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欲谋废立,意外迭出
……
众人护着天子行进了约半个时辰,宏伟壮观的洛阳城终于徐徐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看着面前的这座天下雄城,在边地拼杀多年的董卓不禁发出无尽感慨:
“文优,你知道吗?老夫自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受朝廷征召入宫为羽林郎开始,便看着汉室一路衰败,期间,我也曾希望靠着自己武勇,能够挽救汉室的倾颓,可是……”
说到这里,董卓的面容一下子变得有些狰狞:
“这帮朝中的大臣,只顾着与宦官间的争斗,丝毫不管我等边地之民的死活,一场羌乱,多少边民家破人亡,多少村落化为白地!
更有甚者,崔烈那狗贼,甚至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若非傅南容(傅燮字)极力劝阻,恐怕我等凉州之人,都将成为化外之民,死无葬身之地!
那时,老夫就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身登高位,让这满朝公卿匍匐在老夫脚下,为此,老夫不惜向张让等人摇尾乞怜,向袁隗等辈卑躬屈膝!
直到今日,老夫才终于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可是,这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虎贲、羽林这两支皇家禁卫尚还在崔钧这小儿手中,执金吾丁原手中并州狼骑,亦是边地骁锐,足可与老夫手下西凉铁骑匹敌。
更别提那皇甫老儿,此刻,正手握三万边军精锐,坐镇长安,实乃老夫心腹大患!不知文优,可有办法,解吾之忧?”
李儒闻言,轻捋了捋颌下短须,沉声道:“主公之忧,看似烦杂,实则倒也简单,只需简单三步,便可使主公尽掌天下大权!”
“细言之!”
“唯!”
只见李儒走到董卓身旁,附耳小声说道,却见董卓面色时忧时喜,终而抚掌大笑不止:
“文优大才,吾无虑也!不过在此之前,吾尚有一事要做?”
李儒闻言不由目露好奇之色。
“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李儒闻言顿时神色一变,随即沉吟不语,片刻后道:“明公初至洛阳,于群臣间尚无威望,若能办成此事,对于主公日后掌权自是极大助力,不过此事也有一大弊!”
“是何弊端?”
李儒深吸口气,沉声道:“一但做下此事,主公便要做好往权臣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准备,不然,稍有退后,便会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董卓闻言,纵声大笑道:“哈哈哈,我当何事?大丈夫行事自当快意恩仇,流芳千古也好,遗臭万年也罢,待吾死后,哪还管其洪水滔天!”
“好,即然主公有此雄心,儒亦当舍命追随!”
言罢,朝着董卓行了一礼后,继续说道:
“今朝廷无主,若欲行此事,当速行之,否则,恐迟将有变,主公明日可于宫中,召集百官,晓以废立之事;
凡有不从者,尽皆斩之!如此,定可震慑百官,则主公权威,自当立矣!”。
“善!大善!哈哈哈!”
看着远处突然放声大笑的董卓,正在人群中与崔烈交谈的崔钧不由微微皱起眉头,心头隐隐闪过些许不好的预感,遂召过太史慈,在其耳边叮嘱了几句。
太史慈闻言不由一愣,下意识的看了几眼董卓的方向,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悄然消失在了人群当中……
次日清晨,天刚微亮!
“铛……”
随着钟楼一声钟声的响起,天子安全回归宫廷之后,宫城内持续了一夜的动乱终于彻底平息!
此夜,困扰了士人集团百余年的宦官势力,终于被连根拔起,士人完全主宰朝堂的黄金时代似乎就要来临!
可是待众人回过神来才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
董卓,这一匹来自凉州的恶狼,正盘踞在洛阳的上空,张开血盆大口,欲要择人而噬……
北宫,温明园!
董卓依李儒之计,于园中大排筵会,遍请公卿,迫于董卓兵马威慑,除却执金吾丁原,不知何故未曾到场外,剩余众官无奈只得纷纷到场。
待百官到齐之后,董卓遂依李儒之计,靠着自家兄弟董旻,对于宫中各方兵马的熟识,安排好招诱何进兄弟部下兵马之事后,这才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待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董卓突然叫人停止饮酒,撤去歌舞,厉声道:“吾有一言,众官静听!”
众人闻言,皆停下手中杯箸,侧耳静听,他们倒是要看看,这名出身凉州的边地武人又要做什么大事!
只见董卓环视四周一眼,见除却崔钧一人,依旧在神色自若的自斟自饮外,余者尽皆面色凝重,不由多看了崔钧一眼后,轻按腰间剑柄,肃声道:
“天子为天下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另立陈留王为帝,诸大臣以为何如?”
众官听罢,尽皆失声,园中瞬间一片死寂!
就当董卓以为一切都如自己预料般顺利之时,却见座上一人突然推案直出,立于筵前,怒视董卓,大呼道:
“不可!汝是何人,竟也敢在此大发厥词?天子乃先帝嫡子,登位以来素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之贼耶?”
见当真有人不怕死,敢违逆自己,董卓不由面色一沉,顺着声的来源看去。
却见发话的,正是先前起便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崔钧,顿时怒不可遏,当即抽出腰间宝剑,怒斥道: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崔氏小儿,汝欲成我剑下之鬼乎?”
尚还未见崔钧发话,却见其身后一人猿臂蜂腰,背弓持戟,对董卓怒目而视:“老贼好胆,今太史慈在此,看谁敢伤吾家将军!”
“放肆!”
董卓闻言大怒,便欲举剑呼唤甲士将其围杀,却被李儒突然拦下,向着众人道歉道:“董公醉矣!今日饮宴,不谈国政,待来日早朝,于殿中公论未迟。”
众人似乎都感受到了四周暗处隐隐散发出的杀气,深怕二人再起冲突,遂纷纷出言劝道:“李中郎所言甚是!”
“此事来日再谈不迟!”
见众人皆劝,董卓怒气稍息,崔钧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遂也不欲过多刺激董卓。
毕竟,其也尚未做好完全与董卓为敌的准备,遂冷哼一声,重新坐下!
众人这才微松了口气!可是还不待众人缓口气,便见董卓再次出言问道:“方才之事,暂且不论对错,众位且先说说,吾之所言,合乎公道否?”
众臣闻言皆是垂首不语,纷纷将目光投向百官之首的太傅袁隗。
却见其双目低垂,好似睡着了一般,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当下的一幕。
卢植见状不由叹息一声,随即挺身而出道:
“明公所言差矣!昔年,太甲昏庸,伊尹将之流放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便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之太庙,将其废黜。
然今上虽然年幼,但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且公乃外州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尹、霍光之才智,怎可强主废立之事?
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试问明公,欲为何耶?”
“老贼可恶!”
董卓闻言大怒,当即拔剑向前欲杀卢植。
“哐当!”
刚刚拿起酒杯的崔钧见状当即将手中的酒杯掷出,正落于董卓脚下!
众人见状纷纷将目光投向崔钧,而一直闭目垂手,如同看客一般的袁隗,更是下意识的睁开的双目,暗自打量的崔钧几眼,若有所思后,便又重新垂下了眼帘。
只见崔钧跃身拔剑挡在了卢植身前,肃声喝道:
“董公,欲反乎?”
众臣闻言皆是心神一振,他们没有想到崔钧竟有如此胆魄,竟当面问出了他们之前,所不敢说出的心声,皆不由对其好感大生!
而对面的董卓,却是面沉似水,强忍着怒气问道:“小儿,真当吾剑不利乎?”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崔钧持剑,慨然道。
董卓闻言一愣,随即怒极反笑:“好!好!好!想不到崔烈老儿,竟也能生出一个,如此有胆魄的儿子!既然如此……”
见董卓真要在此和崔钧做过一场,众臣皆是一惊,侍中蔡邕、议郎彭伯连忙拦住董卓劝谏道:
“董公息怒,董公息怒!州平初当大任,不免年少气盛,董公宽宏大量,何必与其一般见识。
而卢公更为海内大儒,深浮人望,今若害之,恐天下震怖,对董公名声不利,何不暂放其一马!”
河南尹王允亦劝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当择日再议。”
一时间,众臣纷纷上前劝道:“王公之言有理,此事兹事体大,还请明公择日再议!”
待见得因一崔钧,满朝文武,尽皆反对,董卓不由面色一阵青白,心知此事尚不可为后,便也有些打退堂鼓,只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台。
这时,却见自己的弟弟董旻,突然一脸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在李儒耳边说了什么。
便见得李儒神色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匆匆来到董卓身边,在其耳边小声言语了几句。
董卓不由勃然色变,“好个崔氏小儿,当真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