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6/50433356/b_50433356.jpg)
第62章 还可以加钱!
顾清原本面对陆元新的请求,想下意识拒绝,但是一想到百元的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加钱!陆元新给的钱实在太多了,谁能抵挡得住加钱居士!
顾清不心动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可是百元的价格!已经可以购买很多东西了。
在80年都没出现过这个面值的货币!有的这一笔钱还能赚到他的钱包变得充实许多,距离买房计划还能再进一步!
顾清仔细一想还真别说还别说这么仔细一想好处真不少,写一万字也就一两天的功夫,写大纲撑死五天这钱来的真的太容易了。
毕竟有超强记忆,然后再加上一些合理的想象修改一下切换一下侧重点,质量高写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差。
参考的书和资料还不需要专门背诵,《禁城记趣·景山》,《单霁翔带你走进故宫》这两本书就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顾清问道:“这价钱来真的?不开玩笑!如果说要是加钱能加多少!再加二十五成不成。”
“不开玩笑,能再给你再加二十块钱,作品要写得更细致,最起码写出来的字要带点书法韵味。”
“一百三十。”
陆元新忍不住笑道:“好,你个顾清,这价格还有本事越砍越高,最多就给你一百二十,你要不肯写我就去找别人了。”
“大文豪沈从文,汪曾祺我都认识要不是看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份上,我还不肯找你了,百元这价格已经够不错了!”
讨价还价经典战术,你要是不肯这样的话,我就去找下家了,这一招百试不厌,不过放在顾清眼里却能从中找到好处。
顾清点了点头:“一百二就一百二,哪天能不能介绍沈从文给我认识认识,我想见一见他我想跟他好好在作品上面进行交流。”
陆元新是在书法界里面的人物,恰好沈从文也对这书法感兴趣他们两个通过一些渠道认识并不奇怪。
顾清也一直知道,但是没有什么很好的机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开口,跟沈老爷子见一面聊一聊文学创作什么的。
沈从文这个人的文笔不用质疑,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曾有人一度怀疑他的《边城》要不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
早就能拿下了中国首个诺贝尔奖了,而沈从文对于作品也很舍得花功夫。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将近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沈从文恰好不在人世。
沈从文为了写这本书几乎花光了所有精力,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还是历史学家。
对情书这一块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应该能对顾清接下来的作品创作提出不少的意见。
陆元新点了点头:“没问题,你认真写大纲就好,正好下午我跟打算约一起喝喝茶聊一聊书法,到时候就到你的招待所来。”
“那我就先回去写了看故宫这一副模样,想要逛完怕是得花三天三夜才行,反正这儿离《燕京文艺》也不远有空再来。”
陆元新点了点头:“行,那我就先带着余烨在这里逛逛,你赶紧回去写吧,正好可以给你多留点时间。”
在旁边的余烨还继续写着来故宫的感受,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辉煌的宫殿,还没有察觉到刚才两人已经完成了一笔交易。
如果让他知道有这么大一笔钱可以赚的话,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参加,毕竟对于现在的余烨来说一百块钱这个数字说是天价也完全不过分。
此时的余烨刚写完稿子,打算伸一个懒腰,却发现顾清的人已经从旁边的四合院中消失。
“顾清同志呢。”
“顾清他有灵感已经回去写稿子了。”
余烨心中忍不住感叹顾清同志真是勤快,都在一个月时间内写出这么多作品了居然还继续写。
余烨也要跟上脚步才行,不能辜负顾清同志的厚望。
“总待在这里没意思,接下来带你去看看几个比较著名的宫殿去,说不定还能见到外国友人呢。”
…
顾清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很快就到了招待所里头,不过他一进门第一时间不是去拿笔,而是去翻从家乡带来的蛇皮袋。
然后从里面拿出一罐茶叶,泡上一壶浓郁的热茶,这样子能够让变得精神不少,不至于在写的时候犯困,然后降低稿子质量。
顾清喝了一口热茶,开始思索了起来写文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只有越写越好,没有越写越差。
这一百块钱的大纲也敷衍不了,必须得花点心思去写作品才行,大体的结构是有的,但是更详细的还得再多花心思。
故宫虽然说传承时间的长,但是真正让人记住的也就那两个朝代,元朝写的书本身就没什么人看,更别提元大都了。
读者完全不懂是不可能行的,实体这玩意虽然有点讲究,但是要是写的东西要是太新,写夏商周,虞朝,古唐朝要是不带玄幻真没人乐意看。
想要尽可能抓住多的读者,就要往半懂不懂的方式去写,写的人物一定要有知名度,像雍正顺治那样子。
顾清拿起软毛笔在纸上将钱是他能够记住的清朝书籍的名字全部罗列了出来,然后对比他们的流量,再将一些书籍划掉。
后世清朝比较优秀的那几本书比较少在顾清的记忆里,他闲暇时间看过的书大多数都是围绕着皇帝写的。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凌力的《少年天子》,李正的《成为雍正》也还可以,还有《初恋是慈禧》…
顾清突然察觉到有点不对劲最后一本是什么怪书划掉划掉,必须花掉在这年头写这么一本的话,光是这标题就得被人骂的狗血淋头。
这年头可不兴噱头风格,而且虽然说这一个标题能起到类似于视频的那种展现,但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仔细一想就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好了,文笔不错,而且还有影视改编,虽然描写清廷生活,却又不限于小小的紫禁城。
而且这本书还有知名梗比如皇爷爷是我大清第一巴图鲁,将皇位传位于金陵副将马国成,跟前一本作品看着不至于那么严肃。
倒不是说凌力的《少年天子》不行,那个最起码还是拿过茅盾文学奖的,剩下几本书还是放到后面去一定会比较好。
顾清在确定要写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以后开始顺着记忆里面的书籍,软毛笔沾了沾墨水皱巴巴的宣纸上面形成一个个墨迹:
瘦西湖是扬州的著名景点有着丰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这儿的风土人情包括每月正二月的庙会,别名“增福财神会”。
邹思道是无锡有名的才子,在应试南京春闱的时候,因主考官的原因导致名落秋山,还被朝廷严令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