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6/50433356/b_50433356.jpg)
第8章 八部金刚功
凌晨,天边一抹阳光出现。
忙碌了整整一晚上的顾清坐在书桌边,扒拉着手中的稿子,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80年代和前几年最不同的就是服装上面已经不以单纯的蓝色中山装和绿色的怀旧老时装为主,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时装。
这一点在燕京城的大街上面特别的突出,连衣裙这种衣服原本应该在大街上面禁止,可是现在却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白衬衫,直筒裤也是一样,昨天混混穿的就是直筒裤,不过这些都是由的确良制成的,价格昂贵,却又不需要布票。
有钱了一定要换换穿搭!
顾清下意识的往旁边掏了掏,才发觉口袋里面已经没有烟了,无奈的笑了笑,这段时间没了娱乐方式,这烟是一根接着一根。
要换成前世的话这个时候应该打开起点中文网看小说给作者投月票了顺便评论几句。
可是现在小说也没得看,短视频也没有,更别说ktv,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了。
下去逛逛准备吃饭吧。
等编辑闲下来,应该会去带他逛逛燕京城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这个算得上是惯例了。
顾清先是去领了一块钱补贴,然后自行车一蹬就扬长而去,这一次顾清换了一个方向。
慢慢把这附近的地图一点一点的给它开扩出去,长这么大,他总有一种感觉。
顾清一直有这么一种感觉,好像一直被冥冥之中的一种等级限制住了,要有大的进步,或者接取别人给的任务,才能去别的地方待一段时间。
在《燕京文艺》左边的另一条街左右的位置,有几个家长领着自家的小孩做体操。
顾清把自行车停在一边,也跟着做了起来,没事情干多进行点体育锻炼确实可以。
不过顾清做的可不是什么体操,叫做:八部金刚功,做多了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第二部可以给肾虚的男同志们补肾,第三部更是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要是觉得自己不行的,可以多做做第二部。
“顾清,大早上的搁这练体操呢,看不出来你小小年纪还挺注重养生的,怪不得你的皮肤长得这么白嫩。”
顾清听到路遥的声音,做了一个收势的动作,这才回过头去看,看见路遥正一脸笑意。
左手里面的袋子还装着豆汁和油条,右手是装满茶叶的保温杯。
“是在练体操。”
顾清的话都已经到嘴边了,但是想起来这年头关于宗教的东西还是少说比较好,就没有继续说下去,气功热还没开始呢。
路遥看了看四周快速凑了过来,小声说道:“你注意一点,瞅着这东西不像体操,但是你得来一套掩耳盗铃。”
“不管是谁来就硬说这是体操就行,问题不大,最近已经开放了许多,79年还有什么气功代表团之类的。”
路遥问:“不过我这看你不像是佛教的东西,道教的?有点真用处不。”
“害,你别小瞧,还真有点真用处,虽然没有那神功,但是可以强肾健体,还对预防心脏这方面的疾病有好处。”
路遥听到真有点小作用,便也动了几分练功的想法,虽然说他现在正年轻着。
但是架不住以后会会老去,多锻炼身体,好好养身,总是没坏处的,而且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跟他聊聊那本《南明史》的事情。
“教两手你的这个什么功夫,待会我请你吃个饭,虽然《燕京文艺》去包伙食,但是食堂里面的终究抵不上外面的饭馆好吃。”
顾清也没有跟路遥客气,能够蹭饭就蹭饭,练个功能去国营饭店里面吃一趟稳赚不赔的买卖。
“行呀,我刚才路上过来,正好看到家国营饭店,练完功咱们去那里试试,到时候我可不跟你客气啊!”
顾清说是练功,其实就将这一套的功夫介绍了一下,八部金刚功新手做的话容易出问题,没做好特别容易出汗。
路遥就是个例子做了大半个小时,已经做的一身满头大汗,纳闷着是大冬天怎么这么热,这身体怎么净不爽快呢。
路遥看顾清的这副样子还得再打好几套,这哪还能吃得消,赶忙拉着顾清让他顺路把稿子带上就去国营饭店了。
顾清一进饭店也没有太客气瞅着燕京特产点,两个烧饼一盘腌白菜,一碗炸酱面和双料的面茶。
顾清剥了一颗蒜,然后用筷子把面条卷起来连同那一颗蒜一同塞到嘴里面,那味道别提有多爽。
比起以前当知青的时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路遥倒是没觉得贵,看起来数目多,但多素菜,来几个大荤菜,他就肉疼了,见顾清已经开始嗦面了,便说:
“你的第一份稿子就是投给陆元新的?你这份稿子要是投《延河》的话,原稿困难,细修之后的版本可以。”
“不过这本《西安的荔枝》有一个优点,拿去版权改编的话,我感觉会大火,这书的剧情太合适改编了。”
顾清放下了筷子,笑了笑:“这本作品的诞生之初,就是奔着版权改编来的,所以他才注重通俗性。”
“水浒传原著虽然有些难懂,但是在民间游说的说书各种表演他们是不深奥的。
“而且现在华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各行各业都有新相貌。”
“我认为咱们这些搞文学的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就只注重于纸面的形式发展了要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我想创作一本就连三岁孩童都能读的文学,但有心之人仔细品读也能集中读出丰富哲理这才是我的目的。”
路遥听了以后先是愣了愣,脑海里面把顾清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重新播放了一遍,斟酌了一番才开口道:
“你这讲的好啊!我也觉得当今的文学需要变革了,伤痕文学太过注重于描述悲惨现状了,读起来几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根本就不符合现有的状况,改编起来也不太适合后面的发展,你这本就恰到好处,还能起到普及历史的作用。”
“请人翻译一下,放到海外也可以试试,让外国人好好回忆一下大唐盛世,现在就看《燕京文艺》舍不舍得下次大成本了。”
海外改编!这种事情说实话顾清都还没有规划的这么远,不过听路遥的言语之间,似乎这本书就拥有着改编的潜力。
能海外改编对于文化传播这一块的意义可就大了,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的让外国人对华国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绝对是很有意义的!
“那《延河》能舍得这大成本?”
路遥并没有回复这句话,而是从口袋里面拿出了另一幅稿子,这幅稿子不像西安的荔枝,也不像他写的明清史。
这是路遥自己写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