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年鉴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测试评价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测试示范建设,道路测试场景不断丰富。各地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的建设工作,并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截至2020年2月底,北京、上海、重庆、长沙、广州、杭州等20多个城市规划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合计颁发测试牌照超过300张。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支持创建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论证通过了《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发展定位,谋划了车联网产业发展路径,明确了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重点工作,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创建国内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在全球汽车智能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主体的测试需求,自2015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就陆续开始与全国各地合作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测试基地,截至2019年12月,三部委共授牌16家。此外,部分地方政府也通过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等形式,共建了一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测试基地。

一、江苏(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一)基本概况

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正式批复支持无锡创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规模部署C-V2X网络、路侧单元,装配一定规模的车载终端,完成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完善与车联网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明确车联网运营主体和职责,建立车联网测试验证、安全管理、通信认证鉴权体系,以及信息开放、互联互通的云端服务平台,实现良好的规模应用效果。

(二)建设情况

1.第一阶段:车联网通信技术小规模测试验证阶段

2017年6月,无锡开展了基于LTE-V2X的路口信号灯信息和交通视频图像推送实景测试。2017年9月,测试环境建成,覆盖无锡太湖博览中心周边3.7千米开放道路的6个路口,涵盖9个V2I场景和3个V2V场景。

项目构建了以路口信号机为核心、通过蜂窝通信网络(Uu)实时传输的V2I开放数据交互共享体系;率先实现了基于LTE-V2X标准的高可靠、低延时的视频信息、交通路况信息的实时推送和调取;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汽车前装车载终端与信号机之间的交通路况信息实时交互展示应用。

2.第二阶段:城市级LET-V2X规模验证应用阶段

2018年7月,无锡实施了全球首个城市级车联网(LTE-V2X)应用项目,建成包括核心城区、城市快速路、城际高速公路的240个交通路口,以及5条城市快速道路、1条城际高速公路,道路总长280千米,覆盖170平方千米的大规模城市及开放道路LTE-V2X网络,建成了6千米半封闭城市道路、4.1千米封闭高速道路和180亩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3种自动驾驶综合测试环境,这也是全球首次在真正意义上构建了城市级LTE-V2X网络环境(见图1)。

图1 2018年城市级LTE-V2X车联网示范应用范围

3.第三阶段:规模化商用环境建设阶段

在2019年江苏(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获批以后,围绕先导区建设任务,以核心应用区为基础,强化叠加应用效果,逐步扩大复制区域,2019年年底已覆盖400个路口,力争于2022年左右在无锡全市范围内实现车联网的全覆盖,在为车联网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环境的同时,打造集创新探索、规模应用、功能测试、商业应用于一体的车联网环境(见图2)。

图2 无锡市中心城区全覆盖图

先导区的核心创新示范区,以开放合作、自主可控的建设理念,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先行先试,为车联网、自动驾驶合作伙伴提供示范验证环境,为车联网创新先导区顶层设计提供技术验证支撑(见图3)。

图3 先导区的核心创新示范区

二、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一)基本概况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成为继江苏无锡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成立的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复要求,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发挥在标准机构、测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跨行业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加快行业关键急需标准的制定和验证,加强测试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行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完善;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完成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明确车联网通信终端安装方案,建立车联网安全管理、通信认证鉴权体系,以及信息开放、互联互通的云端服务平台;明确车联网运营主体和职责,探索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建设情况

2020年6月,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开放测试道路24.5千米,虚拟测试场已投入使用,智能巡逻、智慧物流、智慧巴士等场景应用正同步开展,面积为1475亩的封闭测试场于2020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是中国北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功能最齐全的封闭测试场,形成了“虚拟测试—封闭测试—开放道路测试”3级测试体系。按计划2020年年底实现天津南站商务区周边车路环境协同全覆盖,部署路侧单元、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智能化设施,推进5G网络、高精度地图全覆盖,形成全息感知的车联网物理环境;深度挖掘多场景应用与服务,进行规模化车载终端部署,开展政务、公交、警用、医用等车联网信息服务,探索自主接泊、无人物流、无人环卫、车辆编组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推动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将在基础设施、数据服务、标准支撑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计划于2024年实现西青全域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全覆盖(见图4)。

图4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测试场

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

(一)基本概况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是国内第一个封闭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位于上海安亭,于2015年6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建设。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技术研发、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和产品技术检测认证的主要基地,建设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展示发布和交流合作的主要窗口,以及相关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人才高地、产业资本的主要集聚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总体将分4个阶段从封闭测试区逐步拓展到开放道路、典型城市和城际走廊,形成系统评价体系和综合性示范平台。

1.第一阶段:封闭测试与体验区

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南侧的发展备用地建设2平方千米的封闭测试区(F-Zone),结合现有市政道路搭建超过100种满足各类无人驾驶和V2X等测试场景,涵盖安全、效率、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类别;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设170亩的研发科研区(T-Zone),探索基础性前瞻技术研究;在汽车博览公园建设科普体验区(E-Zone),进行无人驾驶和V2X演示体验(见图5)。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基本完成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平台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测试、验证与展示提供了基本环境,成为上海市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与示范应用产业基地。

图5 第一阶段:封闭测试与体验区

2.第二阶段:开放道路测试区

到2017年年底,在汽车城核心区博园路、墨玉南路、安驰路等道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实测的基本环境条件,覆盖面积达到27平方千米,涉及城市快速路、园区等道路特征,测试与示范车辆规模争取达到千辆级(见图6);基本建成基于智能交通理念与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实测环境条件,支撑相关技术研发、标准研究、产品测试等功能,成为国内首个功能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

图6 第二阶段:开放道路测试区

3.第三阶段: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

到2019年年底,拓展至安亭新镇全区、外冈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覆盖面积达到100平方千米,增加高速公路测试场景,测试与示范车辆规模达到5000辆左右(见图7);基本建成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与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区域性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图7 第三阶段: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

4.第四阶段:城际共享交通走廊

到2020年年底,通过嘉闵高架和G15沈海高速的智能化改造,形成汽车城和虹桥商务区两个“独立城市”的共享交通闭环,覆盖面积达到150平方千米,测试与示范车辆达到10000辆(见图8);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初具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图8 第四阶段:城际共享交通走廊

(二)测试场地、设备及能力

1.场地

封闭测试区可用于测试的道路长度达到3.6千米,包含了T字路口、十字交叉口等多种交通道路类型;同时,场地内建有模拟隧道、模拟林荫道、模拟加油站等设施,场景搭建比较完善(见图9)。

图9 封闭测试区图

目前,封闭测试区可实现V2X测试场景50余种,并通过柔性设计保证了环境要素的多样性,能够复现多种交通场景,满足自动驾驶测试的需要(见图10)。

图10 多种交通道路类型实景图

2.设备

封闭测试区为客户提供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和测试设备(见图11),主要包括信号环境模拟设备、监控基础设施设备、道路环境模拟设备、交通参与者模拟设备、测试数据采集设备等,但行驶环境模拟设施中缺乏雨雾和湿滑路面场景,具体如表1所示。

图11 封闭测试区设备实景图

表1 封闭测试区设备

续表

3.能力

(1)网联类测试——可提供50种网联类测试,涵盖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通信能力测试等,并可组合成多种自定义场景,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网联类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2)自动驾驶测试——可提供场景柔性化设计,可组合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自定义场景,满足自动驾驶在正常驾驶工况下的行为能力测试、在危险工况下的避撞能力测试、退出机制和应对能力测试3个方面的测试需求,同时支持低级别自动驾驶中驾驶员误作用应对能力测试。另外,封闭测试区也涵盖了《测试规范》规定的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中的14个测试项目,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三)运营及服务

封闭测试区由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实体:上海淞虹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并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团队合作参与场地服务。封闭测试区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标准规范、测试评价方法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协助企业和各类机构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战略规划、设计研究与开发测试。

服务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场地管理体系与强有力的运营服务系统,以保证测试活动的安全、高效、保密。服务团队下设综合业务组、场地管理组、客户服务组、技术组、工程组、安保组等职能部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优质放心的服务,服务流程如图12所示。

四、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一)基本概况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是为落实2016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河北省签订的《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部省合作协议》而设立的。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规划分为“场-路-城”3期打造试验示范环境及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等。

图12 服务流程

1.一期(场)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一期(场)的建设期,车辆规模为300辆,道路里程达42千米,道路类型为城市+城郊,应用场景为50种封闭测试场+部分开放场(见图13)。

图13 一期(场)

2.二期(路)

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为二期(路)的建设期,车辆规模为1000辆,道路里程为217千米(封闭+开放道路),道路类型为高速公路+城市+城郊,应用场景为180种区域交通试验(见图14)。

3.三期(城)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三期(城)的建设期,车辆规模为10000辆,道路里程达800千米,道路类型为高速公路+城市+城郊,应用场景为300种综合交通试验(见图15)。

图14 二期(路)

图15 三期(城)

(二)场地、设备及能力

1.场地

《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部省合作协议》计划:到2018年年底,完成测试道路总长为10千米的封闭测试场,以及100千米的开放/半开放的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包含30种以上城市道路元素,覆盖超过180种场景;截至2020年年底,封闭测试场可容纳1000辆全自动驾驶汽车,完成200千米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包含100种以上城市道路元素,覆盖300种以上场景。

(1)海淀基地——北京首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占地近200亩,道路里程4.8千米(见图16)。海淀基地具有典型的京冀交通特点与华北典型的气候特点,具备搭建城市乡村全场景的测试条件。道路种类包括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公路等;道路形态包含陡坡路、拱桥路、急转弯路、连续弯道、林荫路、起伏路、限高路、水泥路和砂石路等;交叉口包括红绿灯路口、XY异形交叉口、多支路环岛、多出入口主辅路等。场地道路种类形态丰富、交通场景典型,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训练有很大的价值。

图16 海淀基地

(2)亦庄基地——亦庄基地占地650亩,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环境,除可提供常见的测试场景外,还可提供隧道、雨雾、模拟光照、湿滑路面、收费站、服务区、铁路道口等场景,全面支持北京市12米以下自动驾驶车辆能力评估T1~T5的全场景测试(见图17)。

图17 亦庄基地

(3)保定基地——保定基地位于长城汽车徐水测试场内,占地13.4万平方米。保定基地新建测试道路总长度5千米,由十字交叉口、五岔路口、环岛及特殊路面组成,以模拟城市及城郊实际路况(见图18)。

图18 保定基地

2.设备

封闭测试场基础设备非常完善,覆盖道路环境模拟设备、交通参与者模拟设备、信号环境模拟设备、测试数据采集设备、监管基础设施设备等,可以满足不同天气、不同路况等多种场景,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封闭测试场基础设备

续表

3.能力

(1)网联类测试——封闭测试场网联类测试场景涵盖通信能力测试、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等多种类型,具有丰富、全面的网联类测试场景和功能,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网联类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2)自动驾驶测试——封闭测试场涵盖了《测试规范》规定的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中的14个测试项目,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中的全部核心场景,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三)运营及服务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由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运营。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是由千方科技主导,联合国内10多家相关企业、高校,在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下共同成立的,同时也是北京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第三方服务机构,全面负责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现场审核、日常监管等工作。示范区除了提供常规性测试服务,还会为测试厂商提供集汽车调试、安装、标定、检测等于一体的车间、办公环境及其他所需办公设施等。

五、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重庆)

(一)基本概况

i-VISTA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重庆)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批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立足于人、车、路、网、云应用示范,联合众多行业资源共筹共建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1月,试验区项目一期建设工作完成并开始投入运营。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一期道路总长6千米,占地面积达403亩,位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礼嘉园区内。场地包括直道、弯道、隧道、桥梁、上下坡、交叉路口、停车场、加油站、充电站等,覆盖50多种测试场景。试验区内包含智能交通信号灯、信号发射器、LTE-V/DSRC车路通信、北斗导航GPS定位等设施及技术服务,可提供自动泊车、行人预警、变道预警、盲区预警、车速引导、紧急制动、隧道行驶等测试。根据规划,试验区项目二期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智能汽车可靠性试验区于2017年建设完成,项目三期两江新区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开放道路示范区于2018年建设完成(见图19)。

图19 试验区阶段发展计划

(二)场地、设备及能力

1.场地

封闭测试场主要由一期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礼嘉园区、二期的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智能汽车可靠性试验区(见图20)、三期的两江新区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开放道路示范区组成,覆盖坡道、弯道、隧道、桥梁、交叉路口等多种场景。

图20 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智能汽车可靠性试验区

2.设备

封闭测试场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备,覆盖道路环境模拟设备、交通参与者模拟设备、信号环境模拟设备、测试数据采集设备、监管基础设施设备等,具体如表7所示。

3.能力

(1)网联类测试——封闭测试场网联类测试场景涵盖通信能力测试、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等多种类型,具有较为丰富的网联类测试场景和功能,具体场景如表8所示。

表7 封闭测试场基础设备

表8 网联类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2)自动驾驶测试——封闭测试场涵盖了《测试规范》规定的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中的14个测试项目,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中的全部核心场景,具体如表9所示。

表9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三)运营及服务

封闭测试区运营主体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重庆较为特殊的地貌特征及潮湿气候环境,以及大城市、大农村等复杂交通场景,可对智能汽车、智慧交通、通信技术进行全面、严苛的集成测试评价和试验。在企业层面,推动产品技术进步与成熟;在产业层面,推动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示范应用;在行业层面,推动政策、标准的制定、落地和实施;在国家层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通信及互联网等多领域融合发展。

六、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

(一)基本概况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是国内首家寒区和东北地区的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测试体验基地,2016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吉林省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2017年8月于长春市净月区启明软件园开工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建设由多家企业共同承担,包括中国一汽、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大唐电信等。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分3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完成不少于2辆车辆安装V2X通信设备及北斗高精定位设备,可容纳100辆测试车同时测试,实现信息提示、安全预警等应用。第二阶段,完成8辆以上车辆安装V2X通信设备及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可容纳500辆测试车同时测试,实现信息提示、安全预警与控制、绿色节能等智能网联化应用。第三阶段,于2019年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性典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占地面积100平方千米,50辆以上车辆安装V2X通信设备及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可支持示范车辆10000辆,500辆以上测试车辆安装4G的T-BOX及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其余车辆安装4G的OBD终端,道路涵盖城市快速道路、乡村道路、客货运中心、商业住宅区、工业园区,以及隧道、桥梁、立交桥、山地环湖坡路等多种道路环境,实现信息提示、安全预警与控制、绿色节能等智能网联化应用(见图21)。

图2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全景图

(二)场地、设备及能力

1.场地

(1)长春封闭测试场——长春封闭测试场面积为35万平方米,封闭道路里程为3千米,具有六大类99个测试场景,包括北方冰雪寒区的四季气候环境,通过行驶场地和驾驶情景的组合可以扩展到300余个场景,智慧交通设施共有四大类100余个,实现了高精度地图和5G信号的全覆盖(见图22)。

图22 长春封闭测试场实景图

(2)海南测试基地——海南测试基地基于传统试验场改造,具有城市道路模拟区、高速道路试验区、乡村道路模拟区、柔性测试区。

2.设备

海南测试基地道路模拟设备涵盖开放、封闭的高精度地图,行人障碍物等测试道具,淋雨系统、隧道系统等模拟设施,5G通信设备、路侧设备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另外,海南测试基地还有连续弯路、铁路道口、砂石路等场景。

3.能力

海南测试基地具备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服务能力,改装车辆包括红旗、大众、奔腾等汽车品牌,以及观光巴士。另外,海南测试基地还自主研发了模拟行人、模拟车辆和RSU设备。

(三)运营及服务

海南测试基地的运营主体为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为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提供72个主要场景、1200个子测试场景、214个细分场景的现场测试。目前,海南测试基地已为中国一汽等汽车企业提供了大量测试服务及示范活动。

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一)基本概况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位于湖南湘江新区,从2016年6月开始规划建设,并于2018年11月28日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授牌,跻身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包含高速公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越野道路测试区、研发管理与调试区五大主要功能分区,涵盖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测试道路里程达12千米,是目前国内测试区中测试场景类型最丰富、测试道路总里程最长、研发办公配套最齐全、5G覆盖范围最广的测试区(见图23)。

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推进的“两个100千米”项目(100千米智慧高速和100千米城市开放道路),致力于建设支持L3级以上高级自动驾驶的开放式车路协同高速公路环境和城市道路环境,以满足大规模量产智能网联车辆的试验测试需求。

图2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俯视图

(二)场地、设备及能力

1.场地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面积为0.8平方千米,包含城市道路模拟区、高速道路模拟区、乡村/城郊道路模拟区、越野道路模拟区等,还建设了无人机起降跑道。

2.设备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基础设备较为完善,覆盖道路环境模拟设备、交通参与者模拟设备、信号环境模拟设备、测试数据采集设备、监管基础设施设备等,可满足不同天气、不同路况等多种场景,具体如表10所示。

表10 测试区基础设备

续表

3.能力

(1)网联类测试——测试区网联类测试场景涵盖通信能力测试、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等多种类型,具有一定的网联类测试场景和功能,但安全类场景覆盖不是很全面,具体场景如表11所示。

表11 网联类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2)自动驾驶测试——测试区涵盖了《测试规范》规定的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中的14个测试项目,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中除编队行驶测试外的全部核心场景,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搭建情况

续表

(三)运营及服务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由湖南湘江新区投资,运营主体为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测试区开园以来,已为38企业86款车型提供了1800余场测试服务,累积测试里程达60000千米;给中车、长沙智能研究院、福田戴姆勒、嬴彻科技、百度等测试合作单位发放了53个路测牌照;编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管理细则2项、测试规程4项、技术指南2项。

八、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

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政府合作的5G应用示范项目,于2015年9月签订协议并启动。以杭州云栖小镇为核心的(杭州)西湖区、以乌镇为核心的(嘉兴)桐乡市是5G车联网的示范试点。

(一)杭州云栖小镇

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5G车联网试点工作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3+3+3”,即建设“一系统、一网、一平台”三大核心基础设施,演示汽车互联网化、智能停车诱导、“互联网+租约车”3类示范场景,探索新技术融合发展、大数据商业运营、城市交通治理3种模式。杭州云栖小镇占地1300余平方米,设有小微站、宏站和车联网指挥中心等,着力开展LET-V、5G车联网测试(见图24)。

(二)嘉兴桐乡试点示范区

嘉兴桐乡试点示范区5G车联网试点工作以“一网一路一场,两终端一平台”为核心,重点建设乌镇子夜路延伸段2.5千米示范路、2500平方米智能停车场、580平方米成果展示厅等设施,初步建成智能路网基础设施、新一代宽带通信网络设施及试验验证环境,展示智能停车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品示范,最终形成1+X(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多个演示场景)的应用示范体系。

图24 杭州云栖小镇

九、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

2016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湖北省签署建设“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中国·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由此成为中国第六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见图25)。

图2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区位置示意图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区分3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是封闭试验场,计划2年内覆盖2.5平方千米,涵盖多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第二阶段是半封闭测试区,计划3~5年内覆盖15平方千米,实现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示范;第三阶段是开放道路,计划5年内覆盖90平方千米,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示范,开展新能源+智能网联轿车/客车/专用车自动驾驶测试,构建通信网+物联网+智慧网三网融合的无人驾驶示范小镇,初步形成智慧城市格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区2020年年底全部建成,整个示范区道路总长159千米,其中,测试道路总长68.3千米,交通路口总计152个,包含居民、商业物流旅游风景区及工业区(见图26)。

图2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区规划示意图

十、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

2017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协议》。2017年9月10日,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正式揭牌。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围绕打造“智能车特色小镇”,建设基于测试基地内封闭式和测试基地外半开放式实际公共道路测试环境,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相关的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和管理平台,包括由多种道路类型、障碍物、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特殊气象条件环境等构建形成的综合实际道路测试场景。

在测试基地内,提供封闭的实际道路和模拟测试环境,可开展相应危险性运行场景测试。目前按178亩土地面积设计,2年内扩展到208亩,规划封闭测试道路总长3.53千米,分为公路测试区、多功能测试区、城市街区、环道测试区和高速测试区等(见图27)。

图27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总体设计图

在测试基地外,通过与无锡市政府协调,利用测试基地附近道路(如测试基地附近5千米范围内山水东路沿线、山区道路、农村道路,以及S19通锡高速局部路段)提供半开放的实际道路环境,开展可控危险性的交通场景测试。该范围内道路类型丰富、车流量小、道路设施拓展性强,利于构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的丰富道路场景(见图28)。

图28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半开放测试环境道路类型分布及路线方案

十一、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

(一)基本概况

2018年3月30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广州市“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该示范区成为继上海、北京、浙江、重庆、长沙、武汉等地后,又一个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区。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计划分4个阶段推进建设。2018年,完成示范区顶层设计,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示范区运营中心、创新中心、产业基金及第三方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完成封闭测试区选址、规划、设计,并开展半封闭测试区建设工作。2020年,完成封闭测试区内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可实现小规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承载能力;完成半开放测试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形成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的基础支撑环境。2022年,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原型车完成研发并进行测试,基于5G的智联交互系统可规模化商用,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综合基地车载智能网联终端系统等产品开始达产;半开放测试区内重点道路、路口的LTE-V/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较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承载能力。2025年,半开放测试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建成国内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二)运营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牵头,联合广州风神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前沿科技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华工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7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运营,业务指导单位是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二、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是国内唯一一个国际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试验基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经济技术开发区(见图29)。试验基地涵盖和连接龙泉驿主要城区,率先尝试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等新型交通模式,并将该区域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法规的试验田,项目预计整体投资300亿元。

图29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效果图

该试验基地建设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完成1.2平方千米的封闭测试场建设,覆盖116个测试场景,包含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新能源应用类、通信和定位能力测试;同时,建立仿真、台架、驾驶模拟器、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实验室等,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认证功能建设。第二阶段,2018—2020年完成5平方千米的半开放式试验场建设,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小镇”及技术转移中心,建成智能道路、V2X通信系统,率先覆盖5G网络,建立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支撑体系。第三阶段,2020—2022年完成50平方千米的城市车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部署智能车路协同与交通云控系统,开展5G车联网试点应用、智能道路与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开展包括队列行驶、绿波带通行、交叉口盲区预警、区域内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自动驾驶、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各类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形成多源、多维度、动静结合的交通GIS综合大数据系统。第四阶段,2022—2025年完成200平方千米的智慧交通生态圈建设,实现盲区预警、紧急车辆接近、行人闯入、绿灯通过速度提示、优先级车辆让行等功能,形成集乡村测试区、城市测试区、高速测试区于一体的完整测试示范基地(见图30)。

图30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规划图

十三、其他示范区或测试基地

(一)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北京)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北京)又名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运营和管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杜社乡。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是由国家立项,由交通运输部投资兴建的国内第一家可同时进行汽车工程、交通工程及公路工程试验研究的大型综合性试验基地,总占地面积2.44平方千米,试验道路总长30余千米,包括智能驾驶试验路、动态广场、高速环道、长直线性能试验路、标准坡道等试验道路(见图31)。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有自动驾驶研究与测试相关方向实验室5个、相关设备110余台/套,初步具备自动驾驶车辆的功能测试能力,部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性能评测能力。

图31 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全景图

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采用改造和临时搭建的形式,通过布置标线、标志、标牌、可移动信号灯、目标车、目标人等设施,构建各种不同形态、不同规模的道路交通场景、前方事故预警等多种场景,满足自动驾驶测试需求。另外,公路交通综合测试场还建设了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支持系统,可扩展支持5G通信功能;还支持实时差分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制式和高精度地图系统,精度可达20厘米;还建有交通气象综合模拟实验室(见图32)、电磁兼容实验室、自动驾驶半实物仿真实验室等一批国内先进的专业实验室。上述实验室与测试道路共同构成了从仿真到实物、从部件到整车的完整研究测试体系,支持智能车辆、道路设施、通信设备的研究和测试。

图32 交通气象综合模拟实验室

(二)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即长安大学自动驾驶场地测试基地,依托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建设。试验场是交通运输部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平台、“双一流”学科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始建于1995年,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性能测试场,占地28万平方米,拥有2.4千米高速环道、1.1千米长直道,1.3万平方米操作稳定性试验广场,以及2.6千米模拟城市道路、交叉口等基础设施,设置了5种可靠性强化典型试验道路(见图33)。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建设符合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车辆封闭场地测试技术指南》规范要求,拥有满足自动驾驶封闭环境测试需求的各类测试场地不少于22种,覆盖我国典型道路环境、道路类型、天气及光照条件和交通流环境,具备自动驾驶道路行驶场景、自动驾驶车辆城市道路场景、V2X车路协同场景等不少于37种测试场景的自动驾驶测试能力。

图33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实景图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西安)是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及产业化实验平台,面向自动驾驶领域开展一系列测试及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理论与方法;②基于车路协同的汽车安全与效能提升理论与方法;③用于车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④ADAS/自动驾驶对通信的需求理论,基于LTE-V/5G的自动驾驶理论与方法;⑤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装备与技术研发;⑥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监管与服务大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

测试基地建成了LTE-V、4G-LTE、DSRC、WiFi和EUHT共5种通信网络并存的多模式车联网异构网络,建成了全覆盖、无盲区高精度定位系统,建成了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压缩场景专用测试车道和测试数据监控中心;开发了多种型号、多个系列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发了世界上首套无人车室内测试平台(见图34)。

图34 世界上首套无人车室内测试平台

(三)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重庆)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重庆)即重庆车检院测试场,占地1000亩,含封闭和半开放两个测试区,分别占地500亩,总投资13.8亿元(见图35)。目前,测试基地已初步建成智能汽车集仿真实验室、封闭试验场、自动驾驶半开放区、开放道路等测试环境,具备全要素聚集、单车智能和网联协同全领域覆盖,以及研发测试、法规认证、监督检验全链条协同的检测能力。其中,实验室建设面积达10000平方米,封闭试验场及自动驾驶半开放区占地1000余亩,首期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5.5千米。测试基地全区域内搭建了5G、LTE-V、DSRC三模通信基站和路侧终端,建设了丰富的交通路况场景,配合先进的测试设备,可以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能、通行效率、信息交互等领域的测试验证需求。测试基地已为70余家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初创团队的智能驾驶辅助及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提供了对标测试、匹配标定测试、系统集成测试、法规认证测试等技术服务。

图35 重庆车检院测试场全景图

测试基地拥有隧道、雨雾路段、公交车站、学校、应急避险车道、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场景(见图36)。通过智能化改造后的测试基地拥有48个基础测试应用场景,其中,网联协同类应用场景28个,自动驾驶类应用场景20个。测试基地的测试能力包括3个层次:L1级和L2级自动驾驶的ADAS系统测试(见图37);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车—车—通信,车路协同系统、装备的测试。

图36 隧道、公交车站、学校交通场景模拟

图37 已开展的L1级、L2级ADAS测试项目

图37 已开展的L1级、L2级ADAS测试项目(续)

(四)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

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授牌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测试基地运营主体为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测试基地规划面积7.2平方千米,已建成3.2平方千米。测试基地包括已建成的1.2千米的高速公路、4.7千米的城市道路(见图38、图39)。其中,城市道路包括弯道、隧道、坡道、十字交叉口、环岛、机非混行道等(见图40)。其中,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拥有最长的雨雾测试道路、最长的GPS信号隔绝隧道。

图38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全景图

图39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布局

图40 无GPS信号隧道全自动驾驶测试场景

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进驻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测试,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测试基地可提供38个功能场景、138个逻辑场景的测试服务。

(五)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泰兴)

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授牌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泰兴),测试基地运营主体为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泰兴)位于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总体规划面积2500亩,一期规划600亩已建成,是国家智能商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核心试验场,也是交通运输部在华东地区的核心测试场。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泰兴)已建成整车实验室、结构安全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网联安全实验室,并将规划建设重型排放实验室、EMC检测实验室(见图41)。

图41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泰兴)布局

(六)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襄阳)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襄阳)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即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见图42)。该测试基地始建于2017年6月,规划面积3.68平方千米,已建成1.72平方千米。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是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授权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综合性汽车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对于汽车检测机构的全部资质授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拥有1个汽车试验场和17个专业方向的实验室,具有高集中度、前瞻性、专业化的测试能力。

图42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

(七)福建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

2018年4月,福建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启动,这是福建平潭与百度开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合作项目。测试基地规划建设封闭测试区、半封闭测试区和开放道路测试区,首期建设的封闭测试区位于平潭麒麟大道西侧,道路总长约3.6千米,涵盖70余个道路测试场景,计划打造由车路协同、视频监测、高精度定位、智能信号系统等组成的核心测试系统,实现车—车、车—路、车—人、车—云交互的自动驾驶测试环境(见图43)。

图43 福建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

(八)厦门湾漳州无人驾驶测试区

厦门湾漳州无人驾驶测试区由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省源创力智能汽车研究院、前沿产业基金共同投资建设,三方共同发起设立100亿元产业母基金,在厦门湾南岸56平方千米区域内,设立无人驾驶汽车封闭测试区、开放城市道路测试示范区,并规划两条至漳州高铁站和厦门国际机场的无人驾驶汽车专线(见图44)。

图44 厦门湾漳州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区规划图

(九)深圳无人驾驶示范区

2016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前沿产业基金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宣布联合共建无人驾驶示范区。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00亿元,确定引进M-city项目进入中国(深圳)落地。M-city项目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TC中心的下属项目,包括美国交通运输部、福特、通用、本田、日产等在内的美国政府机构和多家企业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