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进行时7: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条文排列有意义 《金匮要略》多启迪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晴

今日,在西安中保堂,因为是疫情期间,又是师父第一次在此地出诊,病患还未到之时,面对我和刚入群的于建刚师弟以及两个医助,师父借空插针,侃侃而谈。

“风生水起”。师父认为,张仲景还是懂得顺应潮流的。迫于当时特别流行五行学说,所以在《金匮要略》第一篇第一条,拿五行、五脏举例,从而引出治未病的话题。所以,《金匮要略》第一篇第二条,马上话锋一转,4次讲到风邪或邪风。第三条,又讲到留饮。师父说,这是“风生水起”啊!人体60%是水分,都是水液代谢,津液分布异常,首先表现为人体津液不足,经脉失养。这就有了,津液不足的“痉病”用栝楼桂枝汤,用天花粉;“痉病”用葛根汤。人体津液分布不均匀,这一方面成为“痉病”,那另一方面津液凝聚就成为“湿”,当然不同人表现不同。

如果痉和湿混在一起,燥湿相混就慢慢成了癌症的主要病因病机。“风邪”还可一层层透过皮肤、肌肉、筋脉到骨髓。如果“痉、湿”病是伤及皮、肉、筋的话,那“百合病”就进一步了,是风邪到了血脉以后,血脉紊乱了,风起云涌,风邪进入以后造成血液分布不均匀,分布面广,症状怪异多端,这就成了《金匮要略》第四个病“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其朴素的道理,就是一会供血多了,想食,一会供血少了,不想吃了。百合病就是病在百脉,病位不定,邪在血脉之间。用百合地黄汤治疗,平其百脉,凉其百脉,和其百脉。

邪能不能到骨髓呢?《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主要是讲了六经病、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及对策,而直接邪入骨髓的,也有吗?也有,但讲不了那么深了,这种病不常见,经验也不足,提一下,留给后人研究吧!我们现在讲脏腑辨证,“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难道不是脏腑吗?只讲五脏辨证,难怪效果不好。风邪侵入人体,难道只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吗?不!风邪入里,最常用的通道是“九窍”。窍者,窟窿也!俗语常说“空穴来风”。风邪从九窍而入,而且长期盘踞在九窍,导致一系列问题,这就是“狐惑病”,和百合病一样,病位无固定脏腑,此时应抓住病的来路,也就给病的去路提供了方向。

仲景抓的是“九窍综合征”。风邪入里,还没聚集在一个脏腑时,就成为“毒”,风毒、水毒,都是毒,化热就成热毒。泛化到外面——阳毒;深入到里面——阴毒,合起来就是“阴阳毒”。总的来说痉、湿、暍、百合、狐惑、阴阳毒,就是很多病的前期病变,都是小病,某种意义上讲是“未病”,即未成为大病的未病。仲景之所以把前六个病放前面,就是用实际内容教我们治未病!师父就是用此思维方式把条文串到了一起。翻阅古今典籍,能有次开拓思维的,无出一人也!

论肿瘤。《金匮要略》第一章第四条、第五条讲的是肿瘤。“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这两条症状描述,多半肿瘤问题。

十八病、五劳七伤。“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䅽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师父说,“十八”病,只讲六个,为什么?举一反三嘛。言外之意,辨证论治很重要!辨病论治更重要!就害怕你们理解成六经辨证统辖一切。害怕你把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都当成痹证简单治疗。每个病都有它的特点,每个病都是独立的病。“五劳七伤”,是什么?历代论述都是讲字面之意。孙思邈把“七伤”放在“补肾”篇来讲。约四十个补肾方都治七伤。前胡此药用在了5个方子里面,前胡治疗七伤,说明有补性。不光以前胡名方,含有前胡的方剂就四五个。石韦也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对我们都有启发。所以是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是谁呆滞了我们的思维?

讲猪苓汤。师父讲,猪苓汤与桂枝汤并列。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在外得之,解肌和营卫;在内得之,补虚调阴阳。猪苓汤是《金匮要略》第一方,绝不是简单的利水剂。它的靶向药器官是小肠!我们都知道心火下移小肠用导赤散。小肠有病,师父有诗云“小肠小肠我爱你,后天之本因有你,五脏六腑都重要,要数长度数第一,小肠小肠我爱你,抵御外邪如藩篱……”

脏腑之中,小肠最长。小肠才是真正后天之本。吸收营养,分清泌浊,多么重要。太阳经为御敌之藩篱,足太阳膀胱经,抵御外邪,手太阳小肠经也是啊,不能顾此失彼啊!举例:胃肠型感冒,外邪侵犯腹部,直接影响到小肠。所以腹部受凉后,腹痛腹泻,这也是太阳表证的一部分啊!

短短40分钟的侃侃而谈,振聋发聩,师父把自己对经典的认识,去掉书生气,去掉学界凡俗礼节,从社会心理因素入手,既重视一方一药,又重视宏观思维;既重视临床,又重视理论。还要会读书、看病、写文章。写文章,一声雷,天下响,是把自己的思想传达出去的最好方式……病号来了,师父又忙了。

师父是一本书,让我们发掘品读吧!

(杨保社)

杨保社简介:

1998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主治医师)。2001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2017年取得执业中药师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亲传弟子;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广安门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何庆勇教授亲传弟子。2021年成为王三虎教授秘传弟子。跟诊至今,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