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吾乃斗战圣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十二元会过 太乙臻大成

岁月悠悠,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三族在东大陆掀起的争战,依旧进行的如火如荼,尸横遍野,流血漂橹。

而作为走兽一族,元明他自然也不可能一直沉浸在闭关修炼中,不理其他。

事实上,

早在休养生息了万年左右,他就被迫出关,带着一干金仙族裔,继续为麒麟一族的伟业“抛头颅,洒热血”起来。

好在他已经成就太乙,凭借着跟脚和修为,招摇山一脉总算脱离了赤麟王的辖制,作为六耳猕猴一族,直接受命于不周山。

尽管不可能和那些有大罗存在的一流种族平起平坐,但总算有了不小的独立性。

当然,全族参战还是免不了的。

哪怕成就太乙,在量劫征战中,也不过大一点的炮灰罢了,还是只能如先前那般,时而厮杀争战,时而回山修养。

就这么,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转眼间就过去了十二个元会。

在这十二个元会里,

元明陆陆续续,将身属猕猴一脉的族裔彻底收拢,汇聚在了招摇山,至于其他猿猴,同样按计划,有条不紊收拢了很多。

而且每次休养生息,回返招摇山,他都为族裔认真讲道宣法,毫不懈怠。

如此精心的庇佑和培养,

自是没有白费,如今整个招摇山一脉,单是金仙,都已经超过三百来个了。

甚至在这些年的培养下,

有两位金仙族裔,更是脱颖而出,在前段时间踏破关隘,成就了太乙境界!

族裔都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元明他这个老祖自是不用说,如今已然濒临太乙大成,离突破只差临门一脚了。

是真的临门一脚,并非比喻。

……

半空中,

六只神骏异常的龙马,挟翼骕骦,马其纤离,龙媒紫燕,似龙爪的马蹄下团云锦簇,正拉着一架华美而宽敞的云车。

其上煞气冲霄,直冲斗牛,玄黑如墨,展开之后,若猎猎大旗,迎风招展。

大旗上,玄妙神纹罗列,璀璨垂光。

再往下,珊瑚,玛瑙,宝石,绿珠,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宝贝装饰车厢。

千百的光芒交错,照在元明的面容上,眸光深邃而神秘,透着一种锐利。

明明身处战场,

他却显得神态自若。

却是他在擒杀了这一处战场上的对手后,正任由麾下族裔借着剩余的敌人历练自身。

至于他明明身属走兽,却以龙马拉车,则是因为这龙马一族乃是走兽一族出名的叛徒,自然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还不错,”

华盖高举,缀饰金银珠宝,明辉之下,元明手中摩挲着混天宝棍,静静地看向下面的杀戮厮杀,神情冷漠。

在他的目光中,

自己麾下的一干金仙族裔,结成大阵,在那两尊太乙初成的族裔带领着,犹如一股先天飓风般席卷这处战场。

所到之处,凡是鳞甲一族的生灵,包括龙族,无论阻挡,还是遁逃,全部杀光。

号角声,喊杀声,嘶吼者,惨叫声,怒骂声,组合在一起,嫣红如血的底色,在苍茫的天光下,多了三分凄凉和冷酷。

战争和杀戮,征服与毁灭,以一种恢宏瑰丽的景象,铺展在天地之间。

这才是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量劫征战,就是这么残酷。

这期间,也并不是没有金仙族裔,或因一时不慎,或因低估了敌手,等等原因,殒落在了与敌人的厮杀争斗中。

不过元明再没有像之前那般,

为之动容,乃至出手救援。

随着一百五十多万年的时间洗礼下,他的心肠相比之前是越来越冷了。

些许伤亡,已经不挂在他心上了。

准确来说,是他意识到,

他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出马。

而且温室里的花朵是成长不起来的,一昧庇护,这些族裔永远无法成为强者。

而往后他的修炼,

要的就是强者的感悟反馈。

即便不是身在量劫,也得优胜劣汰,跟不上自己步伐的族裔,还是尽早淘汰为好。

反正他们的真灵,早有一抹印记烙印在【鸿蒙祖神池】,还有机会重头来过。

而真正有资质有运气的,自然能够抓住种种机会成长,起步,提升。

那才值得他多加重视和培养。

……

望着底下的凶戾战场,充斥着杀戮,毁灭,弱肉强食,……元明渐有所悟。

对于战之大道,也就是斗战法则的参悟,登时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轰!

伴随着一声轰鸣,

他顶门之上,登时激射出万丈毫光,无数肉眼难见的道则交织错乱,最后凝成了一枚难以用言语描述的果子。

似圆非圆,似扁非扁,似真非真,似幻非幻,不停变化,既存在于冥冥时空当中,又与他自身紧密相连,寄托于识海紫府。

太乙道果凝结!

嗯,准确来说,是道果雏形。

真正的道果,要成就大罗才能凝炼出来,太乙大成,凝练的只是一个雏形罢了。

因为最初仙道体系当中,是没有「太乙」这一境界的。金仙之上,便是大罗。

就跟洪荒最初是没有「混元金仙」这一重境界一样,大罗之上,便是混元。

只是因为「混元」一境,太过虚无缥缈,高高在上,这才在「大罗」至「混元」之间,分出了一重「混元金仙」境界。

「太乙」一境的开创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仙道的修炼体系,最初源自于对上一道纪神道体系的借鉴。

而那时,因为更贴近天地开辟之初,各种大道法则,远比现在要活跃得多。

故此,那时洪荒大能所开创出的神道修炼体系,其实很是简陋、粗糙。

满打满算,不过【神民】【神祇】【神主】三重境界,分别对应最初仙道修炼体系当中的【真仙】【金仙】【大罗】三境。

或许在上一道纪,这样的境界划分很合适,简单粗陋一点也没什么问题。

但时移世易,随着凶兽量劫的结束,天地愈发成长完善,大道法则开始渐渐内敛于冥冥,不再那么赤裸裸显露于外。

这样简陋乃至粗糙的境界划分,

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为此,无数后来者前仆后继,一点点完善修炼体系,方才有了现在一系列的境界划分。

时至今日,“道果雏形”也因「太乙」一境的划分,渐渐有了“太乙道果”之称。

扯远了,

总之随着“道果雏形”的凝就,元明他成功将修为,臻至了太乙大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