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熬夜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8 熬夜与黑眼圈

4.8.1 黑眼圈的产生

我们的眼部皮肤厚度只有0.6~4.0mm,仅为面部皮肤厚度的1/5~1/3(图4-55)。由于眼部皮下缺乏皮脂腺与汗腺,导致油脂供给相对较少,眼睛周围的细薄皮肤容易干燥。此外,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在眼部分布有限,而频繁的眨眼动作会持续性地拉伸肌肤,这些特点共同导致眼部皮肤很容易出现黑眼圈、眼袋、鱼尾纹、脂肪粒等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黑眼圈。

图4-55 面部皮肤与眼部皮肤的对比

黑眼圈,又被戏称为“熊猫眼”,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眼部问题。它位于双侧眼眶下区,呈现青黑色或茶黑色。虽然其并非正式的医学用语,但已被广大患者和医生用于描述眼周的灰暗状态。黑眼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衰老、遗传、睡眠不足和压力等密切相关,其中与熬夜联系最为紧密。

● 黑眼圈的类型

根据黑眼圈的颜色和外观特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血管型黑眼圈

这种黑眼圈常见于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群。睡眠不足、眼睛疲劳、压力大、贫血、内分泌失调、情绪不稳定等因素,使眼周微血管血液流速缓慢甚至滞留,形成青紫色的黑眼圈(图4-56)。

图4-56 血管型黑眼圈

• 第二类:色素型黑眼圈

这类黑眼圈常由长期日晒或受到类似光源(蓝光)照射、过度干燥、接触性皮炎及外伤等引起,导致真皮层黑色素过度沉积。强烈的紫外线刺激黑色素母细胞,使其产生更多色素并向表层(角质层)移动。由于眼周循环相对弱,色素逐渐积聚,加之下眼睑皮肤薄,色素容易显现,呈黑棕色外观。组织学显示,真皮层存在色素过度沉积,且有炎症反应,日晒和水肿加重了色素型黑眼圈(图4-57)。

图4-57 色素型黑眼圈

• 第三类:结构型黑眼圈

此类黑眼圈是由眼部皮肤老化变薄、弹性下降和胶原蛋白流失等引起的凹陷、眼袋突出、水肿和松弛等现象,在眼窝底部形成青色阴影(图4-58)。

图4-58 结构型黑眼圈

如何鉴别黑眼圈

(1)血管型黑眼圈。

将一块透明的玻璃放在黑眼圈处,轻轻按压皮肤,如果黑眼圈的颜色明显消退,露出皮肤本色,很可能是血管型黑眼圈。

(2)色素型黑眼圈。

同样使用透明玻璃,在黑眼圈处轻压皮肤,如果黑眼圈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可能是色素型黑眼圈。

(3)结构型黑眼圈。

在稳定的光源下,将眼周皮肤向外眼角的方向提拉,观察黑眼圈的变化,如果提拉后黑眼圈有明显改善,那可能是结构型黑眼圈。

4.8.2 熬夜对黑眼圈的影响

黑眼圈实际上指的是眼部特别是眼下皮肤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检测L值(明暗度)、a值(红度)、b值(黄度)这几个指标来量化这种变化。

一项针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32位韩国女性的部分睡眠剥夺实验(连续6天只睡4小时)发现(图4-59),这三个指标虽然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只有L值出现了显著下降。这表明熬夜确实会导致眼部皮肤变暗。

图4-59 熬夜对眼部皮肤明暗度、红度和黄度的影响

引用:JANG S I, LEE M, HAN J, et al. A study of skin characteristics with long-term sleep restriction in Korean women in their 40 s[J].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0, 26(2): 193-199.

而在另一项实验中(图4-60),研究对象为年龄在25~35岁的24位相对较年轻的韩国女性,进行了完全睡眠剥夺实验(保持一夜完全不睡)。结果显示,熬夜并没有对眼下皮肤明暗(L值)带来显著变化,只有与红度(a值)相关的血流量值出现了明显下降。

图4-60 一晚不睡后眼下皮肤的变化

引用:KIM M A, KIM E J, KANG B Y, et al.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facial skin[J].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7, 7 (1): 34-47.

综合以上两种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熬夜对眼下皮肤的代谢和色素沉积确实产生了影响,可能是熬夜导致节律基因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促进黑色素的生成。

4.8.3 如何选择改善黑眼圈的产品

市面上有关改善黑眼圈的护肤成分,其功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 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并加强其抵抗力,从而改善眼周的血液循环,有效解决黑眼圈问题。

● 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黑眼圈的出现与眼周色素沉积有关,即眼眶周围有过多的黑色素沉积。可以采用抑制黑色素细胞增殖、防止黑色素生成及转移、促进黑色素代谢剥脱和调控生成黑色素等方式来减少黑色素的沉积,达到提亮肤色的效果。

● 补充皮肤结构蛋白

针对特定类型的黑眼圈,可以增厚基底膜,补充层黏连蛋白-5(一种基底膜中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胶原、氨基葡聚糖及皮下脂肪来加强皮肤结构蛋白,改善黑眼圈。

基于黑眼圈的形成原因,总结出了对抗黑眼圈的相关成分表,以供大家参考,见表4-10。

表4-10 对抗黑眼圈的有效成分

注:以上名录来源于资深配方师推荐,不代表市场所有,仅代表“熬夜肌”实验室观点,排序不分先后。

从黑眼圈形成的三大原因出发,从表中选取了三种成分详细介绍其功效。

• 促循环——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血管收缩特性。它能刺激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并加速眼睛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这样一来,眼睛周围的皮肤看起来更加清新有活力。咖啡因还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有效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伤害,防止黑眼圈进一步加深。

• 天然抗氧剂——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由半胱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组成的三肽,主要以还原(GSH)和氧化(GSSG)状态存在。在我们体内,大部分是还原状态,即GSH。谷胱甘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合成,有助于改善色素型黑眼圈。此外,GSH还能有效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远离异生亲电试剂的毒性,维持皮肤的氧化还原稳态。

• SynchrolifeTM(迷迭香叶提取物+棕榈酰四肽-7+白杨素)

褪黑素(melatonine,MT)是脑松果体分泌的内源性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可减轻皮肤色素的深度。褪黑素的表达受到节律蛋白(PERIOD2)的调控,而节律蛋白的表达又受到感光受体(OPSIN)的影响。SynchrolifeTM通过平衡视蛋白、节律蛋白和褪黑素的生物钟机制,维持生理节律的平衡。在夜间蓝光的压力下,它能重新平衡关键因子的产生量,从而减轻细纹、斑点和黑眼圈。在人体测试中,低浓度的SynchrolifeTM就能显著改善这些问题。

4.8.4 黑眼圈护理建议

由于黑眼圈的成因多种多样,规律饮食、改善睡眠、正确按摩眼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对黑眼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首先,早睡并保持充分休息是最关键的,建议有黑眼圈的人群在23:00前睡觉,从而减少熬夜带来的伤害。其次,适当按摩或热敷眼周区域(图4-61),这两种方法可以直接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最后,适度的日常运动有助于加强身体的血液循环。此外,饮用促进血液循环的“汤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

图4-61 眼周按摩路径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