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回元古宙(加更一章)
结束度假之旅的徐远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在休整了几天后,看到回溯仪给出的更新已完成的提示,徐远明白了自己的回溯之旅要再次开启了。
在了解了回溯仪更新的几个新功能后,徐远开始寻找起了适合自己的观测任务。通过完成上次任务,徐远开始觉得任务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奖励过于丰厚。
基于自己的条件,徐远计划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且不是很复杂的观测任务。简单的筛选过后徐远看中了一个不错的任务:观测记录奇虾的演化历程。
在接取了个这个任务之后徐远发现其实任务并没有一次只能接取一个的限制,发现了这个情况,徐远想着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就开始挑选起了任务,打算两个任务一起做。
突然徐远看到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任务:脑的演化感觉这个任务和自己的另一个任务还是有不少重合的,徐远也是选择接取了这个任务。
任务领取完毕之后,徐远在回溯仪的帮助下开始了新一次的回溯。上次结束回溯时是24亿年前的休伦冰河期,那个仿佛可以连时间都冻结的世界回溯仪都无法稳定运行。
其实通过几次的回溯体验加上回溯仪的表述,徐远明白了目前自己使用的回溯仪仅是一种初级的科研装置,在较大的自然灾害中是难以维持回溯状态的。至于有没有效果更为厉害的回溯仪,徐远不敢肯定但是大致猜想的话应该是有的,不过估计是不会提供给自己了。
基于回溯仪的限制,无奈徐远选择了将自己的回溯时间调整到了元古宙、造山纪时间21亿年前。是的,漫漫的冰河期持续了足足3亿年的时间,跨越了一整个纪元。元古宙的层侵纪就这样被跳了过去。
回到造山纪的徐远开启了加速模式,眼前的这个冰雪世界开始逐渐融化。徐远明白这是从21亿年前开始,频繁的火山活动冲破了休伦冰河期的亿年坚冰,为大气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世界气温开始回暖。冰封了世界3亿年的坚冰终于开始了逐渐融化。
大量的火山活动不仅结束了休伦冰河期并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巨量的岩浆冷却后形成了新的地壳,使得这个时期的地球板块进入了一个较为活跃的时期。
徐远总体看下来目前的地球板块总体上的运动方向是将陆地板块集中到一起的,在回溯仪的快速视角下,陆地板块之间碰撞,产生了大量的造山运动,这也是造山纪名称的由来。
时间一直快进到20.5亿年前,寒冰逐渐消失,徐远漫步在这个时期的陆地,一望无际的全是蛮荒的岩石地面,此时的陆地还是生命的荒漠。
徐远一个瞬移来到了附近的浅海海底,从这劫后余生的废土上,苟延残喘的生命终于再度迎来了阳光的眷顾,然而那个屠戮苍生的元凶——氧气却再也不可能从地球的大气中消失了。摆在眼前这些旧日的幸存者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在新时代学会与死神共存。
菌与菌的体质果然不可一概而论,真细菌这波终于比古菌快了一拍,徐远观测到有些细菌做到了化砒霜为蜜糖,反而开始利用氧化有机物来提供驱动生命的能量。
这是真正的有氧呼吸,虽然在大氧化事件前就已经有部分生命可以利用氧气了,但是当时的地球表面还充斥着充足的还原之力,生物对于氧气的利用还是比较简单的。
而此时徐远观测的这些真细菌便是地球上最早的“好氧菌”,而相对的,那些和祖先一样会被氧气毒死的微生物则被称为“厌氧菌”。
徐远观测到这些“好氧菌”虽然可以利用氧气,但是自己本身的生活并不那么好过。氧气毕竟是所有生命的大敌,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物质均会和氧气发生反应,好氧生物就必须持续不断的摄入强还原性质的有机物,抢在氧气氧化细胞结果前和氧气发生反应。
进一步放大自己的观测视野,结合回溯仪的扫描结果,徐远发现一个持续了十几亿年疑惑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大氧化事件虽然抹掉了地球99%以上的生命,但是最极限的生存压力终归是撬动了生命最底层的配置。
眼前这些幸存的生命为了对抗氧气,纳入了甲硫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具有还原性的氨基酸。从而保证细胞可以在更高的氧浓度下存活。而原本的“二联密码子系统”已经饱和(15种氨基酸加终止蛋白),于是这些幸存者将其扩容为了现在熟悉的“三联密码子系统”。
这一刻徐远恍然大悟,为何现在生命体内和当初离开火山热液口的那些生命一致的氨基酸会有众多的密码子组合,而甲硫氨酸、色氨酸等只有一个密码子。
当初生命在二联密码子系统下选择的“原始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在这次的扩容行动中组合变多,如甘氨酸扩容为三联密码子后GGU、GGC、GGA、GGG对应的全是甘氨酸。GCU、GCC、GCA、GCG则对应的全是丙氨酸。
但是复杂的三联密码子系统再也无法直接靠化学动力驱动,生命引入了tRNA,今天意义上的中心法则终于完全形成。
徐远也明白了,为何最初的生命是二联密码子系统了。氧气为生命带来了更为强劲的能量,生命开始了急剧的演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徐远明白这个底层架构也会随之越来越难以改动,最终成为今天一切生物的通用法则。
徐远感叹道,生命的终极答案一定存在于演化中,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万物都是演化塑造的奇迹。
地球上虽然诞生了“好氧菌”,但是此时生命的主流还是“厌氧菌”。在这混沌初开的地球上氧气虽然无处不在,但浓度其实也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厌氧菌”们不会坐以待毙,机会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