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无用?有用?
不过,陈赤却并不打算现在就扩张血猎犬的规模。
这里虽然距离红褐山不远,只有三公里的路程,自己一人行动起来,不说神出鬼没,也称得上是来去无踪。
可要是带着几十只血猎犬组成的小族群,说不得就会被盘踞在公路上尸群盯上。
那是陈赤绝不想惹到的麻烦。
防御用的工事还没来得及布置、就连最基础的武器也极为稀缺。
一个不小心,跟在身后的尸潮就将瞬间淹没他小小的据点。
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有趁着网络还健在的时候,大肆广播据点位置的原因。
有数量如此惊人的尸群盘恒在公路上,又有静寂猎手伺机杀戮。
普通零散的幸存者,只能依靠好运才可能实现短途的移动。
就算他侥幸逃到据点,身后也可能吸引着穷追不舍的庞大尸群。
——还是等到回去之后,再在公园附近,就地培养血猎犬的族群吧。
陈赤拿定了主意,便摆摆手,让有些虚弱的血猎犬与新生血猎犬去吃剩下的行尸尸体,补充些能量。
他自己则是进了打印店,拿起厚厚的一沓、温热的纸张,瞥上一眼……
好嘛,才到四百多页。
还剩近三百。
手机里可还有好几本等着下载呢……
这要全打印下来,得弄到哪年去?
陈赤十分无语。
更要命的是,打印机印刷的声音也在这时缓缓止息。
机器储备的纸张,竟被这本书消耗一空了!
看着面前严丝合缝的机器,陈赤挠了挠头。
这种自助式的机器不需要电脑来传送资料,构造自然也与传统的打印机有所差异。
他绕了机器一圈,也没找到放纸的槽位在哪。
要不,就这样算了?
再怎么说也打了四百多页,应该够用了吧……
陈赤打算放弃了。
他并不像杨忠君那般重视这些资料。
于普通的人类而言,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知识的确非常重要。
可他是一只,已然靠向魔幻侧的吸血鬼,传统的疾病与伤害已与他无关。
只要鲜血充足,他的寿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无穷无尽。
因此,这些资料,对他来说,不过是减少血包损失的额外组件。
有,当然不错。
没有,也不是不能接受。
生命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血包大概也一样。
陈赤是如此想的。
他随意地拿起一沓,准备离开,但还有些零散的纸张因为太薄,没能拿起。
陈赤瞥见了一小点内容:
“第五节-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
血吸虫?
陈赤眨了眨眼。
他隐约想起,以前似乎听说过这东西的名字,只是近年来,在内陆地区,这种东西好像逐渐销声匿迹,相对少见了。
自然也被他下意识地遗忘。
什么虫不虫的,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哪有眼前的面包重要?
他提起些兴趣,又往前翻了几页。
“一、对人体的认识”
“第四节-内分泌系统”
“脑垂体……”
“第六节-循环系统”
“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
这东西……似乎比自己想的还要有用。
陈赤的目光顿时严肃起来。
他没想到这本书还有关于人体构造的讲解。
再加上那偶然瞥见的“血吸虫”一词。
不管是日后利用吸血鬼病毒感染出新种类的奴仆,亦或是自己还只有一个雏形的、直接利用净血塑造奴仆的想法,似乎都能从这上面找到灵感。
后续的篇幅里也许还有更多相关的东西……
陈赤咬了咬牙。
不就是没纸吗?
自己堂堂吸血鬼,难不成还能叫你给难倒了?
他立刻打开手机,娴熟地进入百度,开始输入——
“xxxx型号自助打印机该如何补纸?”
…………
一番折腾下来,整本《赤脚医生手册》,总算是被陈赤打印完毕。
个中艰辛,不足道也。
陈赤谨慎地拿起它们,从旁边找来包装,仔细地包好。
血包的事情他可以粗心些。
可要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那就该好好对待。
他从未忘记自己是因为什么才能在这末世里如鱼得水。
至于其他的书籍文档,陈赤打算明后天再来处理。
反正资料也已经上传进这打印机里了。
将书本包装好后,陈赤却不急着在这时离开了。
透过透明的门扉,他遥遥望向公路的另一侧。
那里,依稀可以看见麓南医学院的大门。
隐藏着——或者说,肯定已被大量行尸占据着的,此前就引起陈赤警觉的大学校区。
现在,也随着《赤脚医生手册》被陈赤重视,进入到他的考量当中。
陈赤一直认为:
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来做。
解读这本书册自然也是如此。
可要从躲藏在钢铁丛林里的幸存者中捞出医生,并不容易。
概率可以说是十分之低。
堪比某些黑心的手游抽卡。
又或是页游爆率。
而面前的医学院,无疑是所谓的“特殊卡池”、“专属副本”。
但凡发现幸存者,保底就得是个“医学专业”。
要再往上算,助教、导师、教授,也并非不可能——
唔,美到极。
而以现在行尸们的进化程度来看,只要不是在没准备的情况下踏到“血肉怪物”的肚子里,就几乎没什么能威胁他。
收益高,风险却低。
最多也不过是空手而归罢了。
陈赤打算一试。
他走出打印机店,攀上房顶,径直朝向大学……
——右侧走去。
那边是宿舍群落的所在。
毕竟,再怎么想,以教学楼的资源,恐怕是撑不过幸存者这段时间的存活的。
大量游荡行尸的存在,更是几乎抹灭了“绝地求生”、“自产自销”而存活下来的可能。
可要是宿舍环境,就大不一样了。
虽说相对狭窄,但错开的课业时间,让宿舍天然就少了许多潜在感染者。
危机爆发之下的混乱,更是使其进一步减少。
宿舍中由自己或他人储备的食物,像是零食、饼干之类,不仅热量相对较高,也很耐储存。
更不要说条件更为优渥的教职工宿舍了。
其中藏有幸存者的概率……
可以说是十分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