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古建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京派营造

晋派营造

苏派营造

徽派营造

闽派营造

川派营造

其他营造

第一章
中国建筑六大门派
CHAPTER ONE
THERE ARE SIX SCHOOL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不止”六大门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方人有各自一方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智慧,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如果在中国地图上从大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东南端,将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的地区用点串连起来,会形成一条明显的分割线,在气象学上称之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它为界,我们能感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南侧湿润多雨、森林繁茂、农耕发达、人口密集,西北侧干旱少雨、草原辽阔、畜牧为主、人烟稀少。自古以来,该等降水量线以西以游牧或半农耕文明为主,以东则以农耕文明为主。

另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这种阶梯状分布特点,使得以长江、黄河为代表的诸如淮河、珠江等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的。这些河流的冲积,不但形成了适于农耕的平原地带,同时与山形起伏一起把东南的平原地带横向分成了几大区域。其中尤其以秦岭—淮河一线分割形成的所谓“南方”与“北方”区域最为突出,也即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区域,又被秦岭—淮河一线分成了400毫米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为湿润区,以北为半湿润区。

在中国大地上的这一纵一横两条线,形成了一个横着的“T”字形,区分了不同的水土区域,这个“T”字形不但成为人口数量的“分界线”,还勾勒出了农耕文明的“生命线”,更形成中国建筑的“风格线”。在五千年历史的进程中,气候变化、地理变迁、人口迁移此起彼伏,天、地、人三个因素此消彼长,最终融合演化为一个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

大约从东晋时期之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中心也随之南迁。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犯,中原兵灾不断,北方的文人士子们纷纷南下,更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兴盛。如此至南宋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在南而不在北,已经是大势所趋。源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诸省的中国文化,除了部分顽强保存至今的民俗传统外,在文化的其他领域反不如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诸省发达。战争成就了武将,经济孕育了文人,北方的侠义与江南的名士成为中国南北区域文化较为明显的差异与特征。

历史发展直至近现代,逐步稳定的中化文明本体基本由三个区域构成:第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区域,是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形成的胡汉文化交融区域文明;第二是以苏杭为中心的江南以及两湖、徽州区域,是以汉文明为主体,是由北方中原文明不断南迁而成;第三是直至近代才形成,以广州和上海为中心,受海洋文明影响的南方沿海地区。

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建筑历经了几千年,在本土各民族文化的此消彼长和大融合中,在众多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各具特色、多元共生的传统建筑。

与其他文明建筑相比,中国建筑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共性特征:首先,建筑构造惯用木框作为房屋的承重结构,这样,屋顶重量主要由木结构来承担,利用木结构所用的斗拱和榫卯,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减少地震的影响;其次,单体建筑大多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营造体系方法,以“间”为单位而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各样的集群;最后,建筑构件的雕刻装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并通过彩画方式实现对建筑材料的防腐与装饰,最关键的是,强调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营造。

既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必然也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貌,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一方人建一方建筑。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水土,运用不同的工具与技艺,营造了不同风貌的建筑。由于我们先人的劳动工具不及现代的便利,所以他们往往“因地制宜”,以最便利的方式就地取材,营造出诸如吊脚楼、地穴以及常见的茅草房和土屋,可谓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相近的水土自然条件,以及人文的交融,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律可循、风貌接近的建筑。就像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拥有各自独特风味的八大菜系表现出的川菜的麻辣、鲁菜的咸鲜、粤菜的清淡、苏菜的细腻、闽菜的酸甜、浙菜的嫩滑、湘菜的香辣、徽菜的醇厚,中国建筑也形成了一个个拥有各自独特风貌的营造体系,可以称之为一个个“门派”。为了更生动地传播中国建筑文化,我们在本书中将中国建筑分为六大派别,分别是:京派、晋派、苏派、徽派、闽派和川派。

需要说明的是,这六大门派的简称,不是指现在的行政区划,而是以不同的营造体系顺应不同的水土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建筑风貌简称。比如今天隶属于江西的婺源,在旧时却属于古徽州府所辖的六县之一,由此建筑风貌应该属于徽派;湖南省湘西的凤凰古城在自然风土上却更接近相邻的贵州,由此建筑风貌可以说属于川派。六大门派看似虽各具特色,但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顺应自然的中国建筑之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大树上重要的一枝。

我们纵览各派建筑,也不难发现其横向与纵向两种拓展的形式,以及穴居与巢居的原型,究其原因,首要的应该是建筑基地的地形平整程度!开阔的平地有利于建筑横向平面的伸展;与之相反,崎岖不平的地就会迫使人们首先要花费精力使其变平,从而使建筑不得不向纵向伸展!

尽管,不论是开阔的平地还是崎岖的山区,各派建筑都有二层,但二层乃至多层的原因却大不相同,除了水土环境的不同,平原地带的地层却往往是生产力发展催生的社会性、制度性的原因。比如晋派建筑的二层往往是地形使然,徽派建筑的二层则是气候与地形的双重原因,而京派建筑的二层则多是非富即贵的社会制度原因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的迁移与交融,各派建筑风格逐渐呈现出融合统一的趋势,可以说是:

地宽广,一层躺,地不够,层来凑。

地太潮,多层好,地不平,多层行。

北穴南巢汇地表,合院高楼是家乡!

当然,就像中国的八大菜系也无法囊括中国丰富的美食一样,总有一些相对小众但是却美观的其他建筑,比如受舶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洞窟、佛塔以及民居。因此,本书就在这六大门派的类别之外,增加了一个“其他”门派来对中国建筑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分类,从而使大家能够通过这一本书,就能品味出丰富多彩而又浑然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