些鼓鼓囊囊的,他马上明白向涛今天逛地摊肯定有大收获。
刘平明知故问:“小兄弟,今天地摊收获如何?”
在座的刚才早就听说过,这个魔都来的小伙子眼力非常了得,区区500块钱在小棚子购买的一个原始黑陶罐子。
居然还能在罐子底的淤泥里扒拉出一个商代的玉鹰,两样一共卖出55万港币的天价,简直是香江古玩界的奇闻!
现在听刘平的询问,他们当然都很在意。
“收到几个好东西。”
这些人将来都是朋友,说不定还会互通有无,藏着掖着反而不美!
向涛直接从书包里掏出青田石的弥勒佛,三层的剔犀节盒,晚明时期的铜香炉,和晚唐时期的巩县窑白釉小罐。
吴志远看到桌上藏品琳琅满目,还惊呼“大丰收啊!”
“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
这回沈文轩点的点心到了,向涛招呼大家先看藏品,他自己则倒上一壶茶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香江的几个古玩高手,则开始对向涛新收到的四样藏品开始评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