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语书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26/50268126/b_50268126.jpg)
第40章 我看得懂
男生身上带着一股清香,不像是香水,像是某种洗衣液的味道。李知鹤手脚僵硬,第一时间差点忘了推开他,也可能是因为对方的动作十分轻柔,带着小心翼翼的意味。
等到李知鹤反应过来准备伸手推开他的时候,对方却先一步松开了手,垂着头一声不吭地大步离开了。
由于这个陌生的拥抱,李知鹤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在大巴上脑袋也混乱无比,最后勉强在动车上睡了几个小时,睁开眼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在江阳市火车站了。
“之后保持联系,”沈识微抬了抬眼镜,“成绩大概在一周后公布,正好是下周六,到时别忘记查成绩。”
“好的。”李知鹤说。
“到时我会通知你的,我们一起查吧。”
李知鹤点点头。
“我往这边走了。”
沈识微离开后,李知鹤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上面日期显示是8月1日星期六,傍晚六点零八分。
火车站回家的末班车是七点,得抓紧时间了。
李知鹤坐在公交上,看着窗外逐渐模糊的夜色,心想,时间过得真快,居然已经八月一日了。
大约两个月前,李开琼结束了高考,经过一个月的等分时间,终于在七月份迎来可公布成绩的日子。李开琼考的不错,分数线高出一本线近乎100分,Z大应该是稳了。
Z大也李开琼的理想大学,李开琼毫不犹豫地填报了Z大,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开琼在李村出名了。
在从来没有出过名校大学生的李村,李开琼考上Z大是一个轰动的新闻。从成绩出来到现在,给李胜辉孙石英夫妇的电话就一直有人打进来,其中大多是亲戚打来的,还有部分是村支书打来的。
李胜辉孙石英夫妇看到成绩也笑的合不拢嘴,对一辈子都是农民,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李胜辉孙石英而言,李开琼考上Z大,就像古代的农民中了秀才,是能为列祖列宗增光的事。
昨天起,李胜辉孙石英就带着李开琼去G省探亲了。G省是孙石英的老家,和Z省中间隔着几万公里的路,绿皮火车要坐上三十多个小时才能抵达。由于路途遥远,李开琼三姐弟长这么大,也只回去过两次。
现在家里,就只剩下李知鹤和弟弟李正初两个人。
“我后天开始,一整个白天都要在龙时镇兼职,你自己记得吃饭。我五点下班,大概七点会到家。”李知鹤洗完脸出来,对正在电脑面前打游戏的李正初说。
“哦,知道了。”李正初说,扭头又问:“什么兼职啊?干多久?”
“导游,就三天。”李知鹤用毛巾擦干了脸。
龙时镇是个旅游古镇,暑假人多,最近在找本地导游临时工,她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应聘,没想到对方根本不问年龄就让她去上班了。可能是真的很缺人手吧,
刚好任翰林昨天来了消息,说会晚几天到,正好她也想带他去龙时镇转转。
“哦哦。”李正初扭回头,继续盯电脑屏幕。
李知鹤看了眼时间,走过去说:“好了,到时间了,十点了,不能玩了。”
这也是孙石英的嘱咐,管着李正初,玩电脑不能超过三小时,晚上十点以后也不能玩。
“啊啊——知道了,我这把结束就关机,好吧?”
8月的H城热的像个蒸笼,从早上七点李知鹤就能感受到这一天太阳的毒辣了。她戴着帽子,躲在大石头的阴影里,不时抬头看一眼马路。边上就是龙时古镇的入口标牌,一块大石头,边上围着绿荫和鲜花。但天气太热,绿草和鲜花都蔫儿蔫儿的。
任翰林说他今天到,从H城过来的,大概八点能到。
八点十分,一辆旅游大巴在古镇的入口处停下,从大巴上下来一群戴着白色鸭舌帽的游客,有老有少,拖家带口,吵吵闹闹往路标石头那拍照合影去了。
见游客大部队朝这涌来,李知鹤稍微挪开了些,给他们让位置。
李知鹤站在石头侧边的阴影里,抬表,看时间。
都八点十分了,怎么还没来……
就在这时,李知鹤的肩膀被人从后面拍了拍:“哈喽,等久了吧,李知鹤?”
李知鹤回头,一张鸡窝头,一个渔夫帽,一个鸭舌帽。总共三个男生,个子都很高。
鸡窝头笑的极为灿烂,戴着渔夫帽的朱宣文对她微笑,最边上戴着鸭舌帽的男生还戴着口罩,看不清脸,帽檐边缘露出几缕浅金色的头发。
“咳咳,”任翰林掩饰性咳嗽,“计划临时有变,多了两名随行人员。”任翰林指了指朱宣文,“这位我就不介绍了,反正都是熟人。”
“而这一位,是我同学,听说H城好玩,是来旅游的。前阵子得流感了,没办法,只能戴口罩。带三个人玩,你不介意吧?”
李知鹤说:“嗯,不介意。”
“太好了!”任翰林拍手,“我就知道咱们小知知最好说话了。”
李知鹤:“……”
朱宣文一脸嫌弃,然后从随身包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顶白色鸭舌帽,往李知鹤脑袋上一扣:“本来就够黑了,别到时候晒成黑炭了。”
“这不是旅行社发的帽子吗,就你臭美,非要戴自己的帽子哈哈哈。”
“脸拿远点儿,热死本大爷了。”
听到熟悉的京腔,李知鹤心里感慨:这两人不在一个高中,关系还这么好啊。
想起学校,李知鹤问:“上次忘了问,你去了哪个高中?”
“剑桥国际高中,我和他,”任翰林指了指从一开始就一言不发的鸭舌帽,“一个班的。”
李知鹤点了点头。
任翰林从初中成绩就一般,应该上不了四中。
李知鹤看着走在她前面的一点的鸭舌帽,身体不好也出来旅游吗?
“等我几分钟。”
李知鹤让他们在树荫下等一会,自己跑到古镇里的小诊所,买了几付退热贴,顺便没了四瓶冰水。
“都吃早饭了吗?”
“路上吃了。”任翰林说。
“那就好,给,冰水。”
三个男生接过了,似乎都有些不好意思。
“谢谢。”朱宣文说。
“这种事怎么能让你一个女生来做?”任翰林说。
李知鹤安慰任翰林:“这里我比较熟,怕你走丢。”
任翰林是个路痴,和他熟的人都知道。
任翰林:“……”
朱宣文眯着眼睛笑,指了指李知鹤手里的塑料袋:“里面是什么?”
李知鹤把退热贴从塑料袋拿出来,往前递给鸭舌帽:“防中暑的,你带着吧。”
厉以年:“……”
安静了几秒,厉以年才伸出手收下。
“……谢谢。”鸭舌帽低声说,嗓音确实很哑。
李知鹤早就想好今天的安排了,上午带他们玩游乐设施,中午吃饭,下午外面太热就带他们逛逛古玩店,傍晚等太阳没那么毒辣,可以出来玩玩水上项目。
任翰林和朱宣文的兴致很高,一上午几乎把所有刺激的娱乐设施都玩了个遍。快到饭点了,任翰林还执着于套圈游戏,买了一捆塑料圈挂在手臂上,不套中他想要的土陶花瓶就不肯走。
朱宣文在树荫下认真看两个老人下棋,带鸭舌帽的男生则站在一块古碑前,似乎在打量上面的内容。
李知鹤想了想,走到了鸭舌帽身边,跟他介绍:“这块石碑记载的是孙权童年到少年时期的生平。孙权生于公元182年,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孙坚英勇善战,但在孙权年幼时就去世了。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教导他和他的兄弟们。”
“孙权的哥哥孙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并在江东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孙策对孙权的成长影响深远,孙权在兄长的庇护下学习军事和政治。”
“孙权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他在孙策的指挥下,开始参与管理地方事务。孙策非常信任孙权,把他视为接班人。”
“在孙策被刺杀后,年仅18岁的孙权继承了兄长的事业。在众多将领的支持下,孙权成功稳住了江东的局势,并逐渐发展壮大。”
厉以年看了她一眼,又转过头,看着石碑淡淡道:“我看得懂。”
李知鹤脸一红:“我知道,但这些字太小了,很多游客都不愿意仔细看,我习惯了讲给他们听。”
她看到男生的耳朵和脖子都被晒红了,就说:“这儿太晒了,我们去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