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79/52491379/b_52491379.jpg)
第63章 路边诗摊
逍遥府一共有六个房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庭院、一座阁楼、一汪池塘,其中的样式明晃晃的散发出浓厚的文化韵味。
明夜和柳婧淇选择住在东侧的连着的两间屋子,就如同他们在流云殿所住的一般。
李焕臣毕竟是太子之躯,名正言顺地住到了中间的正房。
敖奕尘图个清静,便选了离他们最远的一间,因为敖奕尘的这个选择,还让明夜抱怨了好久。
此次来东翊城,有着太多的未知,于是明夜公主将宸铉之杖也随身携带,一方面可以依靠神杖之力得到短暂的庇护,另一方面,毕竟宸铉之杖是索达汉镇国之宝,放到哪里都没有随身携带更让人放心。
在东翊城的第一夜,还算得上安稳。
眼下最重要的事便是齐心协力把院子收拾出基本的样子来,还是两人一组,分组也同坐马车时是一模一样的。
想必是由于敖奕尘和明夜没有过多的抵触情绪,这才让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手里的事,反观另一边,李焕臣无时无刻不在嫌弃柳婧淇,同样,柳婧淇也丝毫都看不上李焕臣。
“明夜公主,可否愿与我一同逛逛集市,了解一下东翊城的民俗风情。”
“自是极好,劳烦定北王带路。”
抛下还在拌嘴的太子殿下和郡主,明夜挽着敖奕尘便上了街,想着把牌匾取回,也算给府宅一个称谓了。
东翊城的集市,种类繁多,花样各异,哪怕和京都的集市相比也是难分高下。
明夜东走走、西看看,感觉好不热闹,只要是看上的东西,大手一挥,敖奕尘全要为她买单。
“东翊诗阁广招天下英才,欢迎才子佳人踊跃报名。”
敖奕尘一听到“东翊诗阁”便竖起了耳朵,循着叫卖声走到了一个摊位旁,摆摊的是一个长者,胡子洁白而冗长,看着仙风道骨,颇具文人气息。
明夜跟着敖奕尘一路走到摊位前,心里清楚为什么敖奕尘会对这个如此感兴趣。
没等敖奕尘说话,明夜便先开口,操着一口流利的东翊地方话,说道:“大爷,我们家有个书生是从京都来的,想看看咱们书阁能不能把他也收了,日后想考些功名。”
东翊城的人对于京都来的都有些防备,更何况东翊诗阁这类并非朝廷所掌管的私人组织。
老者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没有作声,只是拿出了一张纸,放到桌子上,朝着敖奕尘的方向推了出去。
“姓名,住址,何处人士。”
敖奕尘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写下,“肖元丰,逍遥府暂住,大雍京都西城人士。”
老者把纸条折了三折,放到一个小竹筒中。
“回去等消息便好,诗阁如果决定要你,就会有人送信到府上了。”
敖奕尘拱手行礼以示感谢,只是老者显得十分冷漠,并没有给什么回应,想必还是对京都人士有些意见。
敖奕尘和明夜买了些带有东翊特色的衣服,给李焕臣和柳婧淇自然也带了些。
春闱在即,东翊城作为除京都城外的第一大考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沿街望去,随处可见的手持书卷的年轻人。
自大雍重视文学发展以来,在国礼府和文事院的话语权愈发显著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贫苦家庭的孩子有了奋斗的目标。
逍遥府的匾额挂上了,尺寸大小刚刚合适,四人站在门前,纷纷称赞。
逍遥府的两侧,一侧是一家画院,刚来的那天敖奕尘曾假装若无其事的进去晃了晃,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买下来的作品,大都是千篇一律的临摹,是敖奕尘这种人最看不上的品类,另一侧则是一家客栈,店内的装潢还算不错,应该是近几年才开的。
二人白天的时候绕着逍遥府走了一圈,也和街坊邻居们闲聊了几句,才知道这一片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所以住在这里的大都不是东翊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然对他们也没有了过多的敌对心理。
来到厨房,四人面面相觑,谁也不主动上前去。
敖奕尘先说道:“不知三位有谁会做些简单的餐食?”
所有人都不作声,低着头,生怕这个任务落到自己的头上。
大家都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哪有人干过这般的体力活,自是没有人能挺身而出。
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敖奕尘前去开门,三名佣人打扮的人出现在门外,一位年纪稍长的男性,另外两名则是少女模样。
李焕臣瞬间警觉,张嘴问道:“你们是谁?我们从未对外发布过需要佣人的信息。”
还没等三人回答,敖奕尘一把将他们拉了进来,快速关上了门。
领头的男性拱手行礼,说道:“暗星卫柳霖携傅灵儿、苏梦岚前来相助。”
敖奕尘躲在一旁偷笑,这可气坏了李焕臣,伸手就用拳头敲打了敖奕尘一下。
后来才得知,这些事情早在出发前敖奕尘便已经考虑周全,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进到府内。
傅灵儿和苏梦岚的手艺了得,酒足饭饱之后,四人围坐桌前,共同商议着在东翊城的计划。
柳霖充当管家,时刻在门口放哨把风,一有异响便会第一时间汇报。
李焕臣手中摆弄着从太子别院带出来的黑铁金麟球,说道:“当前,我们便算是在东翊城扎下了根,此行耗时不得超过四十日,在春闱开始前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紧接着,敖奕尘说道:“太子殿下和思淇郡主以亲兄妹身份在此地行动,而我和明夜则是以年轻夫妻的身份,这样会更让人信服,太子殿下为大哥,明夜和思淇郡主均为妹妹,你们都要伪装成索达汉人士,而我则是以京都入赘而来的女婿身份加入的你们。”
想要弄清东翊诗阁的根源所在,唯一的办法便是融入其中,至少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那日在街边所写的信纸应该是石沉大海了,只能再考虑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