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全局”的数据可视化
一、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1.案例背景
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从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期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一系列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以及标志性成就,对于我们的同学而言,可能并未深刻感知。因此,我们希望能以国家宏观数据为抓手,以数据可视化为切入点,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技能深入分析和洞察,见证这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继而深刻领会持续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适用课程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数据可视化”课程,也可作为其他编程类课程绘图章节的项目案例,如“Python编程”和“R编程”等。
3.适用对象
本案例适用于二年级及以上的,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且具有运用软件或编程语言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Excel、SQL、Python)、绘制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基本能力(Tableau、Python)、解读图表的基本能力、数据探索性分析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等相关基础能力的本科学生。
4.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堂听讲、参与互动、完成作业等方式,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可视化图表的原理、分类和绘图方法等知识。但是,其中更高阶的实践技能(如对图表的灵活运用、高效地使用图表表达观点、通过可视化进行分析交流等)却难以单纯地通过课堂听讲和简单练习来达成,而需要通过解决有一定复杂度和真实性的问题来积累相应的实践体验,并基于深度体验、自身思考、团队交流等多元反馈来形成真正的理解和经验。
5.创新点与特色
本案例不同于多数仅关注唯一场景或唯一问题的教学案例,而是允许学生通过充分的分组调研,从六个与时俱进的“方向”中自愿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并拟定本组的项目题目开展学习。这样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项目选题方式,一是可以响应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各组学生可以从其他组的学习调研中汲取经验,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三是在整合各组成果后,全班学生可以从多元视角,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复兴路上的必要性和重大价值。
二、案例设计过程
1.教学目标
在大数据时代,理解数据含义与价值、基于数据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Data Literacy)已成为人们的核心能力之一。数据可视化利用视觉感知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呈现方式,这是经常与复杂数据贴身过招的科学家们的利器法宝,这种数据呈现方式也被科学、工程、商业和传媒等各学科广泛运用。通过数据可视化,人们既能洞察数据中蕴含的知识和价值,也能清晰呈现各个行业领域的逻辑和思想。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可视化价值和学习可视化原理;学会根据业务需求解读、设计和绘制可视化图表;借助感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原理,提升可读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并最终模仿科学家的日常工作,将可视化技能用于实务场景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用数据叙事,通过实战掌握数据可视化必杀技。
在课程后半段,教学团队逐步引导学生基于对课程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一个需要综合运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分析、沟通、协作等技能的课程项目(course project),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帮助学生体验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知识、智慧的全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数据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1)立德树人目标:数据可视化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数据思维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课程中的PBL教学与时俱进,围绕当下的时事要事展开,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主动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责任感。
(2)专业能力目标:PBL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充分理解多种可视化图表的适用场景;通过考虑数据类型、分析目的等因素来合理解读、设计或使用可视化图表,对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可视化进行客观专业的阐述和评价;实践色彩和其他视觉线索提升可视化设计的可读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方法;实践探索数据分析的实施流程和可视化方法;通过数据可视化来陈述观点和洞察交流数据。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据思维与实践能力。
(3)综合素养目标:PBL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实践输出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具备问题定位和拆解能力、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项目复盘和反思能力,从而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教学理论
PBL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课程“我教你学”的思维惯性,促进学生与客观世界、授课教师、学习同伴之间的思想互动,让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付诸行动”去调查、思考、设计、实践和反思来积累、拓展和沉淀学习收获,推动自我发现和自我领悟。与此同时,PBL教学也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搭建学习“脚手架”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课程的PBL教学参照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倡导的GRASPS架构来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利用科学思考方法来充分实现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运用。GRASPS架构主要包括:
①Goal目标:明确学生要面对的挑战或要解决的问题。
②Role角色:帮助学生定义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③Audience受众:确定学生解决问题或创造作品的目标受众。
④Situation情境:创设情境和/或解释情境的背景。
⑤Product作品:清楚地描绘出交付作品包括哪些内容。
⑥Standards & Criteria for Success成功的标准:告知学生作品将如何被评估。
3.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基于GRASPS架构,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授课对象/学生的特点,本课程PBL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设计:
(1)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世界的热情
虽然多数学生对时事政治耳熟能详,但他们对相关背景、问题、趋势不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知,很难对这些时事有真实的理解和感悟,从时事中收获“三观”的成长更无从谈起。本课程PBL教学的出发点搭建在教师自身日常教学和学生在生活中持续积累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首先由教师结合时事梳理出具有一定吸引力、覆盖度、专业性、时效性的适量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献、视频、网络话题等),搭建起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资料,了解课程PBL教学所涉场景和问题的发展渊源与现实意义,将道听途说变成睁眼看世界,认识到“遥远”的新闻和话题,其实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身边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世界的热情。
(2)推动学生走通解决问题的路径
本课程PBL教学为学生设计了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身处的场景和扮演的角色,引导他们代入角色面对该场景中某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他们通过资料搜集、文献阅读、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分析解读等方式来形成对问题的理解(What)、洞察(Why)、预判(What if)和建议(How)。受限于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积累不足,学生直面这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现实问题时,容易产生无力感和退缩情绪。教师对学生可能遇见的困难要提前准备好“脚手架”,时不时“拉一把”,推动学生逐步走通直面问题、探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道路。这些“脚手架”包括但不限于:文献资料获取的方法和路径(例如相关机构的行研报告、相关产业上市企业的招股说明书等)、关键数据获取的方法和路径(例如国内外重要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的网站等)、项目规划和排期的方法和工具(例如甘特图、思维导图等)、小组沟通与协作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六顶思考帽、会议议程与纪要、小组合作协议、小组互动记录表等),等等。这些“脚手架”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获得如直面真实工作、生活问题的深度体验。
(3)引导学生沟通进展和分享成果
学生学习收获来自同客观世界、同教师、同伙伴、同自身“四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在传统课堂中这四个维度的互动被切断,学生的学习收获难以被完整挖掘和实现。PBL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对话性实践,但如何将这种收获充分地、最大化地体现,仍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资源来用心设计。本课程PBL教学跨越8个教学周,需要24个学时,其间每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团队(多名教师和助教)都会与每个项目小组沟通项目进展,通过提问、探讨、建议等方式提供即时反馈,确保各项目推动者“心中有数”。在最后一周,教学团队将为所有学生主办一次“行业峰会画廊展览”,通过多方渠道邀请全校师生到场参展,各组在现场基于One Page Poster解说本组项目成果,实时解答观众疑惑,充分获取观众反馈。这种持续的、多元的进展沟通和成果分享,一方面将帮助学生收获合作探究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多元化评估学生完成复杂问题、完成多阶段任务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实现基于“多声对话”的充分学习与收获。
(4)鼓励学生复盘和反思成长收获
本课程PBL教学持续时间较长、实施环节多样、参与人员较多。教学团队除了关注进展和成果,也将在项目过程中和结束后,周期性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记录和项目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挑战、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经验、走通的路和掉过的坑、主要成长与收获等经历;鼓励学生通过在闭环学习中梳理自我思考和整合外界反馈,实现对自身学习动机、行为和结果的充分复盘与反思。
三、项目式教学案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统筹发展与安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充分物质资源和有效生产制造为支撑,其中包括粮食、能源、矿产、动植物制品等资源保障,也包括农业、交通、医疗、能源等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保障。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协作,推动了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当下的目标需要我们:一方面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基于深度全球化的商贸往来等方式,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充分统筹发展和安全,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身为一名心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位同学未来都将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各行各业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假设我们有幸入职了某顶级投资银行的行业研究部,成为一名协助首席经济学家的实习分析师(角色,Role)。我们所在部门2022年第四季度的重要KPI是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领会其精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用7~8周时间,通过资料搜集、文献阅读、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分析解读等方式,梳理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律,洞察宏观变化趋势,预判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情景和目标,Situation &Goal),并形成一幅(One Page)的可视化海报(作品,Product),海报参数为Size:594mm(width)×840mm(height);Resolution:300dpi;Color Channel(if PS):CMYK。海报需要呈现明确的分析目标和丰富且具有创意的数据探索,其中的可视化图表使用应该得当且高效(标准,Standards & Criteria for Success)。海报最终将在今年底的行业峰会上发布,为参会同行(受众,Audience)提供具有一定水准的行业解读和趋势洞察,并现场回答来自观众的提问,与观众充分交流。
供参考选择的研究赛道(或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粮食安全
粮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13 657亿斤(1斤=0.5千克),比2012年增加1 412亿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1公斤=1千克),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除了人们普遍了解的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外,通常用于工业、食用、饲用、种子等用途的重要主粮之一的玉米,也自2020年以来保持了很高的进口增速。
我们将从不同途径和视角探索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并从转基因种子、化肥、农药、除草剂、农机等方面对我国未来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市场和产业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判。
2.碳中和
在光伏、风力、水力、核裂变、核聚变等新能源飞速发展的同时,化石能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关乎国计民生,随之而来的碳排放、气候变化等问题却也是我们在发展与安全中绕不开的话题。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我国碳排放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 858万吨到改革开放时期的14.6亿吨,呈缓慢增长趋势。而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到2019年我国二碳排放量已达到102.9亿吨。2020年以后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碳排放量预测增长率为0.09%,2030年将达128.99亿吨。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们将聚焦于我国电力低碳化,从我国能源结构、不同发电类型碳排放量、相关资源进口量等角度,深入探索我国在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中的变化。基于这些洞察,我们将探索可替代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进程,并对我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变化、碳排放/碳中和进程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判。
3.发电/输电
中国是全球光伏行业中占比规模最大的国家,在硅料、组件等四大环节中,中资企业占比全部超过50%,设备全部国产化,产量占全球七成,然而由于发电成本、光电资源分布、用电需求错位等原因,我国并未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将从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光伏装机地域分布、光伏技术成本、能源装机规模等视角,充分认识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并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现状及规划,对我国以“光伏-特高压”为代表的发电/输电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合理分析和预判。
4.集成电路
半导体产业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材两大类,且半导体应用领域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计算机、家用电器、数码电子、自动化、通信、航天等诸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的生命线,也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所在。2021年全球半导体器材行业市场规模达5 558.93亿美元。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领跑全球,其中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增速达58.2%。虽然中国是半导体消费大国,但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较低,对海外芯片市场存在严重依赖。从2016年至2020年,我国连续四年芯片进口额超过2 000亿美元,存在严重贸易逆差。
我们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从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进出口情况、全球产业链分工情况、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占有率等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中被“卡脖子”的原因,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由“大封测、小设计、小制造”向“大设计、中制造、中封测”的转型情况,并对我国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判。
5.现代交通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超过520万公里(1公里=1千米),高速公路覆盖98%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铁路营业总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约2 660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 708公里,全国颁证运输机场达248个。大幅提升的基础建设,为我国现代交通发展打下了坚实保障。然而,我国在现代交通工具领域长期面临自主品牌少、关键技术弱等问题。
我们将从市场需求、技术路径、政策支持等角度入手,探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和兴起原因,并从产业链视角入手对该行业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和预判。
6.医疗装备
近年来,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迅速增长,由2016年的36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83亿美元,预期于2025年将达到281亿美元。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8%的高增速,市场规模达83.21亿美元。手术机器人行业壁垒较高,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不足。2021年12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我们将以我国手术机器人企业分布、产业链(如上游零部件厂商以及中游手术机器人供应商)情况为切入点,了解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并基于我国现状和美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对比,合理分析与预判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端和生产端的发展前景。
7.现代农业、战略矿产、储能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其他赛道
此赛道涉及领域较广,在此不再进行具体阐述。
四、案例实施方案
1.实施步骤
(1)在PBL项目正式实施前,教学团队将在9周的课程中借助课堂活动、课外作业、热身任务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在做好小组划分、项目管理、时间规划、人员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学习、深度思考、有效实施、及时迭代。
(2)在PBL项目实施阶段的初期,教学团队将用3周左右的课时引导学生对六大视角下(比较类、占比类、分布类、序列类、相关类、关联类)的可视化图表开展课前自主探索和课上充分互动的团队化学习,帮助学生适应主动学习与团队协作,并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在PBL项目实施阶段的第1至第3周(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团队将发布PBL学习指引,阐明PBL教学规则、流程、项目背景和选题,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研究赛道的参考资料,对该赛道相关的领域背景/业务知识进行调查,使学生形成对赛道的初步理解,并在一周内确定选题方向。
(4)在选题确认后,各小组查阅文献资料,全方位了解所选方向的前世今生,并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选题方向的关键问题,提出与国家安全、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关键维度,例如:该领域所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情况(如核心原料、材料、零部件、设备等);(从供给侧/生产端看)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对不同区域国际供应商的依存度等;(从需求侧/消费端看)国内和海外市场规模、对不同区域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等。
(5)各小组进一步调研和讨论,明确解读关键问题所需的数据和分析思路,确定项目环节、小组分工、时间规划。在经过两周的初步调研以及深入调研之后,各小组需提交初步调研报告。教师将根据调研报告从问题明确、内容聚焦、逻辑清晰等方面进行反馈。
(6)初步调研完成后,各小组将以覆盖面广、可信度高、颗粒度细的海关数据为切入点,结合其他补充数据,开展数据探索、整理、挖掘等工作,收集本小组在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可视化工具和探索性分析方法,提炼出有助于解读关键问题、认知赛道历史与现状的信息和知识。本周需要提交本小组基于可视化图表和探索性分析、阐述赛道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报告初稿。教师会对小组在进行项目或完成初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利用在线文档实时收集各小组对特定数据的需求和疑问并及时反馈。
(7)各小组将根据教师反馈对报告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各小组需从报告中选择能够有效呈现项目主体逻辑和关键内容的重点图表并绘制海报。教师对海报内容、形式等提供反馈,各小组优化完善海报,并准备好画廊展示所需的其他资源和材料。
(8)最后一周,教学团队将邀请全校各专业师生来参观画廊展示,各小组需为本组海报现场“吸粉”准备好讲稿等支撑资源,做好在画廊上“C位出道”的准备。
(9)各小组在画廊展示后根据观众反馈再次优化并完成报告终稿和海报终稿,形成一份阐述该赛道发展历史/现状/经验、预判未来发展趋势/机遇/挑战的研究报告(参考:https://thinktank.phbs.pku.edu.cn/2022/zhuantibaogao_0413/66.html)。
(10)各小组要对整个PBL项目过程进行复盘反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回顾目标(回顾项目实施初期的目标的实现情况、实施中的重要里程碑完成情况、预先设计的路径计划偏差情况、关键事件节点完成情况等);②过程呈现(对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具体的问题进行回顾等);③原因分析(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失败或者没有做好的原因是什么?);④总结经验(总结其他经验教训,探索规律)。
如何开展基于小组的BPL学习教学时间安排详见图1。
图1 如何开展基于小组的PBL学习时间表概览
2.时间规划
PBL项目时间规划见表1。
表1 PBL项目时间规划
表1(续)
3.评价方式
本课程PBL项目通过教师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观众投票等方式,对期末项目的最终海报质量、报告完成程度、复盘反思情况、团队沟通协作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评价既考虑各组的项目完成过程和结果,也要考虑对学生个体的组内贡献、参与程度等方面。(组内评价包括各小组成员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各成员的分配工作量、工作完成情况、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投票互评;观众投票指受邀前来画廊参观的其他师生根据各组的海报呈现、内容讲解、疑问解答等维度对各组进行的现场投票。)
(1)过程性评价评分维度见表2。
表2 过程性评价评分维度
(2)成果性评价评分维度见表3。
表3 成果性评价评分维度
表3(续)
五、案例评价
在期末,本案例PBL项目成功举办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画廊展览活动(https://siodv.metatrees.cn/)PBL项目画廊展览相关作品见图2、图3,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各专业的老师、同学以及各组作者们的亲友在线观展。观众们通过在线点赞、留言反馈、提问交流(腾讯会议)等方式了解、讨论和评价了各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反馈和建议。
图2 PBL项目画廊展览作品
图3 PBL项目画廊展览作品
在画廊展示结束后,教学团队通过问卷等方式调研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收获。接近70%的学生认为PBL项目是课程中收获最大的学习环节,学生学习感受和收获调研结果见图4;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在小组协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合理运用和有效解读可视化图表能力、数据探索性分析能力等方面,PBL项目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提升,PBL项目带来能力提升调研结果见图5。总的来说,PBL项目在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1)PBL项目促使了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思考来认识自身所处时代现状、理解国家发展方向;
(2)通过完成具有复杂度的、多阶段期末项目,学生积累了直面真实世界挑战、创造自身解决方案/作品的经验、信心和能力;
(3)PBL项目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团队的力量,为未来更多的沟通协作积累了经验、信心与能力;
(4)PBL项目过程中来自老师、助教、同学的多元化反馈和评价,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展、学习他人经验、梳理自身收获。
图4 学生学习感受和收获调研结果
图5 PBL项目带来能力提升调研结果
六、注意事项
1.项目规划
本案例中各赛道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的同时,也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项目伊始,教学团队就需要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数据等示范材料,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问题背景、理解研究思路。各组学生需要撰写调研文档和项目规划方案,帮助教学团队评估学生对任务中关键问题的理解是否到位,以推动后续有深度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开展。
2.项目管理
在开展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教学团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记录表”来跟踪各组在课堂外的组内分工/协作情况,及时发现困难、问题、风险等,并拿出解决方案。
3.项目指导
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师生双方要打破传统课堂交互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团队对学生的支撑要延展到项目全周期(课内课外都要支撑到)。在课内,教学团队需要同步讲授项目涉及的新知识、新技能,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方案反馈,与各组现场交流解答疑惑。在课外,教学团队需要通过共享文档实时收集各组在项目过程中遇见的技术困惑、数据需求等具体问题,并及时跟进、反馈、提供资源。
4.项目交付
在项目交付阶段,教学团队需要提供往届学生完成的、实体化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作品(海报)供学生观摩。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再次树立自己也能创造优秀作品的信心,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高质量范例和标准中建立目标感。
七、附录材料
以下是部分节选的小组甘特图、会议记录、任务分工表等过程性材料。
1.项目甘特图(见图6、图7)
图6 项目甘特图1(节选)
图7 项目甘特图2(节选)
2.会议议程表、小组活动记录表(见图8、图9)。
表8 会议议程
表9 小组活动记录
3.任务分工明细表(见图10)。
图10 任务明细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周凡吟、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