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贷款
李主任没好气的指着范金友说道:
“你小子是早就准备好了是吧?”
李主任看了一眼名员工单,发现员工数量还不少,不过也没有深究,他相信范金友的决定。
经过这几天范金友的表现,无论是说服小酒馆公私合营,还是在审计大会上的讲话,又或是今天的租房建议,都是在告诉他,范金友对小酒馆公私合营的事情早有预谋。
他也是工作多年的老命(革)了,这点还是看得出来的。不过这样最好,说明范金友对小酒馆的试点,是真的做足准备。他现在对试点的成功,更有把握了。
签完字后将名单递给范金友,李主任又发问道: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银行办贷款啊?小酒馆的贷款申请区里已经批下来了,你拿着文件直接去人民银行走个流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53-57),在国家财政承担了固定资产投资职能的投融资体制下,银行信贷的任务是提供短期信用,其主要投向了商业。
公私合营企业的第一笔流动资金,就是银行的贷款。
又因为是街道首个公私合营企业,所以贷款是由街道申请,区里批复,银行下拨的这一流程。而不是由小酒馆直接向银行有关部门申请贷款。(流程是猜的,没找到实证。)
范金友打开贷款文件看了一下,发现是总额300元,月息0.5%,为期三个月的短期信贷。
文件上面还有区办公室的盖章,以及街道李主任的签字与盖章。
他诧异的问道:
“所以...我拿着这个到银行去,人家直接就把钱给我了?”
“不需要写点什么,再签点什么?
知道范金友是第一次去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李主任耐心的解释道:
“公私合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不同,贷款流程简化,不需要那么麻烦,而且当天就能拿到钱。”
“早点拿到钱,你也可以提前给小酒馆采买些东西,为经营小酒馆做准备。”
这倒是出乎范金友的预料,没想到公私合营企业还有这样的便利。
一听说当天就能拿到钱,他匆忙的站起来说道:
“那...李主任我这就去银行,先走了啊。”
没等李主任回复,范金友拔腿就往外跑。
李主人见范金友匆匆忙忙的样子,笑出声来。心里觉得范金友还是个年轻娃娃,做起事来难免有些急躁。
出街道办事处后,直行到前门大街,再往南走到珠市口。
珠市口11号,就是人民银行在前门区的分行。
范金友着急忙慌的朝这里赶,就是为了错过银行储蓄的高峰期。
前门附近的有钱人不在少数,一到中午,来往存取钱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就那么三个柜台口,能直溜溜排上几十号人。
初春时节天气还没回暖,范金友可不想站在银行外面等着。
5分钟后,他已经能够看到人民银行6个大字的门牌。
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是央(中)银行
(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我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
所有存款和贷款业务都在人民银行进行办理。
范金友走进银行里,才发现这里的空间并不大,整个房子可能也就是100平方米的样子。
周边的墙面上还有黑板报,板报上都是宣传居民储蓄的通告和宣传语。
柜台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占了一半,等候区占了另一半。
一张大型木柜在房间正中心,将工作人员与储户分开。
木柜上立着三个铁牌子,标注了一、二、三的字样。
与21世纪的银行不同,柜台没有玻璃阻挡。柜台的高度在1米2左右,来这里的居民都是站着办理业务。
范金友还听说银行里头还有一句口头禅:
叫‘会说会写信贷员,会唱会跳储蓄员。’
信贷员只需要会说话会写字就可以了,储蓄员则不同,为了从居民手里拉储蓄,各家银行把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员工安排在储蓄岗位上,
储蓄人员需要经常去工厂中、胡同里,开展丰富多彩、简单易懂的储蓄宣传活动。
此时银行柜台里只有两个窗口有工作人员,范金友排在1号柜台,他前面有三个人。
等三个人都办理完后,范金友将区里出示的贷款文件递交到了柜员手上。
女柜员惊奇的看了一遍贷款文件,好奇的说道:
“公私合营的小酒馆?是前门小酒馆吗?我好像听说过。”
范金友笑着解答道:
“是的,就是大前门小酒馆,我是小酒馆的公方经理。”
女柜员点点头,站起身说道:
“你等一下,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去叫我们经理过来。”
她扭头转身走进了柜台后面的办公室,一分钟后,跟着一位戴眼镜的男士走了出来。
眼镜男来到1号柜台前,礼貌的开口介绍道:
“您好,我是银行的经理,我姓关,你可以叫我关经理。”
“请问您怎么称呼?”
范金友回复道:
“我姓范,是小酒馆的公方经理,这次来是拿小酒馆的贷款,希望关经理快点办理。”
关经理抽出夹在胳膊上的牛皮纸袋,放在柜台上点头说道:
“范经理你放心,我这边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你的贷款早就准备好了。”
范金友打开纸袋朝里看了一眼,一叠5元纸币放在里面。因为周边人不少,就没有当面点钞。
把纸袋抓到手里,范金友开口谢道:
“那多谢关经理了,后面还有人排队,我就不打扰了。再见。”
过程比范金友想象的还要顺利,只是把文件交给别人,贷款就直接给到了他手里。
快步走回街道办事处,把牛皮纸袋暂时存放在李主任的办公室后,范金友拿着100块钱走去最近的三轮车修理铺。
他打算给小酒馆买两辆三轮车,现在的小酒馆没有运输工具,出门采购还需要掏运费找别人运输。
至于为什么买两辆三轮车,是因为酒馆和食堂的运输任务很重,运酒运菜运粮,仅凭一辆三轮车有点顾不过来。
此时针对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还没有展开,自行车修理铺、三轮车修理铺都是私人经营,所以修理铺不光修理车辆,还提供二手车买卖服务。
一手的三轮车,仅贷款300元的小酒馆负担不起,而且范金友又想买两辆车,所以只能买二手的车了。
三轮车修理铺一般都在几个胡同的交叉口摆摊,找起来并不困难。
麻烦的是,第一个找到的三轮车修理铺,铺里只有一辆用零件攒(组装拼凑)出来的三轮车。
所以范金友花了43元买下三轮车,又花了10块钱买了两个三轮车轱辘后,先回了一趟街道办事处,才又出门找下一辆三轮车。
车轱辘是给他自己买的,仙岛里放着的那辆三轮车还是铁轮胎,骑起来不舒服所以准备换一下。
就在这些零碎的小事儿中,时间悄悄走过。
眨眼间就到了小酒馆揭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