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记忆中的老胡,微微胖,留着一字胡,两眼炯炯有神。穿着深色的条纹西裤,上身穿着一件深色的小翻领衬衣,外加一件深色西装夹克,上课时梳着一丝不苟的大背头,课堂外常常戴着小礼帽。一手插兜一手抱着厚厚的课本讲义徐徐走来,风度翩然。
老胡,是我的初三班主任,语文老师。我们都极其喜欢他。我在乡里读完初一初二,再转到镇里读初三,那时我们从乡里转到镇里的学生有20多名,老胡独独物色了我和其中两个男生入他的班级。他说他是“慧眼识珠,宁缺毋滥”,让我们受宠若惊,也瞬间因为得了老胡的偏爱,而在校内成了风云人物。
老胡是性情中人,不走寻常路。初三开学,选班干部的第一个惊人之举就是选我当班长,全班同学都惊讶于我为何方神圣面面相觑时,他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不胜溢美之词,将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好好夸了一遍,惹来全班同学的热烈关注。老胡,将我新入一个陌生学校、班级的焦虑与不安赶得无影无踪,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处于焦点中心的庄重,再不敢让自己不着边际得过且过。
老胡,经常大小期刊发表文章,是镇里乃至是全县全市的名师。三尺讲台上,他诗词歌赋,纵横捭阖,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们常常听得如醉如痴。
老胡,在应试教育的体制里教书十几载,但他在我们日常学习中,却很少强调我们的成绩与排名。他总是鼓励我们有自己的个性,育教于乐,很少要我们背书刷题,我们都尤其喜欢上他的课,很自觉地将学过的诗词歌赋了记于心。那些天马行空、成绩上串下跳的孩子,他也总是不急不徐,循循善诱。他常说:成绩好是极好的,要再接再励,成绩一般也不要觉得自己差人一等,大家都各有千秋。
那时初三有5个班,我们班的孩子,成绩虽然不是出色的,但是全年级最活跃的。因为有老胡当班,他从未对我们因着考试耳提面命,班级的氛围极好,没有半点初三面临中考的紧张与压抑。好学生和差学生没有被分成三六九等,同学之间很是轻松友爱,每个人都很自信。我们常常会跑到教师宿舍去老胡房间谈天说地,拉着老胡吟文作诗,一赖就是一个大中午或者一个小傍晚,老胡任着我们“胡作非为”,满眼尽是宠溺。常常,惹得别班的孩子总是对我们艳羡不已。
在老胡的自由“家风”下,我似乎也脱胎换骨成了另外一个我:有责任心、自信、开朗又合群。在学习上,也在努力地力争上游。但初中一二年级两年的得过且过,没有目标的学习生活,还是让我有裹足难前的吃力。中考成绩出来,我的成绩够上县普通高中,离师专上线分还差12分。
老胡中考后来我家家访。正值中午饭点,母亲不在家,就父亲和我俩人正准备吃饭。老胡一入厅堂,就跟父亲握手,还跟我父亲称兄道弟,惹得父亲连连摆手,羞赧得面红耳赤。也正是这次家访,我才知道,老胡对学习成绩上不上下的我暗暗地操过了那么多的心思。他跟我爸说,他去调看了我的整个初中档案,要是我能有个县优秀奖之类的能加个20分,这次就能上师专了,往后回来能当个老师很不赖。但想来想去,他觉得我上个师专还是不够的,我还要继续努力,去高中三年继续深造,考个好大学才是远大前程啊……
他怕父亲会因为我没有考个前途明朗的师专,而不同意我继续上高中让我出门赚钱,在饭桌上跟父亲推杯换盏,推心置腹,对我各种夸奖,对父亲话里话外都是各种说服。直到父亲态度明确地表态说会让我继续升高中后,他才终于面露轻松与欣慰。
那天老胡喝得面红耳赤,第一次婆婆妈妈地一遍又一遍嘱咐我要好好上高中,考个好大学。他与父亲又是一阵称兄道弟中才握别离开。目送老胡离开,我父亲第一次颇为内疚地对我说:你真的很幸运,碰到一个比我更像你父亲的好老师!要好好读书,别让老师失望!
只是,我上了高中之后几乎再没有见过老胡,就有一次我们在一辆中巴车上偶遇。我上车他下车,算是擦肩而过。我兴奋地大叫胡老师,吵杂的人群里,他似乎是听到了呼叫声,回头茫茫然地看了一眼人群,就此没入人流中。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二本,一年学费24000元。考虑到双双出外打工的父母赚钱很是吃力,家里经济状况不足以支付我高昂学费,于是我放弃了全日制大学,转为一边上班一边自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花了3年顺利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
自考挺难难在坚持,但我从不敢放弃。我常常想,我要哪天见着老胡了,我只有大学毕业了,我才能有资格自称是他的门生啊。
只是掰指一算,将近30年了,至今我都没有再见过老胡。托同学们问过老胡的消息,也大多说得云山雾绕,却问不出个所以然。
与老胡师生短短一年,影响我至深。每年的教师节,我常常想念起老胡,想起老胡与父亲的嘱托和对我的殷殷期望,不仅仅只是学业有成罢!我想我自己对自己还有很多不满,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亦步亦趋,我定当好好地与老胡深深鞠躬。
后记:因新冠病毒引发的并发症,老胡于2024年9月22日晚10:50分离世了。我心心念念有生之年,要体面地再见一回老胡的夙愿终是落了空。老师桃李满天下,我只是众多普普通通的一个。但我仍然觉得,我真不是一个好学生。希望老胡在另一个极乐世界里,再无病痛,永远安康。我们来世再做师生,仅以此文吊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