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九漏鱼
“六哥,要不……咱还是算了吧……”被现实打击得信心全无,凌浛心有余悸地劝了一句。
连他们几个经常写的作者都扑了,何况陆少这个新晋选手呢。
陆斐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回道:“不慌,等我把小说写出来一投,到时你们就瞧好了!”
现如今网文行业还处在蛮荒时期,商业模式都未完全确定下来。
就像【翰墨轩】,尽管也引入了付费订阅机制,但背靠着京华出版社,运营模式却大为不同。
对于数据表现一般的小说,就任其在网站上连载。
可一旦作品非常优秀,甚至有极高的出版价值,则会被打上特殊的标签,读者即便付费也只能阅读前面一部分章节。
剩余内容,则需要通过预订模式,待实体书出版之后,才能支付尾款购买观看。
京华出版社正是希望通过平台筛选出更多的、更受市场欢迎的作品,来带动实体出版业务的复苏,这也是建立【翰墨轩】的初衷。
尽管这样操作会有很大的延迟性,让读者的体验感变差,但也算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至少在这个时空的华夏来说,绝对是业内首创。
而【翰墨轩】的这个运营模式,也让不少三流网文作者看到了一圆传统文学之梦的希望。
所以凌浛、杨虬几人才会跃跃欲试,急着报名参赛。
他们是既想圆梦,又惦记着比赛奖金,若能二者兼得,怕是睡觉都会笑醒。
只是没想到声势浩大的比赛,竞争如此激烈。
别说是凌浛他们这些扑街写手了,不少知名的实体小说作者都纷纷铩羽而归。
陆斐自然不会那样天真,很是用心地在研究市场取向。
上辈子身为大导演,他深知小说这种东西与电影类似,终究是一种消费品。
想要大卖,就必须迎合市场。
艺术电影票房始终卖不过商业大片,传统文学销量干不过通俗小说,区别也正在于此。
什么书好可破,全都是扯淡!
这句话不管是放在实体书领域,还是网文行业,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除了产品质量外,市场、营销、噱头、造势,以及平台的扶持等等,没有哪个是不重要的。
书好,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已;但单凭此就想成功,那显然是想多了。
多数时候,运气的成分都比书的质量要来得更加重要。
所以陆斐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各个网文平台,就是想拿出一部有针对性的作品去比赛。
要是像凌浛几人一样,啥也没捞着,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他飞快把两个二货打发走,便一头扎进了工作室,全身心投入到写书大业当中。
一连几天,陆斐都泡在了工作室内怼着电脑码字。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颇需要费些力气,毕竟那本书看过归看过,自己要复写出来也没那么容易,没成想却出奇得顺利。
在码字时,陆斐发现自己下笔如有神,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写起来都特别流畅。
难道是穿越时记忆被加强了?
陆斐无从得知,可随着不断往下回忆,那本小说就像是渐渐印在脑子里似的,变得越来越清晰。
如此神奇的现象,又让他不得不产生一些联想。
不过好处就是码字速度飞快,敲键盘时手指已然跟不上了脑子的反应。
虽说没几天,一本小说就完成了大半,但却把陆斐累得够呛。
他不禁摇头,这样下去可不行,才一本书就搞得自己指关节胀痛,再多来几本非得腱鞘炎不可。
既然脑子能跟得上,不如换个方法码字。
陆斐又拿起手机一顿搜索,果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希声】语音输入法。
又一款神奇的国产软件,功能比前世的[科大讯飞]还要强大。
不仅支持多种语言,还能兼顾方言俚语,最关键是识别准确率极高,还带自动修复校正效果。
用这玩意儿码字,事后校对都省事不少。
于是,陆斐便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个【希声输入法】,打开麦克风,开启了全新的码字之旅。
随后,工作室内就时不时响起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
毕竟人多多少少总会有点儿表现欲,更不用说陆斐这个老文青兼大导演了。
哪怕是复述脑中的小说内容,念到关键处,也偶尔会演上一句。
工作室隔音效果一般,不可能完全挡住他所有的夸张状态,难免会被家里人听见。
院子里,老姐萧然指着弟弟的秘密基地又吐槽上了。
“妈,快瞧瞧,您儿子这是又抽啥疯呢?见天儿躲屋子里边自言自语,有时候还大声叫唤……”
“你管他,爱咋咋滴,只要别出去惹祸就成。”
陆斐回来这么些日子,萧清茹也算看明白了,压根不能对儿子抱有太大的期望。
只要这小混蛋不出去惹事儿,一家人就阿弥陀佛了。
不过道理虽是这么个道理,但萧然闻言眉毛一挑,仍觉哪里有啥不对劲。
自家老弟不靠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何曾有过这等耐心,居然猫在工作室几天不出门,也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
尽管此刻满心好奇,她还是被老妈给强行拽走了。
陆斐对此浑然不知,他正要把最新“喊”出来的章节给好姐姐发过去呢。
为了做到“入乡随俗”,他修改了书中许多不合时宜的内容。
而且还在投稿前,临时找了一个读者预先帮忙验验货,所以老徐同志就顺理成章地上岗了。
这些天每写完一章,就发给人家询问读后感。
今天也是一样,最新一章刚出炉,还热乎着呢,随手就往二人的[飞讯]聊天窗口贴了过去。
结果没两分钟,那头催更的讯息就回过来了。
[就这?短小无力……]
如此虎狼之词,还带着歧义,这让陆斐怎么能忍,他立马发了条消息回去。
[Big胆,居然敢质疑本少爷的实力?
有种放学别跑,咱们后山小树林见,定让你这小娘子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超长待机!]
论起口花花,徐素心哪会是他的对手,瞬间败下阵来。
[呸,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也不知羞。喊谁小娘子呢,我是你姐!
还不赶紧去码字,继续写两章给姐姐我看,不写完不许睡觉。]
起初陆斐把小说发给自己看的时候,徐素心还以为臭弟弟写了些不堪入目的内容。
谁知一阅之下,居然还上瘾了。于是每天都盼着最新一章出来,催更也变成了日常。
只是偶尔会被傻弟弟调戏几句,尺度也越来越大。
或许徐素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二人聊天的内容早已超出了普通“姐弟”的范畴。
而原先在剧组随意认下的弟弟,也让她愈发地看不透。
一个跑龙套的武替,竟然会写小说,关键还写得那么精彩好看,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
昨晚发来的那一章,写到男女主角要分开,当场都给她看哭了。
如果现在要问徐素心,欲罢不能的对象究竟是小说,还是陆斐这个人,想必她一时半会儿很难有确定的答案。
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看着好姐姐这般着急催更,陆斐也不无得意。
为了让小说更加适应这个时空的市场需求,他还费心费力地做了好一番修改。
不仅内容上丰富了许多,人物包括剧情也删改了不少。
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或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情节,更是被大幅压缩调整。
毕竟这本小说在陆斐看来,也就是创意无敌,具体内容并不算太出挑,所以他一顿魔改,另外特意加入了许多经典催泪的桥段。
经他二创之后,除了开篇创意之外,和原著已没几分相似了。
上辈子身为知名大导演,没少领着剧组围读、精修剧本,这点小活儿还难不倒他。
否则,也不会让老徐同志看得意犹未尽,每天定时定点催更。
又安抚了好姐姐一番,陆斐继续开足马力,用语音输入法码字,终于在比赛截止日期之前,把小说全部写出来了。
然后他登录【翰墨轩】网站,注册了一个作家账号,并为自己取了个笔名——【九漏鱼】。
这个笔名的意思不言而喻,其实就是一种自嘲。
一方面是自揭自短,寓意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谁让原主那叛逆小子大学都没读完就去混社会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说是半抄半借鉴的,陆大导演不太好意思。
注册完账号,登录作者后台,填写信息、实名认证,把流程全都走了一遍,终于可以上传作品了。
于是陆斐打开新建小说页面,开始发布起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