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汝南许伯雅五
曹昂读过一本书,只记得书上说:“三国的故事为什么那么脍炙人口,即便过了千年还是那么吸引人的兴趣,以至于家喻户晓?因为整个三国近百年的时间,有太多努力到极致后的悲剧。
袁本初拿着光武皇帝的剧本,献祭了整个家族,本是意气风发意图虎吞天下,却最终失败于乌巢的一场大火,两年后带着无限的悔恨死去。
曹操经历数次生死难关,终于一统北方,正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时候。却遇到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瘟疫,一场本不该出现的东风,于是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刘皇叔坎坷半生,颠沛流离最终在一群老兄弟的帮衬下雄踞荆益两州,正是翱翔于天际,谁也无法制衡的时候,接二连三的噩耗袭来,最终自己失败于夷陵城下。
关羽身兼忠义,兵出襄樊,即便是五子良将接连来救援,也被他打的损兵失地,就在他威震华夏的时候,却莫名的失败在后方的背叛与白衣渡江的算计。
丞相经天纬地之才,承先主三顾茅庐之恩惠,受命于败军之际,拯救蜀中于危难之际,就在他兵出关中之时,却失败在一次错误的人事任命上,最终星落五丈原,祁山再也不见蜀军旌旗。
······
一切的一切,太多的努力投入其中,但是却迎来一次又一次悲剧收场,所以对与曹昂来说,什么福寿绵延之象,什么天子气发散。都是虚的,只有最终统一天下,最终迎来太平,最终的最终自己咽气了,不再能把控身后之事!才能放松下来。
这个时代的底色就是悲剧,但是曹昂就是要改变它,凭什么,一句凭什么道尽了一切的心酸,道尽了一切的不甘。天时助我也好,不助我也罢,我都要去试一遍。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这就是重活一世的意义吧。
许济见着曹昂情绪有些不对,不经有些后悔,没事说这个干什么?自己又能保证一定对么。就在许济懊悔之际,曹昂也收拾好情绪,笑着对许济说:“玄学之事,信则有之,不信则无。我曹昂生于天地之间,做事自随心意,不必担忧这些。
我曾听闻有人说,人这一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做好自己不要被命运玩弄。如此活出来的一生才算精彩。”
许济细细的咀嚼,不由得叹服:“将军之材足以承接曹东郡事业,想必曹东郡有将军这样的长子也会很欣喜。”
千穿不穿马屁不穿,面对许济的赞扬,曹昂只是尴尬地笑了,老曹对自己确实不错,自己也能确定只要自己活着,未来皇位绝对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但是一想到老曹的人妻属性,一想到张绣的寡婶,曹昂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所以即便是英雄也要管住自己的裤腰带,不然像老曹这样,丢掉自己的接班人也是有可能的,要不是老曹的基因很优秀,剩下的几个儿子都很好,或许老曹家都不用被司马家偷袭,就被献帝夺回大权了。
曹昂收敛心神,开始询问一些实际的问题:“伯雅,觉得这三千士卒如何,能否打的了硬仗?”
许济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也算是身处军旅月余,观察将军的部队实力或许可比曹府君的丹阳精兵,但是面对更强大的部队或者是与曹府君的丹阳兵交战,恐怕就要失败在坚韧度上面。
许济说的不错,现在这三千人,虽然血性十足,斗志高昂。但是面对敌军精锐冲锋甚至是骑兵突击来回冲阵,曹昂根本不能保证他们能顶得住。这不是意志就能抗住的,即便能抗住,也会损失很多。
当然再过几个月,他们的训练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或许会好一些。但是没时间了呀,据曹昂所知道的青州黄巾已经来到兖州边界,这也意味着马上就要和这些青州来的流民军交手。虽然曹昂自信就目前的三千军队来说完全可以打败对方,但是架不住这帮流民军人数众多啊。史料记载青州黄巾男女老幼加在一起足足上百万人,其中青壮更是有三十余万。
三千砍三十万?这是什么难度?难道我曹昂要化身明末的曹文诏?但我手底下的三千人能比得上装备精良又是骑兵的关宁军?等等,装备。
曹昂好像想出个好点子,于是看向许济,没想到对方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不知道伯雅有什么办法可以教我。”曹昂本着多一个人,多个办法的原则询问许济。
谋士谋士本就是为主公出谋划策,此时不用更待何时?面对曹昂的询问,许济也是成竹在胸:“根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将军的队伍,乃至整个东郡的队伍都普遍都装备皮甲,很少有铁甲。
将军何不想点办法装备一批铁甲?不用多,有上几百件便足以组成核心战力,到时候遇上强敌,以铁甲军为中流砥柱,阻滞敌军冲锋,其他轻装步兵两翼夹击,弓弩手提供掩护,等到时机成熟由铁甲军发动反冲锋,足以一战定胜负。”
“不错,这方法也是我刚刚想到的···”曹昂一脸欣喜的模样,但随即就被泼了冷水。
“将军,根据我的判断,想要装备铁甲难上加难。”这是夏侯兰走了过来,正好听到两人的对话,于是插嘴道。
“卑职见过将军”。夏侯兰先是向曹昂行了个军礼,接着向许济颔首示意。由于夏侯兰与许济早先就认识,所以曹昂也就不再过多介绍。
“兰芳,不知道你说的装备铁甲难上加难,是何意?”曹昂沉声问道。
“卑职跟随将军之前,不过就是一个军侯,每月领个三四百石的低级军官。虽然不是很了解明公他们怎么考虑的,但是我知道明公他们如果能够装备铁甲早就装备了,何必等到现在呢?”夏侯兰应声答道。
这句话点醒了曹昂,历史上曹操曾说官渡之战时,袁本初有马铠三百具,而自己连十具都没有。马铠说的应当就是具甲骑兵,由此可见曹操的军备力量是远远不及本初哥的。
至于步兵用的铁甲,汉代的铁甲普及率只有百分之三十,曹操的部队明显要低于这个数,一方面曹操之前作为本初哥哥的头马,本初哥也肯定不想曹操做大,因此也只提供皮甲装备曹操的军队。另一方面东郡不产铁,所需铁料需要从外地购进就比如从同在兖州治下的泰山郡,山阳郡或是隔壁豫州的鲁国,汝南,颍川等地。最重要的一方面还是曹操入主东郡时间太短,还没能消化掉这块肥肉。
曹昂相信,只要时间允许,曹操自己就会发展铁甲。这已经被历史证明了。
“铁甲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今日我就回去禀报父亲,他袁本初能装备大量铁甲,没道理咱们装备不了铁甲。”曹昂一锤子定音,没办法,他已经决意要尽可能地提升老曹的军力,所以铁甲必须搞,嗯,刻不容缓的那种。
“不过各位,你们也不能闲着。我估计即便有铁甲也不会很多,兰芳还有安民你二人选拔一个屯的人马,(也就是约一百人)这些人就等待我的铁甲到来,立即装备。选拔的标准嘛就按照每人能独立举起五百斤重物为参考。
这个屯的都伯就由言及担任,隶属于曹安民麾下。”曹昂简短的交代了需要做的事情,与夏侯兰打交道的这几个月里,曹昂已经习惯于将任务交给他,而对方总能出色的完成自己交代的目标。
至于为什么将这个铁甲部队交给言及,曹昂也是有考量的,一是言及属于自己的嫡系,毕竟是自己提拔他上来的,这一辈子都烙上曹昂的标记,而且学识与武艺都是现在都伯一级里面的佼佼者,交给他曹昂不用担心练不成强军。
那为什么不交给自己更熟悉的陈林呢,曹昂只能表示陈老哥脑子虽然灵活,但是文化程度低,曹昂对这只铁甲军的定位不止要战斗力要强,还要学会和其他兄弟部队配合的同时,掌握最高指挥官的战术意图。所以陈老哥的文化水平还不足以支持做到这一步,很遗憾你只能被淘汰了。
除此以外交给曹安民做下属,那就不得不说一句创业初期,有自己能干的亲兄弟赞助真是太爽了。老刘家三代王朝的创始人(前汉刘邦,后汉刘秀,季汉刘备)都拥有极强的驾驭人才的技能包。相比较这方面,老曹就逊色了一点点,但是不怕。老曹拥有一个非常给力的家族,为老曹提供了大量可靠并且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可以说历史上老曹时代的曹家宗室是只要你有才干,就能接受老曹的培养,以后必定是独当一面的。而这些宗室兄弟也没有辜负老曹的厚爱,一方面屡立战功收服军心,另一方面也是稳定了创业团队内部的稳定与平衡。
所以基于这方面的考量,曹昂决定将自己的拳头部队交给曹安民督理,这是对曹安民能力的考验与身份的信任。加油吧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