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瓦窑堡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定安县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它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告诫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范文
学党史要注重“生动鲜活”
2021年,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在参加一些基层支部的“书记讲党课”活动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基层支部只着意“完成任务”,忽视了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其实,每个历史事件本身都是一出活生生的“舞台剧”,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但组织者如果把生动的历史课变成了刻板的、孤立的、不带生命情感的“记叙文六要素”串讲,就不能吸引党员兴趣,无法产生情感共鸣,自然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开展党史学习,就要立足“史”的生动鲜活,把握全景式、沉浸式、对比式学习方法,用真情实感丰盈党员内心、滋养党员精神,从而达到真学、真信、真用的目的。
一要开展“全景式”学习,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党的雄浑伟力
党的百年奋斗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我们目前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阶段就好比一部恢宏史诗的四幕篇章,前面每一次发展和飞跃都构成了后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每一个阶段对党员的教育启迪和影响作用也是具有不同侧面的。学党史,就要系统学、完整学、深入学,学习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职责使命、所开展的伟大斗争、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形成的精神品格。因此,要组织党员全面学习“四史”,行走在历史的影像中,亲历党的“来时路”,与党和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自然而然产生对党的深厚感情。
二要开展“沉浸式”学习,在历史瞬间中激发信念忠诚
就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来说,考卷高分不是目的,考出真信仰真信念真信心才是目的。要立足于引发思考和引起共情,让年轻一代党员能发自内心树立起坚定党性,立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开展“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时,要戒除照本宣科读党史、粗枝大叶讲党史、干干巴巴说理论。要在记叙文的“六要素”之外,给党员们展现那些生动的细节,重现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正像我们小学时学习刘胡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一样,让党员能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感受到严刑拷打的锥心刺骨,体味到烈火灼烧的痛彻心扉,让党员们在党史学习中感历“炼狱”般的痛苦,才能成就信念的坚定从容。
三要开展“对比式”学习,在历史辩证中坚守党的价值追求
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是孤立的,它投射了自己过去的影子,也映照了周围国家和民族的变迁。学党史,要善作内外对比,掌握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要把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同一时期联系起来,透过环球“实景”看到国际舞台上各国的现状和“角色”地位,看到“战争与和平”背后的本质,增长历史洞察力,提高应对世界变局的智慧。要善作今昔对比,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个多世纪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改变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生活和命运,要从这个对比中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也要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他们作为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的基因,对党取得胜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要善作成败对比,总结经验教训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在历史上,正是因为善于把其他政党当作镜子反观自身,才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法宝,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善于总结特定历史时期的深刻教训,才能大胆拨乱反正,勇于改革创新,迎来了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复苏,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繁荣的春天。学党史,在与自己和他人的横纵对比中,我们知得失、见兴替,守初心、担使命,建强国、谋复兴。
百年党史,映照初心如磐。唯有正确打开这本立体丰富的教材,才能启迪未来。在党史学习过程中,组织者要善作有情感的“教员”,用真挚的思想感情的珠贝串联起整个党史,使它成为每名党员永远珍藏、时时回味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共产党员网2022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