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实证研究

崔宗日(2001)在对东亚国家的商业周期同步性是否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后,提出双边贸易依赖性的增强与各国商业周期有较大的同步性。马库森和维纳伯斯(1998)提出,两国间贸易壁垒的消除能够促进彼此间的贸易规模增长,从而减少相互间水平直接投资,提高垂直型投资水平。汉森(1996)通过分析美国和墨西哥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后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致使美国重新部署了两国边境区域的经济行为,并促进了美国边界城市经济活动向墨西哥方向的扩张。蒲加和维纳伯斯(1997)运用“中心—外围”理论分析后得出,在一个“中心—外围”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中,企业更偏好聚集于中心地区的国家。耶普尔(2003)通过三国模型分析了企业投资的联合一体化策略,提出国际区域合作的互补性对投资决策起着决定性影响,并成为联合一体化的潜在动力。在国际贸易成本较低阶段,区域合作组织倾向于形成“北—南”型的垂直一体化策略;在国际贸易成本较高阶段,形成“北—北”型的水平一体化策略;处于中等水平阶段时,联合一体化策略将成为区域合作的最佳选择。曼佐齐(2001)等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一体化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福利效应后提出,区域一体化在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对非成员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尽管这种收益会小于成员国的收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