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学霸,我只想专心搞科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颜吴迪

晚饭后。

李兴业背着双手,再次前往陈国梁的办公室。

今天他收到李枫论文的过稿回信后,到现在都高兴一整天了。

脸上总是有掩饰不住的欣慰表情。

“李枫这小子是真不错,没想到堂堂顶刊总编,看到他这篇文章,竟然放下老脸来找我,生怕我一稿多投,总算找回点脸面咯!”

李兴业心里可不是一般的欣慰,他到现在还忘不了总编找他时候的表情。

那幅生怕他撤稿的生动表情,能让他高兴好几个月。

有点期待看到老陈头的惊讶表情是怎么回事。

李兴业满怀期待地敲开陈国梁办公室的门。

“老陈啊……哦?小颜也在,不介意我坐会吧?”

李兴业笑呵呵自顾自地坐在木质沙发上。

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除了陈国梁外,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干练的女人,正恭敬地站在陈国梁身边。

看到李兴业走进来,颜吴迪微笑着打完招呼,去一旁泡茶了。

“你这老头,都已经坐下了,我还能说什么。”

陈老停下手头翻看资料的动作,好奇问道:“又是什么妖风,把你这个大忙人给吹过来了?”

“李老师,您喝茶!”

颜吴迪泡好茶后,恭敬地双手递给李兴业。

“吴迪啊,你最近在忙啥呢?”

李兴业没去搭理陈国梁,转而笑呵呵地问向颜吴迪。

颜吴迪眨巴着眼睛,一时间有点不知道怎么接茬。

“小颜在忙下一篇文章,怎么,你又想套话是吧?”陈国梁说道。

“我这不是关心一下小颜嘛,”李兴业继续笑呵呵地说道:“有时间多去跟小茹交流交流,年轻人思维活跃,说不定就会蹦出什么新想法来。”

“好的,李老师,我前两天还跟静茹讨论类器官来着。”

颜吴迪乖巧回应:“那就不打扰您俩了,我先回去了。”

陈国梁点头说道:“行,你的问题,我看完这些资料给你答复。”

“好的老师,辛苦您了!”

颜吴迪出门后,慢慢带上办公室门。

“说说吧,又有什么好事?”

颜吴迪离开后,陈国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悠悠说道。

“嘿嘿,也不是什么大事,”李兴业舒服地靠在沙发靠背上,满脸嘚瑟的表情:“小茹的学生,前不久发了篇文章而已。”

“哦?那不错啊,肯定得有20分以上吧。”

“嗯,确实是20以上,影响因子也就只有44.1而已。”

“嗯?!”

一听这话,陈国梁的脸色瞬间变了,脸上惊讶的表情却是怎么也藏不住:“这,你又捡到宝了?嗯,难道是《细胞研究》?”

作为一国院士,对那些个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一说影响因子的具体分数,就能很快猜到具体期刊名。

“不错,也是侥幸,遇到好的选题了,这不,总编亲自打电话过来,求着我在他那发表,本来还想试试自然期刊的一些子刊来着。”

李兴业半眯着双眼,很是享受陈国梁一脸惊讶的表情。

平时总被你装到,这下我算是能板绘回一程了。

“什么文章竟然让那位这么失态?”

陈国梁原本只是惊讶的脸上,逐渐露出几分郑重来。

要真是像李兴业说的那样,连顶刊的总编都放下身段,甚至主动要求某篇论文一定要在《细胞研究》上发表,那足以说明这篇文章的重要程度。

“我发给你看看吧。”

李兴业说完后拿出手机,将早就准备好的PDF文件,转发给陈国梁。

陈国梁接收后,立即打印出纸质版,他不习惯用电脑或者手机看文献。

随后,办公室里立马安静下来。

除了李兴业喝茶时发出的杯盖碰撞声,就只有陈国梁翻文献时发出的纸张摩擦声。

半小时后,陈国梁摘下眼镜,长叹口气说道。

“后生可畏啊,竟然有这样的大才!”

“嗯,是挺不错,大一就有这样的成就。”

李兴业放下茶杯,又是一句惊为天人的话说出口。

“大一新生?!”

果不其然,陈国梁惊讶地立马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早就顾不上平时一直注意的仪态了。

“大一新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当年可是连辉瑞,都没能研发出万艾可在心血管领域的成果!”

李兴业没说话,只是翘着二郎腿,悠哉地欣赏着自己好友惊愕的表情。

屋里沉默了好半晌后,陈国梁呆滞地看了看一脸嘚瑟表情的李兴业,又低头看向桌上的文献。

他心里五味杂陈,惊喜,感慨,兴奋纷纷涌现在他脸上。

此时陈国梁内心极为复杂,很多年没遇到过这样的人才了啊。

木讷地坐回座椅,他神情恍惚地盯着手里的文献标题看了好一会。

这份文献,让他想起很多尘封多年的回忆,仿佛再次置身当年群星璀璨的时代。

在那个辉煌的时候,他和李兴业都只能算是其他人的陪衬。

当然,在中农这个双一流高校里,也出过不少天才级青年俊杰。

他和李兴业就带过好几个出来,现在正在各个部门担任关键职务。

李兴业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说道:“不就一篇文章吗,不至于哈,你看看你啥表情,都快把眼珠子瞪出来了。”

说是这么说,但当时听王静茹说李枫才大一的时候,他也没比陈国梁好多少。

能发44分顶级期刊的人很多,就算王静茹和颜吴迪都发过好几篇。

但令他们最在意的是,李枫现在才大一。

大一就能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这就有点夸张了,指不定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

“什么叫不至于,你就继续给我装吧,我还不了解你,当时小茹跟你说的时候,你又能好到哪去?”

陈国梁满不在乎好友的调侃:“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小汪了。”

“害,别想那么多,不就才44分的文章吗,而且才一篇,小汪的科研能力可不是这小子可以比的。”

李兴业看似谦虚,其实心里乐开了花,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被陈国梁拿来和小汪比的。

小汪当年还在中农上学的时候,就狠狠地震撼了他们好几次。

如今在中科院里,更是如鱼得水。

一个个国家重点项目在他手里,就跟玩似的被一一攻克,而且耗时还能出乎所有人意料,妥妥的一代天才般的国宝级人物!

幸亏当时发现的早,在经过大家一致认同后,以极为宽厚的待遇,让人留在国内了。

不然这样的冉冉新星要是出国留学,肯定就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