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汉烈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天伦

朱高炽兄弟三个是二月接到旨意从北平进京。三月中才赶到应天府。这会儿正是春光灿烂的好时节,应天街头熙熙攘攘,与风沙漫天武备严谨的北平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进了应天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朱高炽兄弟三人再加上朱瞻基和朱瞻壑两个皇三代进了紫禁城参加朝会顺便觐见永乐大帝。

朝会上充分体现了封建王朝的一大规则:国礼大于家礼。朝会上只有皇帝和世子、郡王,没有父亲、儿子和孙子。

朱高煦永远表现出一幅志得意满自信满满自视甚高的模样。这样的样子对于朱高煦的皇子加武将的身份而言不是坏事。但是朱高煦死活搞不明白的一点是,只要不是国家一级战争警备状态,封建王朝决定国家方向的永远都是文臣而非武将。哪怕在战争期间,出现以文御武的荒唐事又不是没有。这种模样不能让文臣欣赏,怎么可能做得了太子?

朱高炽作为长子,向皇帝陛下汇报了北平警备区在对抗蛮夷一线的工作成果,表达了北平军民在燕王殿下离开北平之后对他老人家的思念之情。

皇帝陛下肯定了北平军民在三位皇子的带领下,防范乃至反击蛮夷入侵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样表达了他对北方臣民的关怀。同时表示,对于三个皇子在北方的工作基本满意,但仍有许多不足。希望三位皇子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将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顺便督促三位年轻的皇子,作为年轻人,不能怕苦不能怕累,更不可心怀抱怨。要对得起自己皇子的身份、对得起皇帝和朝堂的重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官样文章的朝会之后,从前朝转回后廷、换了衮冕的朱棣,才终于从永乐大帝变成了朱高炽兄弟三人的父亲、朱瞻基堂兄弟两人的爷爷。

“儿臣拜见父皇!”

应天紫禁城内花园中的五彩琉璃亭内,朱高炽兄弟三人附身下拜,再次拜见朱棣皇帝陛下。朱瞻基和朱瞻圻哥俩也跟在各自老子后面,奶声奶气地“拜见皇爷爷。”

“好了,起来吧!”朱棣摆了摆手,将几人叫起,仔细端详起了面前的儿孙。

朱高炽似乎比他印象中又胖了几分,不过拜倒又起身的动作,就开始有些气喘,这让朱棣不禁有些摇头。

朱高煦倒是依然还是那幅天不怕地不怕呵呵傻笑的模样,不过脸上黑了些。这两年这小子没少私自带兵出塞,拿长城外的小部落撒气。这件事儿虽然朱高炽尽力掩盖,朱棣依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准备因此申饬或者责备朱高煦。在朱棣看来,蛮夷虽然被赶出中原,但依然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和北元早晚有一战。朱高煦带着小股兵马出塞外,算是消耗北元有生力量,算不得大事。

朱高燧比印象中长大了一些,不过似乎并没有什么长进。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这小子只会跟在老二身后瞎撺掇,大本事一点儿没有。

看来看去似乎还是老二让自己比较满意,虽然自己明知道这个家伙的性子就不适合做储君。

朱棣皱了皱眉头,道:“老大,你这身子眼瞅着越来越痴肥,这样下去再过几年怎么了得?”

朱高炽苦笑了一下,躬身道:“回父皇,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喝口凉水都能长肉。御医也看过,也没什么好办法。”

朱棣叹了口气,转而对朱高煦道:“老二,这两年你可没少在塞外瞎胡闹!要不是你大哥在朝中帮你遮掩,弹劾你的折子就快把你埋了!”

朱高煦满不在乎道:“大哥也说过我好几回了。咱看着,大哥也和朝中那些迂夫子一样,快成胆小鬼了!”

朱棣呵呵一笑,朱高炽也苦笑了一下。

朱棣转头对朱高燧道:“老三这两年倒是长高了些,不过要多读些书!”

“二哥也没读多少书,不也帮着父皇做事?”朱高燧似乎不服气,话语里面却有别的意味。

朱棣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把这三个儿子召过来就是因为东宫之位不能再空悬。虽然自己明白谁是最好的选择,并且也已经做了决定。可是不光是自己对这个决定有些遗憾和犹豫,眼瞅着这哥仨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个处理不好,唐朝时那纷乱的继承人大战便要在自己眼前上演。

朱棣微微摇了摇头,将目光看向了跟在儿子身后的两个孙子。

跟在朱高炽后面的男孩白净一些,看起来有些羞涩。朱棣对这个孙子很熟悉。朱瞻基出生前夜,朱棣梦见自己的父皇朱元璋将一个大圭塞进了自己怀里。这个梦甚至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削藩之时给了朱棣起兵靖难很大的勇气,所以他一直很喜欢这个孩子。

朱高煦身后的那个孩子则稍微黑一些,看起来也比朱瞻基要壮实不少。这个孩子自己也熟悉,还是自己进进应天城的第二天亲自从徐辉祖家里寻到的。虽然从小缺少教养,但两年前在应天祖孙俩见过的几面让朱棣知道这是个极为懂事的好孩子。不过据说这小家伙和他爹关系不好,但现在看起来又不像是这么回事儿,具体如何还要再观察一番。

“瞻基、瞻圻,你们俩到皇爷爷这儿来。”朱棣朝哥儿俩招了招手。

“皇爷爷!”朱瞻圻倒没没脸没皮地直接扑倒朱棣怀里去,反倒是十分知礼地落后朱瞻基半步,又跟着朱瞻基朝朱棣躬身礼拜。

“到跟前来!”朱棣叫起后又朝哥儿俩招了招手。

朱瞻基和朱瞻圻才凑近到朱棣面前。

“瞻基长大了不少啊!”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脑袋瓜,笑道,“读书可曾认真?”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今年始读《论语》。”

“不错,不错!”朱棣笑着点点头,又道,“平日里可要多跑动跑动,不要和你父亲一般,年纪轻轻身体便这般糟糕。”

“孙儿知道了。”朱瞻基应道。

朱棣转而对朱瞻圻道:“听说你和你爹经常吵架,可有此事啊?”

“啊?”朱瞻圻状似羞恼地挠了挠头,告状道,“我爹榆木脑袋,拎不清事儿,可不是我非要和他吵架。”

“呵呵,倒是和你爹小时候一般性子。”朱棣倒是并不怪罪,反倒笑着道,“不过在京城可要小心点儿,被朝官儿知道了,免不了弹劾你这小小孩童!”

“孙儿知道轻重!”朱瞻圻点了点头,转而说道,“倒是有件事儿要求皇爷爷。”

“哦?什么事?”朱棣问道。

“孙儿要跟皇爷爷借点儿东西。”朱瞻圻道,一边说着一边凑到朱棣耳畔,小声说道,“皇爷爷,您那儿有没有那种……”

“你要那些东西做什么?”朱棣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地盯着眼前似乎有些不知轻重的小娃儿。

“皇爷爷要是有兴趣,不妨今日午后……”朱瞻圻继续压低了声音,跟朱棣说起了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