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全域旅游是在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现实国情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入、高质量发展旅游业更是振兴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要求。全域旅游建设要求消除我国各大景区、景点之间的壁垒和限制,打造全时空、全行业的高质量旅游产业。同时,全域旅游还要求各个区域实现旅游要素基础设施的完备,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全面的旅游形象,以求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立足,更快、更好地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全域旅游概念在学术界提出的时间较晚,学者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很少将其与旅游形象相结合,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很大的创新。因此,本书选取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者对河南省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首先,本书拓宽了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并紧抓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丰富了研究对象。“全域旅游”是2015年提出的全新的旅游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本身,甚少将其与其他视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本书选择将全域旅游与形象感知相结合,探讨在全域旅游建设的背景下旅游者心中的旅游形象,完善全域旅游研究。
其次,在研究数据的选择上,本书有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有研究证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较于以往学者们在进行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时大多使用的问卷、访谈以及制作的量表,网络文本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研究素材。[2]采用传统问卷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传统问卷的答案选项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提前设计好的,限制了被调查人员的思考,而网络文本数据具有暂时性、广泛性和可靠性的特点。[3]因此,本书采用网络文本数据对河南省全域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更具可靠性,拓宽了该类研究的思路。
最后,本书将结构化方法与非结构化方法相结合,丰富全域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的研究方法。目前,学术界在对全域旅游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定性研究来完善全域旅游的相关理论,或者是采用因子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分析的手段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内的各要素进行评价。在进行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时,也通常采用量表或者问卷调查的结构化方法进行研究。本书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进行了创新,选择网络文本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利用文本挖掘软件等数据分析工具,运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地从网络游记中提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其中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外部环境的印象以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变化,以此深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找出其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的不足。再利用结构化方法——IPA模型找出旅游者所认为的应该优先改进的缺点或者继续保留的特点,完善景区全域旅游建设。
1.2.2 现实意义
自2015年8月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宣布我国要进行全域旅游建设来完成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后,“全域旅游”这一热词随后又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足以说明,全域旅游被国家重视的程度之深,也说明全域旅游建设是今后旅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之后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本书选择将全域旅游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紧扣时代主题,紧抓学术热点,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前,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市场已由资源驱动时代进入形象驱动时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他们进行选择的依据就是从各种渠道信息中整合的旅游地初始形象。因此,如何发挥自身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扩大旅游地知名度,提升旅游形象,满足旅游者需求,成为各区域旅游建设的重点。
本书从旅游形象感知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网络游记数据的梳理,从旅游者的角度探讨河南省全域旅游形象塑造情况,并对其形象进行清晰的描绘,让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旅游形象的打造;从情感角度感知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准确得出该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的不足,并列举出改进措施,为建设真正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功能齐全的全域旅游区,塑造更加完备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出谋划策,以期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除此之外,关注旅游者网络文本,能够突破传统的旅游营销手段,使得旅游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在线平台上的旅游者反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宣传策略,且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营销,这种消费者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加能够取得潜在旅游者的信任,也更能够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实现口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