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色彩的产生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那是因为世间万物的形与色都是借助光来显现的,光是色彩的基础。有光才有色彩,如果没有光,则任何色彩都无从辨别,就像我们在黑暗中看到的所有物体皆为黑色。
1.光与可见光谱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7色光,形成可见光谱。这7色光的每一种色彩,都是逐渐地、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色彩。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眼的色彩感觉是不同的。波长380纳米到波长780纳米区域内的光,是人眼可见的,这种色光称为可见光。波长小于380纳米的光称为紫外线,波长大于780纳米的光称为红外线,是人眼不可见光。

可见光谱
2.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形成的颜色,称为光源色。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光源有很多,如太阳光、月光、雷电的闪光,以及灯光、激光等,前者是自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而色彩学就是以太阳光为标准来解释光和色的物理现象。

人造光——白炽灯

自然光——月光
光进入人眼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 光源光。光源发出的直接进入人眼的光线,称为光源光,霓虹灯、烛灯等的光线都可以直接进入人眼。
● 透射光。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人眼的光线,称为透射光。透射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光源光穿过被透射物体后的波长特征。

光源光

透射光
● 反射光。反射光是光进入人眼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经物体表面反射后再照射入人眼的光称为反射光,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反射光进入人眼。
3.物体色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物体,容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海绵。物体反射出来的光在人的视觉中所形成的颜色,统称为物体色。
物体本身不发光,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会把与自身不同的色光吸收,再把与自身相同的色光反射出去,这就是人眼所看到的物体色。当光线照射到半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漫射等现象,物体色的明度和纯度也会随之变化。

白光照射在青椒上,青椒呈绿色,因为青椒会吸收与自身不同的色光(红光和蓝光),反射自身的色光(绿光),所以在人们的视觉中呈绿色;白光照射在南瓜上,南瓜会反射红光和绿光,两种色光混合,在人们的视觉中最终呈现橙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