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机械屎山
在码农界,有一个业内黑话叫做“代码屎山”。
指的是一任又一任鱼龙混杂的程序猿,在糟糕的项目管控下,用一坨又一坨完全无用、层层堆叠、让所有人避之不及的二进制粑粑,搭建出一个庞大、复杂却又能低效运行的项目。
这些聚沙成塔的二进制粑粑越堆越高,终于堆得跟巴耶赫利的矿渣堆一样壮观巍峨。
所有人都知道这座祖传的粑粑山不够体面,但只要程序能跑,还没蓝屏,也就没人敢于清理,哪怕if循环几亿次。
人类基因也可以算做这样一个陈年累月硬堆出来的粑粑山。
超过九成的基因组都不发生任何作用,只是默默存放人类从单细胞生物到万物之灵的所有演化记录,感染过的病毒,以及乱吃东西踩过的坑。
只是因为人类生存并未受到血脉中这座粑粑山的影响,也就听之任之了——不认命也没办法,谁敢手欠乱改,可能直接被粑粑活埋。
古登伯格用“做加法”心态搞出来的这辆6-8+8+8-6轮式的三联式机车,完全当得起“机械屎山”这个尊称。
车架上下的蒸汽管线排布得又多又密,蒸汽阀门见缝插针。
走行部满满当当的制动风缸、弹簧组、均衡梁和阀杆。
烟箱前脸各种有用的、没用的设备琳琅满目,连复式空气压缩机和五孔压油机都装了复数,每个设备又有几根管子和拉杆与机车发生联系。
司机室里,围绕锅脸四周,各种仪表像是开了一个钟表店,主打一个眼花缭乱的复古美。
但李铁看中的不是这些,他也没打算让这个体重超标的大家伙出门营业,以加纳利平均轴重不超过二十吨的轨道状况,钢轨在这个大家伙的轮子底下跟巧克力做的也没区别。
作为一座“机械屎山”,大胖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复杂,别的干线机车大概九千到一万五千个零件,这辆三联机车接近四万个。
这就意味着——从别的机车上拆下一个转向架,如果机械完整度掉十个点的话,这辆车顶多掉三个。
李铁甚至可以在这辆车上继续堆粑粑,人为推高它的复杂度,让它可以在卡Bug的时候,能自己长出更多稀缺复杂的物品。
更多的卡车引擎,更多的军标钢材和更多更有趣的大砰砰……
古登伯格在这三辆车上倾注的心血,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改装思路,还有通过各种渠道,在吉尔玛拉这个机车制造中心所能找到的全部尖货。
都是新世界里的尖端科技。
比如自动加煤机、高压锅炉、引射烟囱、滚柱轴承、鳍片管——甚至是煤水车底架上安装的性能极为优秀的新型三轴转向架——如果套用游戏概念来描述,这些都算新世界蒸机领域的橙色装备。
遇到这老些版本更新的好东西,偏偏手里又有一座机械屎山和与之完美契合的维修Bug怎么办?那肯定是拆拆修修,再拆再修,直到把每辆车都搞成热热闹闹的圣诞树和小猪佩奇。
老场站里自动生成了能轻松承受三联机车重量的重型轨道,在大肯和小里尔克的帮助下,李铁使用连接梁在煤水车后面连挂了装甲搭载平板后,整车长度就到了机修车间能够容纳的极限。
因为还缺着一侧低压汽缸,动力输出失衡,大胖车没法自己开行入库,只能用375慢慢顶进去。
系统提示中,工具人李某再次讪讪地走出机修车间,自动关门,自动亮灯,Operating,支付煤铁物资,选择完全修复。
-----------------
跑工时的间隙里,李铁回到车站顶楼的站长室。
按开指纹锁,换鞋,洗手,烧水,摊在姥爷的躺椅上闭目回蓝。
分不清是梦境还是回忆,但脑海中小溪一样潺潺流过的情景分外清晰。
放学的李铁背着双肩书包,跟几个铁小的同学一起,溜到货运专线途经的路口,踮起脚尖像一群草原上直立的旱獭,前后左右警惕观望。
“就在这吧,没有大人,旁边有树,车来了有地方躲。”
“铁丝上有点弯,得找块石头砸直了。”
“我带了一根铜丝,肯定比你们的好看,嘿嘿嘿嘿。”
“你们小心啊,如果来的车是4451,那个司机挺坏的,特别爱吓唬小孩。”
“你说的是大背头吧,我爸说他除了吓唬小孩,看见路边有女的就使劲拉汽笛。”
“他要敢吓唬咱们,咱就在大前门的烟丝里塞鞭炮,找机会扔他车里,他上车以后肯定得捡起来抽。”
“要是副司机和司炉先上车抽了咋办?”
“抽就抽了呗,谁让他们爱占便宜呢。”
将一小段铁丝用石块反复锤直,顺放在铁轨的轨面上,双手感知到铁轨上传来的轻微震动后,又侧着耳朵趴在上面听了听,几个熊孩子熟练地钻进路基旁边的灌木丛掩藏身形。
一辆外表邋遢破旧,轴式1-4-1的上游型蒸汽机车拉着货物,在灌木丛前轰隆隆地开过。
上半身探出窗口的司机,看着灌木丛后撅起来的书包和屁股,轻轻笑骂一声兔崽子,拉了下风笛,就继续朝前瞭望。
待火车经过后,对比下突然寂静的世界里,放在铁轨上的铁丝已经被压成了金属条坯。
只需经过简单打磨,再用细线或者电工胶布缠裹出一个握把,就成了一把简易小刀。
拿着它扎树叶,扎虫子,扎作业本,扎一切手贱的熊孩子看起来手感合格的东西,实在是太开心了。
小豆包李铁手里举着那根小金属条,对着那年荒草和破楼掩映的夕阳咧嘴赞叹。
在躺椅上翻了个身,李铁的思绪有点恍惚——小时候的快乐竟是如此简单。
手指敲打躺椅的扶手,李铁心里默默盘算这几天要做的事情。
阿伯伦的清创要尽快进行,手术和修养需要的医疗物资在孟铎港基本采购完毕,现在只需要联络兽医塞西尔,并准备一辆能做手术的无菌医疗车。
同为工业城市,吉尔玛拉与提洛之间交流频繁,老枪匠蒙德利埃不能一直待在驻地,但与车组同行的时候,作为非战斗人员,干待着也很腻味,所以需要为他准备一辆工坊车厢,能画图,有机加工场地和设备,具体如何改造,需要的物品清单,还需要问过老枪匠本人才行。
明天就是混凝土构件养护的第七天,这意味着后天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的“生长”混凝土构件,争取在三天时间里凑齐“果园之主”西索先生需要的数量——在此之前,为了获取原料,需要在巴耶赫利的矿渣丘陵里寻找一个合适的“谷地”,在隐蔽作业的前提下把大量矿渣运进场站,所以还需要搞一台蒸汽挖掘机。
调车线上停留的货车里,囤积着大量从库里雅博尔运回的耐储粮食、孟铎港购买的各类罐头——还有董事先生委托从孟铎港一路送往库里雅博尔的军火原料。
这三辆古登伯格破产后留下的试验机车,即是十七连挂名士兵的富贵家长们凑出来,认领骚乱之夜功勋的份子钱,也包括董事先生提前支付的军火原料运输报酬。
所以明天无论如何都得跑一趟库里雅博尔送货上门,并连夜返回巴耶赫利筹备混凝土构件的生产。
翻身起来的李铁回到自己房间,在从小用到大的书桌上,一笔一划用中文记下备忘。
今天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就是改造医疗车厢和寻找蒸汽挖掘机——联合矿业肯定不缺这玩意,价钱要是合适就买一辆二手的,回来恢复下出厂状态。
-----------------
由于只是补足缺少的一只低压气缸,加上修复全车的正常机械损耗,所以工时跑得很快,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
当车间大门再次打开时,大胖车已经是焕然一新的模样,三个新旧不一的车架和走行部,现在从外观到内涵,全部整整齐齐。
用于改造医疗车的客车,和用于改造工作车的棚车都有现成的,医疗车在老场站折叠的时候会自动达成灭菌消毒的要求,现在只需要按照使用者本人意见做内部改造就行。
想了想,李铁还是决定出去一趟,蒸汽挖掘机的事情,需要他跟休伊特亲自见面说,上午见面时没想到这一茬,现在只能再跑一趟。
走之前伸手触碰大胖车,选择“拆解”,按照三维图示拆出来一套加煤机、滚柱轴承和鳍片管,看着完整度只是下降了一丢丢,就继续关门修复跑工时。
等自己回来的时候,也应该跑完了,不耽误工班进库享受人工buff的加成。
坐上波拉驾驭的马车,赶到驻地说明情况后,李铁又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堡城的联合矿业办公室。
-----------------
等李铁再次从堡城返回老场站,在自动轮播的时代组曲中,早已抵达的众人已经像高度秩序化的蚁巢一样忙碌起来。
梅契尼这位铁道部队的前技术军官,按照兽医塞西尔、修女热妮娅和老枪匠蒙德利埃分别汇总出来的需求,结合之前经手过的同型车厢改造经历,迅速勾画了医疗车厢和工坊车厢的改造草图。
因为吉尔玛拉本身就有大量服务机车制造和车辆制造的配套工厂,所以身处工厂区的新世界驻地坐享地利,各类主流的改造配件与物资一应俱全。
吉尔玛拉没有的,也在巴斯特的走私渠道配合下,得到了充足补充,包括之前李铁所说的冬季车厢升级中要用到的大量观瞄仪器和电子仪器,以及加纳利自身没有出产的橡胶和乳胶等物资。
在李铁值乘剑鱼号前往孟铎港的这几天,梅契尼和小郭带领工班,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辆装甲宿营车的冬季化改造,在此之上的医疗化改造,只需拆除车厢内部分床位后,让油漆店的学徒们按照空间规划调整隔间、布置家具即可。
按照老梅画的草图,医疗车厢会分为大小六个区域:消毒隔间、处置隔间、手术/麻醉包厢、配药隔间、医护休息间、以及尽端的病床区。
每个隔间都沿用原来的卧铺单间,手术室是三间打通,剩下的做病床,总体来说,工作量并不大。
而工班则将一辆棚车推进检修位,取出已经预处理完毕的铆接钢板和其他改造物资,按照草图对这辆“铁轨上的机加工车间”进行全面改造。
人手充足、工艺简单加上熟能生巧,在“灵感频发”和“工时减半”的车间效果加持下,“拉到脚面”的铆接钢板,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贴图速度推进。
另一边油漆店学徒们完成了医疗车厢的隔间调整、家具固定以及手术室照明安排,后勤姑娘们完成接续的卫生清洁,石碳酸无死角消杀以后,在塞西尔和热妮娅的指挥下,手脚伶俐的姑娘们分成车上车下两组,盘头包脸戴手套,登车的还要穿罩衣穿鞋套,药品、器械、敷料、寝具……一样样有条不紊地传递上车,安排妥当。
当医疗车厢的门悄然关闭,手术室里灯光大亮,经常在厨房屠宰活物已经见识过一点血腥的姑娘们,手持镜面分班围在手术台四周时,工坊车厢外的钢板铆接已经完成大半,而油漆店学徒则开始着手处理车厢内墙。
外层铆接钢板解决了车厢防弹和防爆的问题,内饰层则主要解决车厢阻燃、隔音和隔绝冷热的问题,主要分为四层。
靠近车厢墙壁的最内层,是特殊处理过的厚毛毡。
先用特定浓度的明矾溶液充分浸泡,晾干,再放入硼砂溶液浸泡,再晾干,最后用黏土浆涂抹,这是第一层,阻燃隔音保温效果拔群。
第二层是软木,使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继续强化以上效果。
第三层是走私进来的天然橡胶夹层,增强隔音和气密能力。
第四层是硬木装饰板,隔音保温,同时为前三层提供均匀支撑。
由于不需要顾虑维修难度,所以四层墙面都采用了效果更好的通高整铺,并未采用更方便的分块镶嵌。
同样铆接了钢板的车顶,为了防止手榴弹停留,将原本的平顶改成了弧形顶,车厢地板后续将会加装混凝土构件防护层、钢板层、橡胶层和木地板。
棚车整体没有开窗,车顶的机械通风口下,安装了几组棱镜和水银镜,充当自然光导,夜间则主要靠轴带电机串联电瓶与电灯。
由兽医塞西尔主刀,戒律修女热妮娅与牙医太太充当助手的清创手术,在历时五个小时后圆满结束结束,趴在手术台的阿伯伦早已陷入昏阙,疲惫的热妮娅用草药粉和敷料仔细包扎,疲惫的珀薇太太清理了阿伯伦嘴里的树皮残渣,并像以前在牙科诊所里那样熟练灌洗。
疲惫的姑娘们垂着虚脱的胳膊依次下车,在车厢外焦躁转圈的狗子们恢复了平静,并未趁着车门打开的空隙抢门上车,只是坐在地上感受主人愈发平静舒缓的气息。
疲惫的命运号三节棍,结束库里雅博尔巡线的日常往返后连夜返回,在留守驻地的突击兵带领下,正开着辅灯进入场站。
站在大胖车旁边的李铁,想到这辆加纳利不能承受之重,从今以后的车生履历,大概率就是反复添加缝合各种结构复杂的无用之物,转身从仓库里找出油漆桶和刷子,在车身上写下了这辆车的名字。
弗兰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