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杨昭,手撕隋末剧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2章 南下境况

时间再度过去了一个月。

这期间,杨昭经常能够收到来自南方的两位钦差大臣的快马传讯。

当中,都是在奏明在当地查探到的消息,善于利用周遭的关系,调查了个清清楚楚,调查到的结果,基本上和百官行述当中所说的,并无多大差别。

得到了这些消息,杨昭感慨连连。

这个杨素,果真不一般,这等机密的事情,他到底是怎么得到的?

而且,一直以来,还都密不透风的,任何人都没有听过一丝一毫的风声。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人感到细思极恐了。

杨昭想到这里,都觉得胆战心惊。

这个杨素,再给他们杨家两三代人的时间,说不定,还真能像司马家耗死所有人一样,最终得到最大的胜利。

毕竟,自己父皇的品行道德,杨昭自己心里有数。

《隋书》当中,把一个上升中的新兴帝国给糟蹋得半道亡国了,杨玄感也就是没有杨素沉稳谨慎的个性,也不如他的机关算尽,早早举起了造反的大旗,成为了第一批被重点针对的对象。

若他能忍耐住性子,厚积薄发,如同唐国公李渊等人那时候才起事,最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毕竟,杨玄感手中,到底还是抓住了太多的东西,这一些,是别人做不到的,是最大的资本。

杨昭也是心有余悸。

就算父皇已经驾崩了,但是,如果自己还是没有找机会解决掉杨玄感,尾大不掉的杨家,就算不能成功篡位,恐怕,经过暗中的谋划,也会把大隋的根基给耗光。

他们了解的机密太多,众多大臣会被他们攥在手中,到那时,阳奉阴违,政令不得出宫,等于皇权旁落了……

“杨家好歹毒的心思,从决定了要整理这个百官行述的时候,就摆明了他们想要争夺天下的野心。”杨昭后怕不已的吸了口凉气。

凭着杨素积累起来的声威,杨家未来,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杨坚、第二个赵匡胤。

杨昭可是清楚知晓后世那个大宋是怎么来的……

自己大隋如何起家的,杨昭也心知肚明。

对于同样的情况,他自然更加敏感。

凡是两个钦差已经调查清楚了的事实,杨昭都快马加鞭,令人把自己的政令传到。

即刻将所有证据确凿的罪人,全部拘押入牢,待事态清楚,相关人等都一一落网之后,等待最终的判决。

不过,饶是如此,收到这个皇命的两位钦差,心里也明白,这些人一旦被抓起来,最后的结局,肯定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是依照陛下的为人,应该也只会处决当事人,他们的亲属,只要是无辜的,总不会牵连入狱的。

执行这些任务的时候,一切顺利。

毕竟,天底下虽然从来都不缺妄想鲤跃龙门之人,但是,若真想要造反,拥有这个胆量的人,还是少数。

再加上两位钦差下手快狠准,身边还有各一千名的士兵随行,一旦发现了罪证,立即捉拿收监,任何人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就算有些当地大臣,狗急跳墙,想要趁机煽动周边的下人随从反抗,但是,在场的人数也远远不如钦差身边的士兵多。

大兵压上来,能把这些人围困至死了,根本不会给他们调兵遣将,妄想作乱的机会。

两位钦差各走一边,同时进行,迅速摆平一切。

行动之快,甚至让这些人猝不及防,难以做好准备,莫名其妙就被捉拿了起来。

钦差们明明只是来监察当地官员品行能力的,使得大家一开始尽管紧张,但是也没有那么多心理压力。

本想要伺候好钦差,完美送走,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结果,一干罪证,一摞一摞的搜了出来,仿佛这次前来,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查找罪名似的,就是冲着他们来的,并非监察考核。

众多大臣们一时大意,还以为表面上把他们伺候得很好,奈何,转过头来就被抓起来了,被抓之时,还目瞪口呆,一脸茫然。

到了后面,杨嶷和张衡两位钦差的行为,已经在南方传扬出去了。

百姓们欢呼雀跃,所到之处,甚至还不用等着他们暗中查找罪名,那些知情者,就已经簇拥了上来,想方设法伸冤求助,相关罪证,如雪花般飞了过来,甚至比杨昭给这两位钦差的罪行记述,还要精准丰富。

他们所过之处,百姓们是高兴了,奈何,当地的官员却是胆战心惊,惶恐不已。

尤其是那些身上本就不干不净的大臣,生怕被抓住了痛处,惶惶不可终日。

有些相识的大臣,甚至想要暗中联合起来,半路截杀这两位钦差。

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勇气的,刺杀的事件,说了大半天,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毕竟,钦差大臣的身份,代表着皇帝。

如果刺杀钦差的罪名成立了,那么,他们就算是有九条命都不够赔的。

有些大臣,心里有数。

他们也打听过了,这一次,落网治罪的罪臣,只收监了他们自己,无辜的家人,是没有任何牵连的,还是相安无事的待在外面。

就算名声有损,好歹性命无忧。

但是,若是参与了这次刺杀钦差的事件,无论有没有成功,后续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成功了,钦差一死,他们的嫌疑,怎么也洗脱不了。

只能硬着头皮造反反抗,但是,他们心知肚明,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对抗大隋朝廷的,必败无疑。

若是不成功,被钦差反应过来,还是会严查报复,自己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干系。

罪名一旦确凿,这个天大的罪名,还冒犯了皇帝,如果治罪,就不只是他们自己入狱了。

恐怕就连他们的家人,也无从幸免。

就算是大奸大恶之人,心里面,也是装着自己家人的。

如果要用自己家人的性命去赌一个微乎其微,造反成功才能安然无恙的结局,那便太过轻率儿戏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认命。

最起码,还能保障了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