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什么父母的话会伤害到孩子
你那么爱孩子,他感受到的却是“自私”“强迫”
不久前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做客,刚好碰到她的一个朋友来找她诉苦。
原来,表姐的朋友和她刚上中学的女儿大吵了一架,孩子一气之下搬到了姥姥家,临走时还语气坚定地说,再也不想和这么自私刻板的妈妈生活在一起了。
表姐的朋友非常委屈,她哭着跟表姐说道:“孩子啊,还是小时候好,长大了都是白眼狼,咱们为了他们掏心掏肺,为了他们什么都愿意去做,最后却换来这样的评价,你说我这都是图什么啊?!”
像表姐的朋友一样,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感叹,自己为了孩子受苦受累,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到最后孩子却不领情。为什么我们明明那么爱孩子,到了孩子嘴里,却完全变了一番模样?
事实上,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孩子无情,而是因为父母的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场景:一位妈妈想让孩子在睡前喝一杯牛奶,但孩子并不是很情愿,这时妈妈该怎么说呢?
第一种说法:为什么今天不想喝了呢?(等孩子回答后)忘了我们的约定了吗?你要成为强壮、高大、不生病的小男子汉,而且不光是你要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都会喝的,这样才能更健康。
第二种说法:让你喝就快点喝,妈妈还能害你不成?
可以肯定,妈妈让孩子喝牛奶绝对是出于爱,但是语言不同,孩子的感受就会有很大差别。第一种表达,即使妈妈没有明确说出来,孩子也会觉得妈妈是为“我”好,喝了牛奶“我”能长高、变得更健康。而第二种说法,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你需要听话,这样孩子感受到的只会是强迫。
表姐的朋友就是常常用第二种说法来跟孩子沟通的妈妈,她虽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每次和孩子发生分歧时,她都会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去解决,丝毫不顾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感受。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把物质上的付出当作爱孩子的证据,但孩子感受最深刻的往往是心理层面、情感层面的理解和关怀。如此就会形成一种错位,父母认为自己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是无比爱孩子的,但孩子却完全感受不到,还会觉得父母一点都不爱自己,是自私的,是不可理喻的。
想要调整这样的错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试着理解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正向的回应,而这一般就要通过言语沟通来实现。
和孩子产生分歧时,避免“一言堂”。
央视曾有个关于青春期的纪录片,有一期节目讲的是两个叛逆少年的故事,其中一个男孩叫作家明。当时家明16岁,刚初中毕业,然而他却决定不再上学了。
家明的父亲告诉记者,家明已经两星期没有去上学了,每天在家玩游戏,黑白颠倒,还常常自残。管教无果后,家明的父亲叫来了“改造学校”的三名教官把家明按住并带走。
家明真的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坏孩子吗?在记者的采访下,他表露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我爸妈的控制欲太强了,我这么做就是在故意反抗他们。”
家明哭着说:“我16岁了,骑行骑得远一点都不让;我喜欢宠物,买回家就挨骂,最后还给丢出去;我的衣服、鞋子都是妈妈买,自己没一点发言权。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在他们的想法下活着,学习有什么用?”
面对家明的哭诉,家明的爸爸却依旧坚持他的想法:我觉得我们还是管得太少了,否则他不会成为今天这样。
事实上,看完这篇故事的人,都会觉得家明本质并不坏,相反他有很多优点,聪明、善良、机警、敢于冒险。可悲的是,家明的父母却看不到这些,更可悲的是,家明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中国父母似乎都对“听话”“乖”有着无以言表的执拗,他们评价孩子好坏、优秀与否的标准就是“孩子听不听话”:听话就是好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优秀的人;不听话就是坏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毋庸置疑,相比于孩子,父母有着更充足的人生经验和学识,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给予孩子有价值的建议。基于这样的观念,长久以来,家长们都太善于“说”了,也太着急“说”了,尤其是在和孩子发生分歧的时候。而这种“说”不仅仅是观点表达,往往还夹带着许多无形的“命令”和“强迫”。
就像家明的父母,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理所当然地凌驾于家明的想法和意愿之上,总是在告诉家明你必须怎样做,你不能怎样做,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权威压迫的感觉,觉得父母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即使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了,心里也是极其不情愿的。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父母心生芥蒂,逐渐关闭自己的心门,越来越少地向父母吐露他们真实的想法。他外显出来的可能是顺从,但内心早已对父母不再信任,也可能像家明一样故意做些极端的事进行反抗。但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孩子遇到麻烦时,不要火上浇油。
一个男孩在学校里跟同学打了架,回到家妈妈看到他狼狈的样子,不由分说地将他骂了一顿:“被人打了,还有脸回来讲?”“你怎么不学点好啊,就你能耐会打架?”
其实男孩跟别人打架是有理由的,他本想解释一番,可是妈妈的话却让他不得不闭紧了嘴巴。从那之后,男孩再也没有主动跟妈妈说过学校发生的事情。
孩子遇到麻烦事、受了委屈、心情低落时,出于信任和依赖,本能反应就是找爸妈,从父母那里获得关心和安慰,这会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从而产生充足的安全感。
但是,很多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责备孩子,批评他不应该去跟别人打架,呵责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下哭闹。这些道理确实应该讲给孩子听,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这些情况下,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去讲道理,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在乎,也能抚平孩子的逆反情绪,使他们更能听进去父母的话。
如果父母总是将孩子的倾诉拒之门外,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同时负面感受也无法及时释放,这对于那些情绪调节能力较弱的孩子是有害的,甚至可能会酿成悲剧。
孩子高兴时,不要忙着泼冷水。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到爷爷家吃团圆饭。饭后,刚上三年级的小侄女就毛遂自荐说自己要给大家表演一首新练习的歌曲。
侄女一点不怯场,大大方方地站在一群大人的包围圈里亮起了她的嗓子,还别说,侄女唱得真不错,而且还知道利用互动来挑起“观众”的热情,颇有歌星的派头。看着她有模有样的表演,我们都不禁鼓掌叫起好来,还有几个人开着玩笑说侄女将来是当明星的料。侄女听了也特别高兴,说自己长大以后真的想成为一名歌星。
这时,在一旁本来很高兴的嫂子马上变了脸,说道:“当什么歌星,也不看自己长得什么样,一点都不切实际,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偶尔唱唱歌娱乐娱乐就行了,还真想当个正事来做啊!”
侄女一听,欢喜的小脸皱成了一团,眼泪在眼眶里滴溜溜地打转。
大多数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在孩子悲伤、无助、痛苦的时候,父母给予关心理解、积极的反馈是多么的重要,但其实在他们开心、兴奋、幸福的时候,这些同样也很重要。
当孩子兴奋地分享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喜好愿望时,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认可和称赞,这会让他们获得充足的自信,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然而有些家长却习惯于在孩子兴奋时朝他们泼一盆冷水,比如:孩子说自己买了个好看的本子时,忙不迭地教育他家里很穷,不要这么浪费;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不仅不夸奖还不断敲打,“不就得了个全班第一吗?有什么好高兴的”……还美其名曰这是挫折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的谦虚品性,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伤害。
让孩子认识到社会的残酷,让孩子保持谦逊的品格,都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么做的后果是打击了孩子积极性、削弱了孩子自信心,那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必要呢?
父母想让孩子认清现实、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正用意,只会让他们觉得父母是不爱自己的,是不在乎自己的感受的,是不希望自己获得幸福的。这种伪挫折教育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更有可能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破坏他们的内在世界,让他们变得脆弱和焦虑。
事实上,以上三种情形归根结底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孩子的价值观、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父母所期待的有所偏差时,父母应该怎么处理和沟通?其实并不难。
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适当减少一些“说”,而让孩子多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产生分歧的时候,不要还没等孩子开口就马上打断,这不叫沟通。多听一听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听一听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缺失的、未满足的,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用合适的方式告诉他你想说的以及他应该知道的,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你是真的爱他的。
语言给孩子的伤害,常是暗伤
法国获奖儿童动画短片《伤痕俱乐部》中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布满伤痕,其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伤痕跟别人都不一样,是淡蓝色的,而且没有歪歪扭扭的伤口。男孩觉得自己的伤痕很美,像星空一样,但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自己身上的伤痕是丑陋的,拼命想要遮住。渐渐地,男孩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有一天,男孩想向妈妈求助,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然而就在他走近时,妈妈却一把推开了他,刹那间,千万个蓝色星辰涌入了他的身体。这时,男孩才明白他身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那是来自妈妈的冷漠,虽然只有隐隐的伤痕而没有伤口,但却疼痛难忍,难以愈合。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部动画片就是在讲述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小男孩身上的伤痕就是冷暴力和言语暴力形成的,虽然不像拳打脚踢那般会形成丑陋的伤疤,但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却长久存在,甚至要更加深远。
很多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都是不提倡暴力教育的,但却往往对暴力教育存在理解偏差。并不是只有用棍棒打才能称得上是暴力,言语也是暴力的一种展现方式,并且常常在无形中给人以最深刻的伤害。
在“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这一标题下,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曾经那一句话,我用了二十多年来消化。
在我的记忆里,我从小学开始,每一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从来没有得过第二名。时间一长我就把这当作理所当然,根本不会想自己得第二名会怎样。我的父母也都习惯了我顺理成章地得第一,好像世界上除了第一名再没有别的选项。
直到初二那年,一次考试,我得了第三。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第三也很不错,如果不满意下次再努力得第一就好了,没有人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第三就意味着我打破了自己永远第一的天经地义,意味着我考砸了,意味着天塌了。我无法想象,不能接受,进而开始自责悔恨。
放学后,我怀着这样的心情拿着试卷回到了家,用极低的声音说道:“爸爸,我……我这次没考好,得了第三名,我该怎么办啊?”
当时已经不知所措的我,最想得到的就是来自父母的指导和安慰,可是,我的父亲是怎么回应的呢?他转过头来,带着谴责的口吻,冷冰冰地说道:“我怎么知道怎么办?你自己不好好学习没考好,我能有什么办法!”
那一刻,我只觉得五雷轰顶,我的世界彻底崩塌了。或许在你们看来我有些小题大做,但对年少无助的我来说,这件事情就是全世界的分量。我不知道平常对我一向温和的爸爸,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可能是心情不好,但他的这句话确实带给了我非常深的影响,让我更加自责,甚至是悔恨,无法原谅自己。
这句话我消化了很久,并且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忍受自己做事情做不好,常常会负能量爆棚。直到现在,尽管那些微妙的心态已经不再严重困扰我,但我也始终无法摆脱。
有一些事情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幼小的、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却是极其重大的。当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必然是惊慌而不知所措的,这就需要父母察觉到他们的这种情绪,并且给予积极的引导,这样孩子在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再恐惧害怕,能够自行解决了。但若是父母反馈给孩子的是消极的、不耐烦的、冷漠的语言信息,就像例子中的父亲一样,就如同在他们已经脆弱不堪的心灵上又狠狠给了一击,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上带来不好的影响,还会导致他们在今后遇到同样的情形时重现噩梦。
这样的一句话看似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但却可能会摧毁孩子面对未来、面对世界的精神支柱。
如果父母能在“我”经常得第一名时,没有将这当作理所当然,当成宠爱我的条件,而是告诉“我”,你的成绩是你努力的回报,但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没有人永远会是第一名;如果父母能在“我”胆怯地拿出试卷说自己没考好时,轻声地安慰“我”,“第三名也很棒,重要的是你尽力去做了就好,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你没有得第一名就不爱你了”;如果父母能够察觉到“我”内心的无助和恐惧,“我”的自责和悔恨,告诉“我”这一切都没关系的,能让“我”在他们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那么,“我”应该不会那么长时间都生活在小心翼翼和负能量中吧,“我”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坚强和快乐。
可是,父母似乎很难懂得他们说出的话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事在孩子心中有怎样的分量。
因为血缘和亲情,孩子习惯性地将父母当作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并且越小的孩子对这种信任和依赖就越强烈。也正是这种信任和依赖,孩子会更相信和在意父母的话,父母的话在他们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分量,尤其是一些评价性的言语。然而,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评价却总是张口就来,不经大脑思考,这也就导致了这些话更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你总是掉这么多饭粒,嘴巴有漏洞吗?”
“你没记性吗?说多少遍了,上厕所之后要关灯!”
“学习时总是东张西望,怪不得学不好!”
对于孩子的行为,尤其是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不懂事的行为,父母总是会轻易地做出判断并且据此来给予孩子消极的评价。而在评价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会使用一些具有冲击性的、简短的词语,比如“笨蛋”“没记性”“缺心眼”等。如果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标签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消极暗示,导致他逐渐呈这样的趋势成长。
我很理解父母的苦心,明白父母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能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但是这样的说话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的往往只有父母对他们的否定。如果父母不断生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故意与父母对抗,自信心也会被极大地削弱,从而变得容易否定自我。
可以说,语言带来的影响,除了作用于孩子的心理、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影响着亲子关系。
在某个亲子综艺节目里,一位妈妈有感而发,分享了自己小时候与父母的相处经历。
父母非常爱面子,大多数时候做什么、说什么都是为了面子服务,也因此常常责怪我。有一次,父母的一位男性朋友来家里做客,他们不在时,这位叔叔趁机“欺负”了我。
我跑去告诉爸妈,没想到妈妈不仅不以为然,还警告我小孩子不能乱讲话,否则让叔叔听到了会很尴尬。
我看着妈妈,有点不敢相信,那一刻以往种种类似的情形也都涌进了脑海。从那之后,我很少再和父母主动提起我的事情,自然跟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到最后或许就只剩下了血缘的牵绊。
孩子与父母疏远的情形其实并不少见,那些感觉到了孩子的疏远却不明所以的父母,或许就是因为曾经说了伤害孩子的话。语言带来的伤害,可能一次、两次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一旦累积到了一定的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父母以为孩子年龄小记不住,以为孩子情感没那么细腻不会在意,所以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揣度说出的话,但其实,孩子都清楚地记得。
晚上吃完饭,和妈妈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突然电视剧里演到了一个我熟悉的桥段,我就问妈妈:“妈,我记得我小时候你也这么说过我,当时我伤心了很久,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妈妈非常诧异:“不能吧,我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再说了这都多长时间了,你那时候才多大,怎么可能记得?”
“真的,妈妈,不骗你,我还记得我写了日记呢,不信我翻出来给你看。”我说道。
好在,我的妈妈是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妈妈,她看到我那么认真的表情,知道我不是在开玩笑,于是郑重地跟我道了歉,那一瞬间,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俗话说,好话十句不抵坏话一句。出自父母之口的那些贬低的、否定的、嘲笑的话往往会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孩子的心里,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忘却。
父母或许会说,亲子之间哪有那么多讲究?和孩子说一句话难不成我还要思虑半天,看他的脸色?
当然,亲子之间的相处必定是以轻松随意为基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话都能说。比如:不能和孩子开太过分的玩笑,尤其是与外表相关的;不能过于贬低、打击孩子,将他与别人比较;当孩子向你求助时、倾诉时,要倾向于相信他所说的,然后再去核实,而不是直接否定他;当孩子做了错事、遇到问题时,要先安慰,道理放在后面讲。
总之,亲子间的语言沟通也是一门大学问,父母不可不在意。掌握好这项技能,不仅能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管教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为什么家长不能跟孩子好好说话
现在,越来越多的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都在向子女们传达一种观点,就是与原生家庭和解,很多人也都从中受到启发,打算和自己的父母好好聊一聊,化解亲子间的矛盾,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当他们真正这样去做时,却发现根本不可行。
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可能和孩子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他们根本不会跟孩子好好说话。
记得去年过年时,跟朋友一起聊天说到回不回家,有几个朋友都明确表示不回,回去肯定吵架。
“你的生活、你的规划他们都不懂,还非要指手画脚,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你也劝不住,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这一点,我们几个人都非常认同。到最后,一个朋友颇为无奈地感慨道:“为什么我们跟父母总不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呢?”
相信这种感受,绝大多数子女都有,也包括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们,他们和自己的父母相处时,也会有同样的遭遇。
可,这是为什么呢?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很多年,怎么就会越行越远,以至于坐下来好好聊聊的耐心都没有了呢?
当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亲子双方都有问题,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父母,尤其是孩子未成年之前。
首先,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元素——代沟。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父母生活的时代和孩子生活的时代,从物质条件到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很可能有极大的不同,若父母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是完全以自己那个年代的视角和孩子沟通,那势必会产生分歧。
代沟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但是可以无限缩减。父母生活的时代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孩子很难身临其境地体会父母所经历的种种的难关,但是父母却可以向新时代看齐,有意识地接触新事物,多尝试和年轻人进行深度的交流。
其二,父母对“沟通”的概念理解得不到位,容易把“唠叨、指责、说教”当成教育和沟通。
很多父母都会把“讲道理”当成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也非常推崇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确,和打骂、冷暴力比起来,讲道理要温和、积极得多。
但是,人们也往往会发现,讲道理对很多孩子是无用的,甚至有时候家长越爱讲道理,孩子逆反得越严重,越不愿意和家长说心里话。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讲道理并没有错,但如若家长把讲道理本身当成一种科学的教育,用自己的大道理来压制孩子,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样,讲道理很容易演变成唠叨和指责,而这两种方式,更会触发孩子的抵触情绪。不信,看看下面的两句话,你在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
“哎呀,你怎么就是不听妈妈的话呢?让你多穿点就是不听,这下感冒了吧?我跟你说下雨了冷,要多加一件衣服,你怎么就是不听呢?妈妈还能害你吗?”
这样的话即使是心平气和地以关心的口吻说出来,孩子听了也会不耐烦,并且传达出来的信息都是重复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和孩子沟通,不仅浪费精力而且非常低效。
和孩子讲道理,有一个黄金法则,就是硬道理不能超过三句!超过三句,就是啰唆。另一方面,讲道理只能算作是沟通教育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在此前后需要其他的方式进行辅助,而不是直接给孩子灌输并让他自己消化,这样是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一味地对孩子说教,几乎起不了任何作用。
其三,家长太好面子,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与父亲的关系很差,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俩说话都不超过十句,我生活中最大的痛苦都是拜他所赐,每当我想起他曾对我做的事情和他对我的态度,就会觉得亲情竟是如此凉薄和不堪。而对此,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总不能让我给他道歉吧!”
好像在一贯的认知里,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应该是说教者、权威者,给孩子道歉就会丢了作为家长的权威,失了长幼尊卑的礼数。
家长们常常教育孩子如果犯错了就要勇于承认,不能推脱责任,但是自己在面对孩子时却习惯于推卸责任,找借口。似乎在家长的眼里,在孩子身上做错事而不道歉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这个身份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可以被原谅的,当孩子拿着父母犯过的错来问他们时,他们不会承认,反而会生气地斥责孩子:“我们养你这么大,供你吃、供你喝,你怎么这么斤斤计较,这么一点小事就记得这么久?!”
即使有所悔悟,想跟孩子道歉,说出来的也是“变了味”的对不起。网上曾流传一个漫画形式的段子,画面中一位爸爸捧着一本叫作《亚洲父母道歉指南》的书,翻开一看,偌大的白纸上只写着三个字:吃饭了!
这幅漫画无比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式亲子关系”,我们的父母好像真的不知道怎么正正经经地跟孩子道歉,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压根不尊重自己,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好好沟通呢?
对于“父母给孩子道歉难”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泰吾瑞斯认为,父母拒绝向孩子道歉,相关心理动因可能包括三种:一是想要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二是想要维护家长的专断地位;三是试图保持自己的控制感和权力感。
父母会觉得道歉就意味着向孩子低头,孩子就不会再同之前那样敬畏自己,从而更加不服管教。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敢于承认错误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将具有更高大、更光辉的形象。好的道歉,不仅能彰显父母的智慧和风度,而且会使亲子关系更融洽,也能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冲突处理模式。
其四,家长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总是借由沟通进行发泄。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有不好的行为时,有的父母总会歇斯底里地使用充满侮辱性的字眼指责、打击、诋毁孩子,甚至在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也会冲着孩子大发脾气。
“你看你的房间,乱得啊,还不如个狗窝,你说说你怎么这么懒啊,跟猪一样,真是没救了,再这样下去,你迟早会懒死……”
“你闭嘴,做错了事还狡辩,你怎么一点都不学好啊,爸爸妈妈把你养大多么不容易啊,你就这么报答我们的?我们真是白疼你了……”
家长要明白我们跟孩子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获得经验和教训,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或者遇到类似的状况可以自己解决,而不是将孩子当成发泄对象,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家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这就会导致双方在交谈时都处于“一点就炸”的状态,很难好好说话,并且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释放和调节能力,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建议家长在开口之前,先给自己打一个预防针,弄清楚自己与孩子交谈的目的。
其五,家长有很大的人生遗憾,害怕孩子重蹈覆辙。
小尹的妈妈一直以来就有个“教师梦”,但是她年轻那会儿错失了机会,没能当上老师,所以她特别希望小尹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小尹却恰恰相反,她对老师这个职业一点都不感兴趣。当察觉到孩子的这种想法后,每次母女俩谈到这个问题,小尹的妈妈都会失控,然后俩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过成曾经期待的那样,心里充满遗憾,就想借由孩子来弥补,希望孩子能拥有自己所憧憬的却没有实现的人生,一旦孩子有了不同的想法或者偏离了他所预想的结果,他就会失控,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回心转意。
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请换位思考一下,你有你的人生理想,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倘若你的理想要由孩子实现,那么孩子的理想又该如何实现?你的人生孩子替你过了,那么孩子的人生呢?
除了上述情况,孩子的叛逆也是影响亲子正常沟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冲动,想法比较自我,很难顾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很容易激怒父母。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越要比平时更加冷静,因为发脾气和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情况更加糟糕。
亲子之间不能好好说话,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常见并不意味着正常。这是一种畸形亲子关系的反映,也是很多家庭痛苦的来源。
曾有一则这样的新闻登上热搜——
江西一位22岁的女孩在和父亲、哥哥乘船回乡的路上,与父亲发生了争执,愤怒之下,父亲大吼了一句:“你爱去哪去哪,我也管不了你了!”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女孩的情绪,她打开船门,纵身一跃跳进了滚滚江河之中,就在这一刻,刚刚还在生气的父亲,也不管不顾一头扎进了江水中,营救自己的女儿……
这则新闻下面网友的讨论异常激烈,有一条评论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女儿和爸爸虽然吵架翻脸,但是爸爸却还是不顾一切地去救她,这就是这件事情最让人痛心的地方,父母和孩子明明相爱着,却又不停地互相伤害。
为什么父母可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包括生命,却就是不能坐下来跟孩子好好沟通?归根结底,就是父母太不把孩子的意志当回事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的人。只要家长愿意转变这样的观念,那么亲子间好好说话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把“我这都是为你好”变成“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为人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但是好的教育并不简单,如果用力过猛,就极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
这里所说的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相比于其他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它不仅是孩子性格、品格形成的重要基础,更是他们接受其他教育的根基。
正如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所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而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父母(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家长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秉持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观念,将自以为好的教育施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还会把责任归咎于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只要我爱你,我做什么都是为你好。
可是,总说为孩子好,孩子真的好了吗?
前段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后,在网上看到了网友分享的这样一个故事。
高考志愿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定要把决定权把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我的血泪教训。
记得那年高考分数出来后,我考得还可以,就兴冲冲地填报了自己早就看好的几所学校。可是我的父亲看到后,坚决不同意,非得让我改成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好。按照他的想法,我有一个表哥在医院工作,还有一个表姐也从事相关行业,这样我毕业出来就不用发愁找工作了。
但是我真的不喜欢学医,也因此坚持自己的想法。商量无果后,父亲以断绝父子关系和跳楼为要挟,逼迫我就范。我只好找来我的姑姑、表姐让他们来劝劝父亲。他们看了我的分数和选的专业,也认为挺不错,没必要非得学医,但是父亲就好像是着了魔似的,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最后,我妥协了,在父亲的主导下把志愿全都换成了我们省最好的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然而,命运也似乎在跟我开玩笑,那一年我报的医学院校不知为何特别火爆,录取分数线一下子提了二十多分,这直接导致我落榜了。
当时,我已经心灰意冷,也不想再复读,二次征集志愿时随便报了几个,最终被一所三本院校录取了。学校学习氛围差,再加上我对专业也不感兴趣,就那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我心里真是恨极了父亲,可在父亲看来,都是我自己不争气才导致现在的样子。他还是固执地认为他做的都是为了我好。真是讽刺!
例子中的父亲可以说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代表,而“我是为了你好”就是这类父母的口头禅。这位父亲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喜好和需求,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以不合理的方式,强行更改孩子的志愿,最终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却依旧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了,例子中的主人公也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仔细来看,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也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比如不够果断、自制力太差等。可以见得,总是生活在父母控制下的孩子,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也会有着各种缺陷。
“我这是为了你好!”短短一行字,给了父母们太多的特权,也模糊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有的边界,成为他们心安理得地驳回孩子的“万金油”,以至于有人控诉,“我这是为你好”就是一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是一种自私的强盗逻辑。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是,拥有强控制欲的父母往往还擅长打击式教育,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孩子很容易走向崩溃。
就在中考完不久,姑妈的女儿小凝就自杀了。好在抢救及时,没有酿成悲剧。
我到医院看她时,姑父、姑妈正在床边抹眼泪,还时不时地哭诉表妹狠心。小凝则面无表情地躺在床上,一言不发,直到只有我们姐妹两人时,她才开口跟我说了几句话。
回到家,我打开了表妹的qq空间,映入眼帘的都是姑父、姑妈对她说过的话:“还不去练琴,跟你一起开始学的都八级了,再看看你。”“别跟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交往,他们都把你带坏了。”“穿我给你买的衣服出去,你买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你得听爸爸的,我们都是为你好!”……
爱子心切的姑父、姑妈为了让小凝以后的生活幸福顺遂,就给她制定了一系列计划,管控着她的方方面面,甚至不惜使用打击、命令等手段让小凝服从。他们以为只要小凝按照他们的安排去做,这一生一定会与痛苦、困顿无缘,却不曾想,表妹人生的痛苦和困顿都是来源于他们,来源于这自以为是的、密不透风的爱。
“我这都是为你好!”这句话,似乎是很多父母的标配,常常被他们灵活运用在各种场景,尤其是在孩子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刻,升学、择业、辞职、找男朋友、结婚生子……每当孩子的想法与自己产生冲突时,他们就会习惯性地拿出这句话来狠狠地压制孩子。
在这样的父母眼中,只要自己爱孩子,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这时候不明白不要紧,长大了自然会懂,重要的是先照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然而这样的教育是最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过度控制孩子,会造成孩子抑郁、焦虑、怯懦、做事拖延,甚至还会发展成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严重时就会出现自杀行为。
在众多的事例面前,父母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为什么总说为了孩子好,但孩子却并没有好呢?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超负荷的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伤害。“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爱,而是强迫,是不被理解,是不被关注,是沉重的精神负担。
一位教育专家曾如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犯一种错误,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就要听我的’,这看起来是家长在保护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以“为你好”的名义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将某些东西附加在孩子身上时,很少换位思考,很少去想孩子开不开心,很少去在意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父母并不爱我,我只是他们的一个工具”等这样的想法。而有时候为了讨好父母,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而去迎合父母,但内心仍是抗拒的。当然,如果孩子选择不顺从,父母也会使用亲情绑架、道德压制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听话。
长此以往,孩子不但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边界,还会十分在意外界的看法,形成讨好型人格,不论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缺乏胆识和魄力,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做出极端的事。
很多人都说,父母所谓的“为了你好”实际上是想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人生遗憾,因此才会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想法施加给孩子,管控孩子的人生,使其变成自己期待的那样。
身为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真正喜爱什么、想要什么、厌恶什么、在意什么,如何给予他们恰当的爱和呵护,如何给他们有意义的引导,而不是用自以为是的爱来伤害他们。
当然,孩子因为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各种能力尚且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事情做出错误判断,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是不能够脱离父母的管控的,但是管控并不是一板一眼的控制,需要注意程度和方式。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当孩子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时,要相信和重视他的感受,并且教会他合理释放情绪,这样孩子以后就会更加懂得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但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性格或其他原因不愿直接表达,那么家长也需要通过其他的表征去推测,进而给予适当的回应。
其次在表达看法、观点、要求时尽量使用商量式的口吻,不要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而要说“你觉得这样好不好”,提供可行的选项,分别说明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和负责。
儿子不爱写作业,经常是在我再三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写完,时间长了,他就嫌我唠叨,我自己也觉得很烦。
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有一次放学,儿子还是如往常一样,到家扔了书包就开始玩,我忍住没说他。大概到九点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问我:“妈妈你怎么不唠叨我写作业了?”
我说:“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玩,我也不会说你,但是明天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如果你没写完我不会帮你打马虎眼;二就是现在去写作业。你自己选吧。”
一听我不管他了,儿子立马兴奋起来,玩到了十一点多,作业是一点没写。第二天放学回来,儿子垂头丧气地跟我说:“妈妈都怪你,我没写完作业被罚在讲台上朗诵课文,可丢人了。”我笑了笑没说话,因为我知道儿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果然,晚饭过后他就自觉地去写作业了。
其实有的时候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是没必要一直唠叨,比如穿什么衣服、休息时间怎么安排等。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并不一定是错的,有些做法即使不合理,也要允许孩子自己摸索、不断试错,这样他才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的具体情况也不同,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都适用,但是用“我这是为了你好”的说辞来限制孩子行为、忽视孩子感受无疑是失败的教育。父母之于孩子应当是引领者、支持者,而不是专制者和暴君。如果父母真的想为了孩子好,就请试着从“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开始转变吧。
孩子不是天生就和父母没话可说的
在育儿的道路上,羁绊总是如影随形,父母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大的苦恼莫过于:为什么孩子越长大,与我们就越无话可说?
“孩子不愿意跟妈妈交谈,不愿意跟家人说心里话,一跟父母聊天就不耐烦”,是不少父母面临的难题。因此,常常听到父母们的抱怨:现在当家长真是太难了,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只能看着干着急。
对于这个现象,父母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这种解释不无道理。的确,伴随着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很多事情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并做出决定,更倾向于自主行事。
但事实上,孩子的这种变化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并不大。换言之,即使孩子长大了,变得更独立了,他也是有跟父母交流的欲望的,也是能够跟父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的。
拥挤的火车车厢里,偶遇了这样一对特别的母女。说她们特别,是因为她们的相处模式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我常看到的那样。
妈妈五十多岁的样子,女儿已经成年,刚上车时,由于戴着口罩,从外形和举止来看,就像是姐妹或闺蜜。落座后,女儿一直亲昵地挎着妈妈的胳膊或者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翻到好看的或好玩的都会让妈妈也看一看,还调侃道:“妈妈,你照的真好看,都不用修图了。”妈妈也笑着说:“那当然了,不看是谁的妈妈。”
最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她们的聊天毫无避讳,完全是想什么说什么,从女儿的感情状态,到女儿的朋友们,再到女儿的学习、未来的工作期望以及父母的朋友、熟人,并且,全程都是女儿说话比较多,妈妈则是倾听者的角色,当然也会不时给出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她们就像同龄人的沟通一样,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家长的权威、强制。
可以说,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样的沟通方式,她们母女的关系才会这么亲昵。
对于和孩子沟通不畅这件事,大多数父母会把责任甩给孩子,认为是孩子在抗拒父母,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但其实,孩子的天性是倾向于跟父母分享的,小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时会迈着并不利索的步伐拿给父母看;他受了委屈时,一看到父母就马上会破防,号啕大哭起来。这种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在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凭空消失,而真正导致他们不愿与父母沟通的,是父母不当的反馈、回应方式。
简单地说,孩子面对父母时的沉默,除了自我意识觉醒之外,其实更多是因为:曾经说了,却被反驳、被惩罚或者被打击、被忽视。
综艺节目《少年说》第一期的一位小主人公袁景颐的故事,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最真实、最恰当的诠释。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总对我说,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你为什么老是打击我,难道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吗?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看一下呢?她也一直在努力啊!”
小小的袁景颐,站在天台上声嘶力竭地喊出了这些对妈妈的心里话,对此,站在台下的妈妈却风轻云淡地回应道:“你学习上存在那么多问题,而且你这个性格,我不打击你,你就会飘。”
听到这样的回答,小景颐没有死心,又试着为自己争取了一番:“妈妈,你说的我也知道,但是我不适合激将法,你这样做只会让我越来越差。”
可这次,妈妈却直接忽略了她的话,而是发出了反问:“那你为什么就不能达到妈妈的要求呢?”
到这里,小景颐已经明白自己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于是,不再说话,抹着眼泪走下了天台。
很多不想跟父母交流、与父母无话可说的孩子,大多都有袁景颐这样的经历,说过的话、分享的事情,要么得不到回应,要么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回应,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开口了。
这个故事暴露出来的,就是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最常犯的也是最严重的两个错误:一是不善于倾听,二是在沟通时不能使用恰当的语言。
倾听,看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真正的倾听,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也是一项需要调动脑力和心理感知能力的活动。
面对孩子的诉说,父母通常有以下几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拒绝倾听,直接让孩子闭嘴。
第二种,任由孩子去说,但毫不在意不予回应。
第三种,假装听孩子说,实际上却在忙自己的事情,只是用“嗯”“啊”“真棒”“厉害”等字眼来敷衍地回应。
第四种,有选择地听,孩子说一些在父母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时就不听,说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时才开始全神贯注地听。
第五种,认真地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分享的所有的事情,都用心倾听。也包括孩子在倾诉时的神情、动作,不管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都尽可能地去捕捉、去理解。
以上五种情况,只有最后一种才是真正的倾听,但也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包括我们大多数人在内的很多父母,是很难自然做到真正倾听的。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到。
父母们对孩子的话不上心或者不屑于倾听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往往把自己摆在“上帝”视角,觉得孩子说的事自己早就知道或者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认真听的必要。但其实,孩子所表达的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语言的表面意思,而是这些话语所展现出来的深层的含义,比如隐含的态度、背后的故事等。
举例来说,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告诉你说自己想买一个名牌的鞋子,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孩子被周围的人影响了,产生了虚荣心,于是忙不迭地教训他。但实际上,他可能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合群一点,或者想用这种并不成熟的方式来挽回自尊心,而非真正的虚荣。如果你能倾听到这深一层的含义,那么你就能采取更合理的回应方式——告诉他你很理解他的心情,并且你认为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然后告诉他具体该怎么做。
当你和孩子的沟通能够达到这种状态时,孩子就会和你越来越亲近,也能够从中获得很多处理事情的经验和技能。
曾有一则这样的新闻——
广西南宁一位财务管理专业的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骗子,被骗了7万多,濒临崩溃,她在镜头前绝望哭诉,说自己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既不敢告诉家人,又害怕自己扛不过去。
这一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其中有一个观点让人深思:可以想象得到她是多么绝望和无助,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宁愿独自承受,难以想象她的父母究竟做过什么,这么不值得被她信赖……
客观来看,这种说法是有些夸张,但是从女孩的表现来看,可以肯定她和父母之间是存在隔阂的,是缺乏顺畅沟通的,而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她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跟父母说了之后,得到的最多的回应却是责怪、埋怨。
除此之外,这个例子还突显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遇到麻烦不敢向父母求助的孩子,往往本身也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魄力和能力,只能靠自己硬扛,倘若有一次扛不过去,就可能走向极端。
这是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正是父母向孩子传授人生经验的最佳时机,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评和责怪孩子,而不去教他怎么做,引导他培养相应的能力,那么他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就只能被困住:既不敢告诉爸妈,自己也不会处理。
所以有效的沟通真的很重要,而有效的沟通就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
除了倾听,父母在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也很重要。
比如,你看到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于是想和孩子一起看,但是孩子却跟你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节目,我觉得这个节目没什么意思。
你可能会说:“你还没看怎么知道没意思?相信我,这比你看的那些打打闹闹的动画片好看多了,看一会儿你就会喜欢上的。”
这样的说法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打打闹闹”这个词却拉踩了孩子所喜欢的内容,这种说法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直接导致沟通失败。
孩子的内心是十分细腻敏感的,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尤其对于他们所喜欢的事物有着强烈的保护欲望。所以,父母们要注意自己的用词是否恰当,不要随便调侃或贬低他们的喜好,如果你觉得这些喜好不合理,那也要慢慢地转变他们的想法,而不要直接评价,这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和你对着干。
从孩子的内心来讲,不管他们年龄有多大,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庇护的,是希望和父母好好沟通、好好说话的,他们并不是天生和爸爸妈妈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有顾虑而不敢说、不想说。
那些总是被“㨃”“骂”或者被无视的孩子,都渐渐地学会了沉默,对父母关上了敞开的心门。每当他们受伤时甚至是高兴时,都是自己默默地感受,或者将倾诉的首要对象,换成了朋友、同学甚至是网友、陌生人。
所以,父母们在感慨孩子不和自己谈心前,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呢?想一想当孩子在向你分享他的那些开心的、喜悦的、悲伤的、害怕的事情时,你给出的是怎样的反应?
孩子想说时,你总是不在意或变相拒绝,等到你想好好沟通时,他也就未必想说了。因此,别到了孩子不跟你分享的时候才去求助,也别到了孩子真的出事了之后才后悔当初没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