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秘籍是用来吃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6章 百战长廊(四千)

恰好是这一日,同样有“迅鹰”,捎来神宫中寄送的一本由树叶做成的秘籍。

交到苏荀手上。

他迫不及待地烹饪,收取悟道源。

从神宫出来,到今日恰好有十天时间。

当日处理完关咏荷的事情后,他抽空传讯到中心城,向火葵交代了一些事项。

三天前,恰好积累了七日的悟道源,火葵立即寄出来。

近日柴薪境的浇灌人数逐渐回升,但这次寄送的是苏荀刚离开时候积累的悟道源,不多。

平均下来,每日积累百丝。

加上之前剩余的三百多丝,恰好凑出一缕。

目前【悟道源:一缕九丝!】

有了悟道源,苏荀心底才踏实。

他知道,三田不会善罢甘休,冲突早晚会有。

经过当日一战,他试探出了双方的差距,都动用裨将旗的情况下,自己必死无疑。

“差距颇大。我目前的短板就是境界。必须尽快获取精魄,突破到淬体圆满,获取神异小金身。”

“然后就晋升天人境!”

苏荀暗道。

要晋升天人境,最好事先推衍《太玄经》天人篇。

虽然他有绝学,晋升无碍,可到时候改修神功又要耗费一笔精魄,不划算。

不如一步到位。

“淬体篇用了两缕悟道源,天人篇应该至少三缕起步。”

这样算下来,还得积攒半个月,前提是不动用目前这缕悟道源。

“要在三田面前保命,光提升境界可不行,还需要提升神异,就需要悟道源。若要杀他,需要的更多!”

苏荀愁眉苦脸,甚至想带着部将回神宫去浇树……麾下万人,一日十缕起步……

一段时间后,靠神异直接单刷水神阵营,完成考验。

“但那是不可能的。”苏荀摇摇头,结束幻想。

翌日。

城东,一个平平无奇的半妖伍长,独自从东门出去,进入云海之下的百战长廊。

三三城与百战长廊的落差,高达千丈。

大部分士卒下去,都是走的古老“战道”……是早年修建的“之”字形道路,可供四架车马并排行走。

会飞的或者武功高强不怕摔死的武者,不走战道,一般直上直下。

这个独自出城的伍长走战道,下降一段距离,见附近无人,便往战道外的空中踏出一步,化出长长尾影,越过三十二丈。

整个人朝前方斜着加速向下坠落。

即将到达百战长廊底部时,他的身上陡然凝聚一副金甲,重重砸入地面,飞溅大量尘土。

这个伍长,正是易容后的苏荀。

达斑的精血易容实在玄妙,非但改变了气息,甚至能变化出气息真实的伍长旗,骗过了城门守卫。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探查百战长廊,略作了解,然后着手搜集气运点。

至于探查之法,他早有准备。

苏荀爬出深坑,抬眼扫过周围,发现不少同样的大坑——显然,不少人使用这样的方式下来。

前方有一个营地,用来接应往来士卒,算是三三城的前哨。

战道的终点以及坠落的深坑,就在营地后方。

苏荀往前走,进入营地。

里面人来人往,多是成队的兵卒,少数像苏荀这样的单独行动的军官。

他没有引起他人特别注意,只是离开营地前,有守卫叮嘱:“量力而为,保命要紧。”

出了营地,前方是一片空荡的戈壁,赤黄的石块和沙土,平铺在地面,视线尽头有一片黑乎乎的起伏地带。

那是连绵的丘陵,距离营地约莫三十里,所以看起来是模糊不清的黑影。

苏荀抬头看天,晴空万里,脑阳挂在西侧,释放炎热的光芒;而东侧,一轮满月高悬于天。

这就是百战长廊的奇异之处。

在上方有云海遮挡,但是到了下方,却不见云海,就如前世的单向透视玻璃一样。

那轮满月的位置,就是水神阵营的天地。

据了解,那轮明月,会按照时辰,从月牙到满月变化。

满月代表正午,而全缺代表子时。

不一会儿,苏荀走出三十里的戈壁,越过丘陵,正式进入百战长廊。

千里宽的长廊,地形各式各样,也有许多高耸的巨山,有的山顶积雪,有的喷发浓烟岩浆。

三三城附近的地形,主要以原始沼泽丛林为主。

这里的空气,较之干燥高温的火神阵营,要湿润得多,也清凉不少。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腥臭,草木茂盛,原始而高大,有些地方是深不见底的湖沼,巨树从水中生长而出。

花鸟虫鱼,走兽飞禽,物种极其丰富。

完全不像经历过战斗的样子。

这也是百战之地的奇异之一。

哪怕战斗摧毁了大量植被,在一段时间后,那片区域会恢复如初,甚至更加茂盛。

甚至于那些雪山火山,也曾被摧毁,数年时间重新成型,越发巍峨。

苏荀再度深入,找到一处有巨石遮挡的空地,就在此停下。

他拿出裨将旗,内劲注入其中,能探查范围内的气运点以及己方甚至敌方的气息——前提是没有特殊手法隐藏自身。

这个范围,伍旗是百丈,卒旗是两百丈……依次翻倍,裨将旗能探查一千六百丈。

苏荀以心力感应旗子,得到旗子反馈的信息,周围没有气运点,只有一个数十人的己方队伍,向深处进发。

“暂时安全。”

苏荀放心下来,然后拿出储物袋,将柴人靠山以及几个颇具威信的“先驱”道友放出来,落到地面。

“咦,这是哪?”

柴人们打量周围,与柴林完全不同的环境,让他们倍感新奇,不住地观望。

苏荀握紧裨将旗,紧紧盯着柴人,若有异动,他立即动用“藏念篇”,一念灭杀。

片刻后,靠山突然闭上眼睛,身上冒起土黄光芒,身影一闪而逝,出现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

土遁?!

苏荀心头一动,果然,柴人接触到地面,就会获得土遁这样的天生才能。

“你们快快感受自身!”靠山激动地提醒其他柴人。

片刻后,土黄光芒接连亮起,柴人们施展土遁,到处乱窜,玩得不亦乐乎。

苏荀默默观察,柴人土遁距离与自身实力有关,靠山最远,一次土遁能达百丈;其他人少的也有四五十丈。

而且柴人的土遁能连续施展,消耗极小。

“怪不得从柴林一再强调,不得让柴人落地逃走。”苏荀暗暗咂舌,然后高喊一声:

“好了,道友们,全部回来!”

柴人们言听计从,急忙土遁回来,围在苏荀面前:“军师,你看到了么,这是仙法,似乎是我们天生的仙法!”

苏荀看他们对自己没有敌意,戒备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开口道:“恭喜诸位道友,喜提仙法:土遁!”

“嘿嘿,就叫土遁,好名字。”

柴人们笑道。

“这里是百战长廊。我打算,从这里开始,一步步征服百城,反攻神宫。诸位道友,怎么看?”

“一切听从军师道友安排!”

靠山首先说道。

其他柴人也纷纷附和。

苏荀满意地点头:“现在,有事安排诸位道友……”

他再度放出百位柴人,等他们获取土遁后,让柴人们跟着自己,开始搜寻气运点,或者找寻水贼踪迹。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柴人们成为自己的斥候,寻找气运点以及探查水贼动向。

天生土遁的柴人,在打探情报这方面,无人能及。

由于他之前并未见过气运点和水贼,无法与柴人描述,故而要带他们亲自去找一找。

有裨将旗的大范围探查,苏荀安稳地深入长廊,很快带着柴人找到一队二十人的水贼队伍。

他让柴人好好记住水贼特征,这些水贼与火贼一样,都是柴人大敌,是大道上的绊脚石,必须清除。

但不是现在。

苏荀没有动手击杀这二十人。

只有寥寥少许功勋,不会获得气运点。

千夫长及以上的军官身上自带气运点,才值得他出手,

至于百战长廊刷新的气运点,需要凭运气。

直到天黑,苏荀都没有遇到气运点。

天上的脑阳已经变得惨白,对面的月亮也如眉毛般弯窄,光芒暗淡。

百战长廊黑得伸手不见无知。

苏荀带着柴人休整。

他们在储物袋中,似乎不需要吃食,也不会饥饿。出来之后,如正常人一样,会累会饿。

柴人们自行摘取野果裹腹。

而苏荀则坐在两个巨树间悬挂的蔓藤上,以裨将旗查看周围的动向。

已经坐了很久。

突然,一点不同于以往深红光点,出现在苏荀左前方,一千两百丈处。

从裨将旗获得的信息,那深红光点,就是气运点!

“气运点刷新了。所有道友,跟我来!”

苏荀急忙喊道。

“是,军师道友!”

柴人们几乎是令行禁止,不知是早先浇灌洗脑的作用,还是他们天生如此。

他们在苏荀要求下,隐藏土遁光芒,跟着他,快速前往那道气运点。

也在这时,从水神阵营的方向,急速赶来一队百人队伍,领头的将领手持千旗,加持众人行进的速度。

“快,那气运点,就在前方三百丈。”

千夫长焦急喊道。

他的裨将旗能探查八百丈范围,刚才真是走运,气运点突然刷新在自己右前方四百丈处,而附近八百丈范围,更是无人。

他却不知,此时已经有人感应到了他。

“还剩一千丈,咦,蓝点,有水贼出现,是个千夫长!”

苏荀心头一动,按照双方的速度,一定是那千夫长先到一步。

抢还是不抢?

当然要抢。

此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带柴人了解气运点,不抢怎么行。

苏荀动用裨将旗的功能,隐藏自身气息,命令柴人留在八百丈外,以防万一被那千夫长感应到。

剩四百丈时,蓝点与深红点已经位置重合。

苏荀极影瞬步不停,在千夫长带着气运点离开百丈距离后,终于追至其身后。

漆黑的沼泽丛林,对于武者的视线有影响,但不大。

他看到,那千夫长手中提着一只眼睛散发彩光,足有头颅那么大的墨色蟾蜍。

“彩光,就代表蕴含气运点?”

苏荀暗自判断。

他当机立断,收起裨将旗,喊道:“站住,气运点留下!”

水贼千夫长惊了一下,回头一看,只有一个火贼,手中并无旗帜,气息淬体。

似乎是普通小兵。

“就你一人?”

千夫长再三确认,以防有诈。但是确认再三,周围八百丈无人。

他气笑了:“你怎么敢!蠢火贼。”

“弟兄们,助我一臂之力!”

千夫长吼道,开始聚集部下的力量于千旗中。

在这百战长廊,杀鸡也要全力以赴,轻敌被人反杀的案例比比皆是。

就在他准备挥动旗帜时,一道光圈飞来,他下意识运转真罡护体,谁知毫无作用,光圈直接落到头颅上。

神异:息灾!

千夫长立刻察觉到,自己的真气运转极为吃力,以千夫旗施展出一招寒冰剑魄,威力只有预想的六成而已。

双方差距越小,息灾威力越大。

直接将这真罡天人境的百夫长削了六成实力。

就是现在!

电芒!

噼啪!

一道水桶粗的蓝色光柱,从苏荀身前迸发,穿过双方三十丈距离,消融所有寒冰剑魄,然后将那千夫长洞穿。

滋!

缕缕电流向周围蔓延,诸多草木如同千夫长尸体一样,被电流的高温变成焦炭。

苏荀心念一动,那插在千夫长碳身上的柱形电芒,轰然炸开,全部向着剩余的百余士卒喷射。

一时间人群惨叫声此起彼伏,尔后逐渐消逝,仅仅几个离得远的小兵没有遭殃。

苏荀急忙来到千夫长身边查看气运点,没理会那几个幸存者。

蟾蜍未能幸免,被电成焦炭,但是两颗焦黑的眼球中,还有彩色光芒隐隐散发。

“气运点还在!”

苏荀舒了一口气。

气运是无形之物,并未被电芒损毁。

放心下来后,他踏出数步,以极影瞬步快速靠近那几个兵卒。

然后弹出几缕电芒,将他们一一灭杀。

水贼死亡的气息自动记录在裨将旗中。

而斩杀千夫长获得的气运点,却不知在何处,苏荀没有感应到。

他看着战场上浓烟滚滚的焦炭,以及不时闪过的电流光芒,由衷感叹:

“如那三田所言,雷电之力,不讲道理。息灾配合全力之下的电芒,一个千夫长,就这么被秒杀……”

“若是再以悟道源继续推衍下去,电芒会变成什么样子?能不能斗杀三田?”

苏荀再度升起了对悟道源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