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知道的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上大学你到底要学些什么

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高强度学习、高密度做题、高目标追求,又经历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煎熬之后,很多准大学生期待着进入目标院校或者调剂院校后,可以自由地享受大学生活,可以少受些精神折磨,甚至可以痛痛快快谈一场恋爱。殊不知,有些期待或者畅想,如“大学时代就是理想的伊甸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学时间自由,不用特别努力”“大学期间,打游戏都正常”等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的“一时之计”。下面结合笔者大学期间的经历和作为大学老师、研究生导师的一些体会,给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生、准大学生或者说“大0”生,以及已经进入大学学习的同学们,分享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知识之力量

21世纪以来,知识的更新、互联网的升级、智慧便利的生活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因为你一旦停止了学习,很多时候就会适应不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身边人交流的话题,甚至不理解一些热点话题带来的潜在价值。总之,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你需要抱着“学到老、活到老”的价值导向,正确地看待生活的改变和辩证地处理自我成长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固然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职业技能。有些大学的学科是体系类布设,并没有职业技术类专业的培训式教学,所以有些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学到应用型本领,更多学到的是知识性素养和综合类普适性内容,应对职业发展和专项技能发展就显得不足。有学生就开始抱怨,学习这些专业没什么前途,将来还需要自己重新锤炼技能去适应复杂的社会,发出“上大学也没有什么用”的感慨!还有学生看到有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去卖肉、卖课、当快递小哥或者创业做生意等,会发出“你大学生了吗”的嘲讽!不可否认,大学阶段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和价值方向依托于学生学习的地方环境、师资匹配和学生素质,也依托于助力其成长的知识殿堂氤氲。引导一个人真正发生改变的不是大学专业,而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一次重要的生命历程蜕变、几句社会刻薄的讽刺等,这些并不完全和专业知识学习相关。在重要人物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会意识到大学非楼宇之高,而是大师之高,因为这些大师在课堂内、课下间、生活中让人成长的话、触动心灵的语言是一剂良药,这些在校园生活之外无法获得的内心感悟,会让人有质的改变、精神的升华,对今后专业技能的形成、拼搏进取精神的养成意义重大。有人说,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受益终身,助力我在人生痛苦的节点发生蜕变,笔者深信不疑,因为这就是大学知识传递之力量。如果你大学期间遇不到好的导师,遇不到好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遇不到精神激励的心灵力量,请不要放弃,因为只有经过大量的历练后,你才可以奔赴更宽广的知识舞台,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如果你在大一大二还很迷茫,请读读之前笔者仿写网络段子的这段话,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上课很烦

除了一两个讲得还不错的老师

其他的课没有意思,而且老师长得也没啥意思

感觉自己很无助、很佛系、很了无牵挂

但是,请你坚持一下

千万别自暴自弃、自怨自艾

前途取决于你的奋斗状态,而非眼前的困境

唯有相信自己

有了内心的坚定、主动的求索和积极的拼搏

才能有所成绩

要不然校园生活中

就只剩下躯壳支撑下的你

上大学也就没有了意义

说了这么多,大学里面究竟要学习什么知识?笔者认为,不仅要认认真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学习社会进步的力量,充实自己内心的厚度,为将来人生遇到的坎坷提供解决之法、心理困惑的解压之道,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未知的人生。

二、精神之信仰

有人说,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放飞梦想的地方。这句话,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接触到很多科研顶尖人才和教学名师,为自己的求索方向明确、励志人生书写、精神追求实现提供“偶像”支撑,有了更加充盈的力量,进而产生了精神之信仰。关于科研顶尖人才,如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士或者获得其他地方称号的学者、省/校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等,自带光环和科研魅力,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关于教学名师,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省/校级名师等,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与课堂创新教学方法,而且对师生关系的重塑、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心智的开启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大学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提升学习效率即可,让学生有奋斗之力量和克服各种困难之法即可,笔者深信不疑。事实上,这种教学理念有其道理,因为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地方,如果大学生还要老师一步一步教该怎么做,那么其创新精神就无从谈起了。在培养过程中大学老师发现,由于很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之精神、创新实践之激励、克服困难之方法,学习之初风风火火干劲十足,但后来往往限于各种理由推进不下去或者主动放弃了。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需求,从职责出发,大学老师应多与学生谈心、多鼓励学生尝试、多激励学生奋勇争先等,这是现代大学师生关系转型的重点。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大学生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制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开学第一课》《名师讲坛》等节目为学生提供了精神升华的动力,但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还面临着诸多压力,自身找不到应对之策。因此,在教学科研之外,笔者乐于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的思想开悟、智慧启迪、心理疏导等提供一些帮助。正如笔者接受河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谷晓萌老师委托,就师德师风谈的一些寄语所述: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术业有专攻,也是职责所在。但在解答疑惑方面,尤其是在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生活困惑、就业学业抉择等方面就显得有些不足,因为教师也面临着诸多教学科研压力。我喜欢和学生交流,希望自己的一点见解、感悟能帮助他们,使其摆脱颓势、看清目标、重拾信心等,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未知的人生。有老师说,让资质一般的学生成才,让资质中等的学生优秀,让优秀的学生更出彩,这就是教师的作用。我很认可这句话,因为这是师德精髓之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师之践行。

笔者坚信,在真实的校园生活之中,良师的一句真心点拨和用心鼓舞,对生命的改变意义重大,甚至是人生前行的灯塔。笔者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时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用“一辈子不发疯,你就成不了功”之类的话,激励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才可以通过奋斗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句“打鸡血”“心灵鸡汤”的空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对笔者当时所处的场所、心境而言,这位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入了笔者心房,成为笔者考研路上的重大精神支撑、遇到难事的自我调整动力。因此,笔者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课堂中,或者是课下的师生交流中,都会从目标、意志和奋斗层面,多与学生谈心,让其获取精神力量,让其更加有动力去拼搏自己未知的人生。

三、技能之掌握

有同学说,大学不就是把本门专业课学好,为毕业打好基础吗?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可能还是高中生思维或者是对大学生活还不了解,对大学期间应获取的深入性技能思考不够。由于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认知的深度不同,以及高考复习的压力,很多学生往往不具备基本的社会技能,就像一个躲在象牙塔的“书呆子”。例如,操作基础软件如office的熟练程度如何?课堂汇报PPT和展示技能如何?对基本的社交礼仪熟悉吗?键盘打字的速度能到一分钟200字以上吗?这些技能老师不会专门教,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沉淀出来的,但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非常重要。还有很多日常必备技能如买东西砍价、修电脑、换灯泡之类的,很多学生也不了解,也不想去提升,所以要正确看待自身“原始”家庭、已有不良学习习惯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努力缩小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技能差距,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少受些窝囊气。总结来看,笔者认为大学生应重视下面几种技能的学习:

(1)专业类,包括制图、动手实践、专业软件使用、仪器操作等,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保障。

(2)英语类,包括通过四六级考试、提升专业阅读能力、提升日常口语表达等,这是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支撑。

(3)计算机修理类,包括重装系统、解决卡顿、换内存、装硬盘等,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技巧,也能为他人提供方便。

(4)绘图类,包括office、美图秀秀、PS等简易操作软件的使用,这是处理各种日常材料的保障。

(5)文字撰写类,包括新闻稿、小论文、报告总结等方面的内容撰写,这是今后处理工作总结的前期锻炼。

(6)汇报类,包括汇报PPT、师生交流等方面,这是今后工作场合用到的技能。

(7)基本礼仪类,包括乘电梯、坐商务车、社交用餐等方面的礼仪,这是今后日常工作细节做到位的保障。

(8)生活技巧类,包括代人购物、出行安排、组团旅行等方面的处事方法,这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小技巧。

(9)主动学习类,包括深入分析问题、获取相关知识、付费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主动上进的客观保障。

(10)处世哲学类,包括应对他人刁难等方面的方法,这是让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总之,上述仅仅是笔者感受到、接触到的,还有很多没列举的技能,希望对大学生有所帮助,不要陷入自己上大学什么也学不到的误区,从而导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四、薪火之传递

也许是受人近四十、不惑之年将至的影响,笔者总觉得大学老师学到的有些知识、技能或者道理应该传授给下一代,下一代不一定是自己的儿女或者学生,而是自己品格能影响到的人,以更好地让大学“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精神薪火传递。作为大学生,既要接受老一辈革命先贤、老师等传授下来的各种技能,也要学习一些大师传递下来的内在精神力量或者闪光点,从而为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有人说,笔者搞自媒体、玩抖音“不务正业”,其实笔者就是想发挥余热将一些有用的知识点、技能传递下去。看到此处的诸君别嫌笔者显摆自己,因为这是笔者的真实想法。所以大学生在求索的过程中,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清楚自己承接上一辈知识、技能、力量的重要性,也要把这些闪光点传递给下一代,从而达到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精神传递之目的。下面内容是笔者2021年接受河南大学《新研究生时代》杂志专访的一些感想,虽然内容是针对研究生的,但还是希望一些精神力量能传承下去,帮助大家成长。

师者:引路导径,追求至善

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同。本科期间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基于自身专业的“通识”知识与技能,而不聚焦于具体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而研究生阶段,要跟着导师做某些核心或者关键领域的具体研究,聚焦于特定的知识领域,要解决科学问题或者探索未知。可以说研究生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导师,导师给出方向、方法,学生去探索研究方法、研究路径。那么,研究生如何与导师相处?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何种相处模式?关于这个问题,在丁老师5月份参加的教职工演讲比赛中找到了答案。

丁老师在我校“中国梦·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中表现出彩,作品《老竹青翠,赤心铁骨》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作品中的“老竹”就是丁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原副校长王发曾教授,主要研究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数学模型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区域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地理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被问到为什么会做这样一篇演讲,丁老师表示王发曾教授对其科研路上的成长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帮助。

首先,给其引路导径,培养思想启迪的智慧。他说:“读研期间,导师给我的指导不是单纯的技法,而是给我方向性的指引。例如,对于一篇待发表的论文,他不会在原文直接帮我修改,而是在旁边标明‘这样表述会不会好一些’‘用这个词会更好’‘应该朝这个方向’等这样的方向性引领或者批注,给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对我的研究生生涯以及后来读博影响重大。”

其次,强调追求“至善”,注重思想碰撞。丁老师很动情地表述道,读研期间,自己与导师王发曾教授就某一专业问题也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是争吵,但单纯是学术探讨,事后两个人在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关系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丁老师强调,在学术问题上,师生之间就应该是自由平等交流,就应该围绕问题进行深入碰撞,否则真理很难在研究中呈现。

最后,外传学术之道,内塑人文精神。除了在学术道路上强调追求真知、不畏探索之路艰辛外,王发曾教授也是一位关心学生,有人文关怀的老师,经常和学生进行深入谈话。对于某些学术不解,王发曾教授常常会耐心地与其研究生深入交流两三个小时,无论是面谈还是打电话,都会认真交流,直到把问题弄通弄透。对于生活中有些细节,导师除了嘘寒问暖的表达外,还时不时送一些衣服、小礼物,让人感动不已。总之,王发曾教授既像一个关心学徒的传道者,也像传递真心真爱的家人、亲人,能解答丁老师所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困惑。“这样的人文关怀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支撑,使我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更深刻,在面对一些困难时就觉得没那么难了”,丁老师说道。

刚刚入学的研究生常常会担心导师不喜欢自己。那么,导师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丁老师表示,对于这个问题要分为理想与现实两个方面。就理想层面而言,导师常常希望学生参加过一些项目、比赛,掌握一些专业技能;也希望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强,办事灵活,能很好地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具备一定的执行力;还希望学生有一定的想法,能带给导师思想上的灵感;更强调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例如身体素质好有韧劲、具备驾驶能力、能适应调研等。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理想的状态,现实生活中,丁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能够按照导师要求、时间节点开展任务,有较强的执行力。此外,研究生还要能够及时跟导师反馈,以产生有效的互动,否则在整个过程中,导师并不知道进程,从而白白浪费了时间,也就影响了工作的效率。第二,能够脱离导师的“拐杖”作用,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某些自己不会的问题,研究生要思考自己缺哪方面的技能,主动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具体而言,不会的软件就去自己学,不懂的问题可以找视频自己看,也可以跟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总之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干瞪眼。第三,能够顶得住导师的“火气”,具备听进一些尖锐建议的胸怀。科学探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一番苦难,甚至实验操作好几遍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此要做好“渡劫”的准备。如果研究生仅仅因为一次实验没做出来就灰心丧气,听到老师提出一点批评意见就气馁,只会让自己压力越来越大,科研的路也就越走越窄。因此,在师生相处中,如果研究生觉得有时候老师说的话太尖锐,不要急着反驳,而要学会听得清“话里”的期待。此外,丁老师指出,研究生也不能时刻紧绷着神经,要学会通过喜爱的运动进行调节,尤其当做出一定成绩时可以适当放松一阵。

学者:追根溯源,持之以恒

所谓研究生,也是学者的一种,但只是刚入门的探索性学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学术论文上。如何发现选题、撰写论文以及发表论文也是研究生普遍关心且困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丁老师曾在2019年独立完成并出版了《研究生是如何炼成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导引》一书,目前该书也在各大平台热销。被问到为何会想要出一本这样的书,丁老师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常常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而且经常出现懈怠、意志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给予一定的方法引导;也发现一、二年级的研究生存在文字表达能力不强、句子之间的衔接缺乏语言逻辑、画图能力不强、论文格式不正确等问题,需要给予科学的指正并纠正其常见的问题。这些都是同学们的普遍问题,自己与其一遍遍给每位同学讲解,不如将其整理成一本书,供所有同学参考学习。除此之外,丁老师认真思考后,发现学术问题、科研写作背后是师生相处问题,因此其著作中也指出了师生相处的一些原则,为不懂师生相处之道的学生提供了一些方法。

如何界定一篇论文是否是优秀论文?丁老师认为,并不是非得发SCI几区或者发CSSCI顶刊的论文才是优秀论文,对于初涉研究之路的研究生,除去资质、禀赋的差异之外,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加工和实验,解决一个科学问题,探索出一些规律就具备了学者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方法引领下的创新发现或者有不一样观点的论文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都困惑的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问题,丁老师认为首先要选好题、聚焦前沿,因为学术前沿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为科学的前进贡献力量。如果导师没有给自己提供选题方向,自己就要多读代表性、典型性文献并努力读懂,进而找到一个问题去探索和攻克。丁老师指出,研究生要明白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出主要靠的是自我探索的能力,其本质是自驱力,因为学会带着科学问题去探索,才能在探索的路上不畏风雨、勇闯险途。在论文投稿阶段,一定不要盲目投稿,应该多找导师把把关,把框架体系弄得再合理一点,把语言再做一些凝练、把图件再优化一下、把内容弄得再深入透彻一点,这样投稿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此外,研究生阶段常常听到有同学抱怨导师对自己“放养”。在丁老师看来,如果导师对自己要求比较松,而自己又从不主动进行思考,那才是真正的“放养”。我们不可能永远遇到带领自己成长的人,因此书籍、视频、身边的同学等都是老师,让他们进一步引领你成长。因此,研究生要学会自己想办法,寻求正确的路径去攻克难关,最终一定会拨云见日,遇见闪光的自己。

“人”者:内外兼修,历劫渡难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内卷”与“躺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很多同学主张“反内卷”,但是我们要明白“内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过去专科生、师范生就可以有非常好的就业岗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信息的更新迭代,社会对专业性人才尤其是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主动思考”技能型人才要求更高、需求量更大,因此很多本科阶段的通识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近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涨的原因。

此外,庞大的研究生规模也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学业上形成竞争,而激烈的竞争必然带来“内卷”,也塑造了一批适应“潮流”、懂得“变通”的新型人才。因此,“内卷”是正常现象,我们没必要为此过度焦虑,更不要选择“躺平”。即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标不一,也都要适应社会的迭代更新,获得一技之长,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和自身的责任使命。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压力,我们应该一点一点克服,即使每天进步一小步也值得赞赏。丁老师指出,在这个日趋竞争化、淘汰化的环境中,不必每件事都做到顶尖,只要比一般人稍好一点就可以了,也就是“7分”原则,多项事情你都做到了“7分”,那么你在时代竞争中的综合素质就高出很多人许多倍了,这样你在不知不觉中能力也有所提升了。丁老师强调,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特质,不为某些“名”“利”迷失方向,因此在这个自由开放、创新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独立性,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眼里,而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追求,因为这个想法和追求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人保持身心的健康。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反思读研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不要总顾及别人的想法,应该想一想有没有满足自我内心价值追求的东西,说不定这些就可以让自己获得成就感。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下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丁老师认为要缓解压力,就要正确分析压力的来源。首先,如果是学业上的压力,就要考虑是自己能力不足还是缺少与导师、同学的交流,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技能。如果是缺乏某方面的技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弥补,也可以积极主动向身边同学、老师请教,解决“短板”带来的苦闷和技术难题。“不愿意改变自己缺点的人,一般成长都比较慢”,丁老师说道。其次,来自生活上的压力每个人都会有,不要怨天尤人,躲在象牙塔里靠哭天抹泪疗伤。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就可以试着让自己适应环境、融入环境。丁老师强调,研究生的适应和改变,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保持正确认知的自省,不要没有底线和原则,甚至为了某种利益而丧失了真我。最后,如果是情感方面的压力,就要厘清主次关系。丁老师指出女生通常比较感性,男生可以多站在女生的角度想问题,双方多一些理解与沟通,保持积极健康的人格与心理状态。丁老师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情商方面的书,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技巧的,有时候一个笑声、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化解尴尬的气氛。

新生:勇者无畏,砥砺前行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接近尾声,因为本期杂志是新生专刊,希望丁老师能给刚刚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或寄语,帮助各位准研究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为此,丁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要研究出来点东西,对得起“研究”二字。本科时期是通识教育,有固定的答案和解题步骤,而研究生则要在导师的指引下钻研一个领域,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进行论证、攻坚克难,因此研究生既需要有方向做支撑,也需要一颗积极向上、砥砺前行的心做支撑,正所谓“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莫写一句空”,所以别“躺平”,努力研究出一些成果,对得起研究生的身份。其次,要学会适应平凡,别变成压力“困难户”。由于每个研究生的性格以及适应环境、压力的能力不同,因此在前进过程中不要总想着达成最高目标,只要能够比目前的自己上一个台阶就可以了,也就是前面的“7分”原则,切忌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自己畏首畏尾,成为半途而废之人。最后,要有专业上的职业规划,培养安身立命的技能。希望每个研究生入学后都能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努力夯实专业技能,使自身所学足以支撑起未来的职业所需。同时研究生也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自己锻炼得更有韧性一些,能独自抵抗困难和应对复杂的社会关系。

正如丁老师所言,“研究生就是在导师的引领下进行‘青灯苦修’,就是要经历劫难才能取得‘真经’,因此,希望研究生要常带着使命、熬得住苦修、抓得住机遇、练得好硬功,在三年的坚持和磨砺下,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此外,要掌握一些与周围人相处的技能,遇事解事,多从对方角度考虑,这样我们的心理会更加健康,也会少一些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