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例解设备维修、检修增寿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预测性维修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一、设备维修的发展

企业对设备的维修是通过工业化大量的发展,伴随企业的变化而逐渐发展的。

设备维修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人们对设备管理认识上的不足,主要是以事后维修为主的,对设备的预防作用是很低的。此时,设备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从而导致设备故障频发,产品作业频繁中断,在频繁的故障中导致企业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社会需求大于设备作业产品供给的社会条件下,设备频繁出现故障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后,设备管理工作才被人们所重视,企业开始注重对设备日常管理的关心和关注。

企业内部开始逐步探索设备故障的发生规律。采取定期安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维修的措施后,生产线作业设备的故障得到减少,预防水平得到提高,企业产品作业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线作业的中断减少。

企业从设备故障减少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更加坚定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重视,更加追求设备维修方式的进步,为企业带来更大空间的效益,从而也提高了设备故障预防水平。

设备周期性维修虽然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但其存在局限性,即设备维修的次数增加和维修费用的增加。一些零部件不是根据磨损规律进行更换,而是根据使用进行更换,存在一定的过修现象,因此这种管理局面也是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来避免对设备的过修和浪费现象,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根据对设备状态控制点的监控变化,来主动安排检修处理,从而状态检修得以形成。状态检修虽然解决了设备管理过程中过修和浪费现象,但状态检修其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对存在状态的变化的零部件能够及时安排检修处理,但缺少对设备整体部件采取整体统筹考虑。例如,对设备的隐患部件更换后能否考虑对油品的更换,或根据定期安排对油品的检测来分析和判断对哪些部件进行预测性维修,防范设备故障的形成。

因此,设备维修方式的从紧急事后维修,向周期性预防维修、状态维修、以及预测性维修和寿命周期方向发展。企业也从设备维修方式进步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企业也更加重视和追求通过对设备的管理进步来提高设备的预防水平,满足产品作业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图1-1所示为设备预防水平与维修形式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